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2年度财政局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2020年度财政局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一.基本信息2021年,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统筹各类资源,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坚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市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市财政局党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推进财政党风廉政建设,以党建工作推动全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二、主要工作(一)本年度依法全面履职情况2021年,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推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全市“四本预算”收支情况良好,保障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实。1.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财政保障职能(1)支持创新引领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加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投入,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XX科技创新能力。支持XX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XX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XX结构生物前沿研究中心等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研究。支持XX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一区十六园”实现特色化差异化转型升级,培育高精尖经济增长点,支持园区内企业上市、并购、融资。利用创新券鼓励小微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二是拉动需求引擎投入,引导绿色消费和新兴消费,推行节能减排商品促消费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境外参展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跨境电商、文化保税等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投入,推动国资国企改革,重点支持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移交、疏解非首都功能,减轻企业历史负担。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精尖产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资源配置,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惠民工程建设。(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和谐宜居环境一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保障燃气、风力发电企业正常运转,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支持中央单位、驻京部队“清煤降氮”。落实“煤改电”低谷电价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柴油货运车辆淘汰,落实新能源汽车市级补助资金。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大气环保技术改造。开展街乡镇粗颗粒物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河长制水质监测。支持老旧小区抗震节能改造、电梯增设等综合整治。二是加大农林水投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振兴乡村经济,保障实施基本菜田和农机购置补贴、薄弱村扶持、新农村建设奖励、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等经费需求。支持百万亩造林、浅山绿化、增彩延绿、苗圃土地流转、世园会筹备以及市属国有林场发展。推动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保障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开展永定河流域环境整治。落实南水北调调水资金、工程建设、还本付息等支出。发展农业普惠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小微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或担保。(3)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提升首都城市品质一是加大城乡社区投入,推动交通疏堵,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治理交通设施安全隐患,实施建国路等疏堵改造工程,开展停车管理改革试点,完善步道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城市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开展城市副中心、长安街延长线、世园会周边、西客站地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做好“中非论坛XX峰会”环境提升工作,美化绿化环境约450万平方米。推进核心区背街小巷治理,累计开工1993条,基本完工899条。支持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净化首都空间环境。落实生活垃圾处理市级补助政策,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加大交通运输投入,支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普通公路建设。保障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世园会场馆等重点区域交通建设任务。实施G104国道、通怀路等新改建工程,促进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推动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促进地上地下交通协调发展,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支持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怀密线开通运营,扩大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三是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支持公共安全信息化升级改造,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信息化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筹建XX互联网法院,建设全市区级法院诉调中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维护首都安全稳定。(4)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加大教育发展投入,支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学前教育学位扩充,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支持在京34所大学和162个学科开展“双一流”建设。鼓励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共建共享。推动高校、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为162所中小学提供授课45万节,惠及15万名学生。打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2个高校高精尖中心。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布局。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二是加大养老、社保、就业投入,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分类改革试点。落实老年人等群体公交票价优惠政策,覆盖237.6万名老年人。加强残疾人事业保障,增加残疾人就业、教育、辅助器具、职业康复中心等投入。落实军队移交地方政府的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三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健康XX”规划实施。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运行发展投入,支持市属医院医用设备购置和修缮改造等投入,强化市属医院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保障市属医院事业发展,促进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居民的服务保障投入,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保障居民参保待遇;对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保障居民享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院前急救、采供血、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疾病防控;提升老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全民健康。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意见,支持“名中医身边工程”等建设。四是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推动“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支持核心价值观培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开展“XX榜样”、“礼让斑马线”等活动。推动中轴线申遗和“一城三带”重点文物保护利用,支持天坛、北海等重点文物腾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共文化设施运转,支持实体书店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低票价惠民演出,发放惠民文化消费券。支持举办国际设计周等重大品牌活动。实施“投贷奖”联动,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建设,加强冰雪竞技队伍训练保障,支持举办冰雪赛事活动,支持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发放全民健身消费补助和新建体育场馆补助,促进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发展。2.深化财税改革,全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1)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增值税减税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提高个税起征点。二是大力清理涉企收费,严格规范我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停征水资源费、排污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上限由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降为2倍。我市现有1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为中央设立项目。三是积极协调、配合税务部门做好部分非税收入及代征社保费职责划转工作,稳定社保费征收政策。四是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对新增财政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存量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2)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发挥财政引导作用一是深化财源分析,提高财税政策的针对性。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局等多个部门组成市级工作专班,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区联合建立“1+4”专班工作机制,围绕首都产业功能定位,分析首都经济结构、财源结构,对税源变动和收入形势进行监测,有针对性提出完善财税政策的措施。二是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聚焦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引导社会资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发挥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功能。拓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四是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目前,我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入库项目共计109个,其中管理库项目71个,已签约落地项目63个,落地率达88.7%,总投资额2553.46亿元,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12个公共服务领域。(3)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一是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起草我市贯彻落实意见,推进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到各级预算部门和所有财政资金。二是探索完成学前教育、养老机构运营两项绩效成本改革试点,累计收集1500多家幼儿园、280多家养老机构的数据信息,按开展的业务量实施全成本核算,区分政府、社会、个人三方投入责任,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应用于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三是拓展财政绩效评价范围,涉及财政政策、投资基金、国资预算、部门整体支出、专项转移支付等类别582.4亿元财政资金,增长16.9%。四是预算评审从“审项目”向“审标准”转变,推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五是抽取市级部门重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市政府绩效考评。(4)强化财政风险防控,保障财政运行安全一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对发现的不规范举债担保等问题立即整改,对被财政部列入风险提示名单的区,不予安排对应新增债券资金,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副中心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建设。二是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预算实现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市级部门全部公开,并首次公开部门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及预算,推动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公开。决算中公开七个涉及面广、社会关注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推动所有部门公开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新增提交审议并公开4个重点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三是积极推进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研究开发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涵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四本预算”收支执行、部门预算执行、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人大代表可通过系统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绩效管理等内容进行监督。四是规范PPP项目管理。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查,组织各区对区级PPP项目进行自查,确保项目运作规范。开展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排查,防止PPP模式异化。明确PPP项目合规性管理负面清单,强化项目管理硬约束。加强PPP项目融资和预算执行监管,严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红线”,防控政府中长期支付责任风险。五是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2021年市政府首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本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本市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六是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成立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工作专班,摸清国有金融企业底数,研究制定我市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框架及相关制度。(二)本年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2021年,市财政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升机关党组织组织力,转变机关作风,完善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推动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一是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强化新修订《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规定》等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局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基层组织建设、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党建工作考核中,把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党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切实把“两个坚决维护”、“三个一”、“四个决不允许”落到实处。二是筑牢“以政统财、以财辅政”的财政观。将党中央新战略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到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中,围绕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完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综合运用政策、资金
本文标题:2022年度财政局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89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