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2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案例)
2021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案例)2021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保证作用和党员在学风建设和文明修身等学习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3篇,欢迎阅读。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我镇基层党建质量,为决战决胜“两大战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工作目标继续强化--党建--国道示范带建设,将党建工作与“东融”事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突出我镇党建特色。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带动脱贫攻坚事业往高处走。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推动形成镇党委统筹、行业融合、多方联动的基层党建新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加强支部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强化党员教育,全面开展“我是党员,把我讲给大家听”活动。加大党内制度落实力度和督导力度,使各党支部党内生活规范化、常态化上新台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善中村和梅中村为示范点,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三、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意思”,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辖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行班子领导联系支部制度,指导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自觉做党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对各党组织逐个“过筛子”,精准摸排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组,开展榕木村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按照整顿细案要求,一项一项抓整改,并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深入各村实施扫黑除恶乡村治理活动,持续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坚决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和不合格、不胜任、不履职的村干部。(二)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质量。贯彻实施“头羊”计划,以善中村、梅中村为试点,实施提升我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突出政治标准,大力推进村“两委”成员能力提升培训,加强村后备力量队伍建设,确保人才提升工作不掉队;强化村干部实绩考核制度,以工作实绩、村民满意度作为考量村干部的标准,坚决撤换不胜任、不能任、不敢任的村“两委”干部,打造高效、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三)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按照党员发展指导性计划,把好党员发展关,始终坚持政治标准、严格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加强党员能力培养,持续实施农村党员大培训计划,开展符合我镇实际的课时培训,如李子种植技术、柑橘科学种植、农村电商培训等。在“两新”组织领域开展“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大培训,提升非公企业组织活力。开展机关党员素质提升行动,抓好机关党员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摆上突出的位置扎实抓好,全力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重要论述。深化拓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充分运用积分管理结果,加强季度、年度党员积分不合格的党员教育,安排先进党员进行传帮带管理。(四)提升组织保障质量。及时高效拨付行政村组织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各村党组织“有钱办事”。加强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依托各部门有效资源,完善各村党组织阵地,打造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加大集体资源整合力度,整合村项目资金,针对村集体经济制定“一村一策”,确保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目标。(五)着力打造“寿城党建+”示范带建设。围绕“先行先试、培育典型、示范带动、辐射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善中村、梅中村、林科所党建规范化,推行“党建联盟”“创业先锋示范”“新型生态社区”“惠民工程”等示范性建设,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影响较大、示范效果好、带动性强的党建示范带。(六)持续发力抓党建促脱贫。开展致富能人培养活动,年内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致富能人党员,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后备力量或村干。巩固党员结对帮扶行动,推动“党员+贫困户”帮扶机制,确保机关党员、村干、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均结对帮扶贫困户1户及以上;精细化管理驻村工作队伍,强化驻村帮扶力度,精确掌握村党组织、村情民意。及时适时对驻村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坚决撤换工作不力的队伍或队员;选树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加强宣传脱贫攻坚好支书、好党员、优秀第一书记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形成脱贫攻坚工作鲜明导向。(七)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反“四风”的要求和标准,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着力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开展廉政提醒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廉政风险教育,推进机关警示教育常态化,加强实现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2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为重点,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二、工作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配套组织建设完善,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先进性充分体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顺利推进。三、工作措施(一)建立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新机制。县、乡分别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决定》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采取“六抓”,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抓学习,贯彻一条主线。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基层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工作环节。抓调研,推广一批成果。如大力推广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等先进经验。抓示范,树立一批典型。如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培养“双示范”典型。抓机制,健全一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抓试点,总结一批经验。如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进行“双培养”试点,在党员民主评议中试行“票决制”等。抓落实,形成一种模式。努力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在活力。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并积极进行总结和完善,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开展以“领导联点、支部联建、党员联帮”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共建”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新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围绕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创新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为民办实事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当实践“三个代表”的带头人。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效。建立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围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实行以农村工作片设立党总支、“支部+协会”、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党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围绕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方针,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创建责任机制,明确县、乡、村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四是创新工作途径,着力抓好配套组织建设。建设好村级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配套组织。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能”的作用,切实完善村级管理体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为村级配套组织解决好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及配套组织干部的工资报酬等实际问题。五是创新工作作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检查落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落实工作机制,建立起层次清晰、责任明确、上下贯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抓落实机制,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打造一支适应形式发展要求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多措并举,配强班子,提高基层组织的凝集力和战斗力。首先,大胆改革村“两委”一把手选任方法。大胆推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完善实行“双推直选”,让群众推选出政治素质好,发展经济能力强、示范作用佳,有一定管理水平,热心为群众谋利益的人,作为自己的带头人。其次,选派退居二线的县、乡(镇)机关老干部到村担任“村事顾问”,选派发展意识强,有一定业务专长的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经济薄弱村对口扶持,对症下药,帮助建设领导班子,理清发展思路,搞好技术服务。同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二是加强培训,提升素质,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其一,实行联合办学,提高村干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姻,与跨区域培训基地联合,以及上派和互派挂职学习锻炼等方法,重点进行驾驭复杂局面方面的能力培训,提高村干部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水平。其二,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村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聘请专家教授现场传道授业解惑,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邀请各行各业拔尖人才进行现场说教等方法,提高村干部专业化、技能化水平。其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组织、发动村干部外出务工经商学习,让他们带回致富信息和技能,提高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三是健全制度,全程公开,提高村级组织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制度,规范村级事务运作。四是科学管理,提高待遇,建立竞争激励的目标体系。立足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保护和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完善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发展增“量”,壮大队伍。进一步深化“三培养两争创”活动,突出加强对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农村各类人才、青年农民等先进分子的培养、帮带提高和实践锻炼,促其早日成熟、健康成长。实行”培训考试制、张榜公示制、评议票决制、组织考察制、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培训提“质”,提高队伍。全面实施党员素质工程,狠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致力建设“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型党员队伍。灵活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教育效果。形成以县、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多形式的岗位培训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构筑开展党员教育、引导群众致富的坚强阵地。三是扶持促“富”,带富队伍。围绕优先落实项目、优先解决资金、优先提供信息、优先搞好营销的“四优先”原则,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方面向农村党员倾斜。组织实施以“思想教育进家、关怀慰问进家、项目扶贫进家、适用技术进家”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家”扶贫帮困活动。为农村党员跑市场、传技术、解难题,促使大批农村党员迅速成为发展经济的规划人、小康建设的领路人、结构调整的示范人、产品销售的经纪人。四是激励争“先”,激活队伍。深化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搭建
本文标题:2022党委区域建设活动方案(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0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