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51∕T 2745-2021 猕猴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规程
ICS01.040.65CCSB0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2745—2021DB51猕猴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规程2021-02-10发布2021-03-01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T2745—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15使用方法............................................................................26使用时期与浓度......................................................................27注意事项............................................................................38配套技术............................................................................3附录A(规范性)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期及浓度.............................4附录B(资料性)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膨果的猕猴桃园配套管理技术.........................5DB51/T2745—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莉、涂美艳、靳可婷、雷绍荣、郭灵安、杨晓凤、侯雪、邱世婷、韩梅、周娅、仲伶俐、孙淑霞、毛建霏、李靖、谢永红。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次为首次发布。DB51/T2745—20211猕猴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猕猴桃栽培管理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使用方法、时期与浓度、注意事项及相关配套管理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生产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s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按照生理功能可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4.1基本原则4.1.1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需以不造成环境污染、不危害人体健康、不降低果实品质为原则。4.1.2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果实中残留量应符合GB2763要求。4.1.3在生产上大规模地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前,须进行前期试验。4.1.4严禁使用比久(B9)、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4.2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2.1氯吡脲(CPPU)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蛋白质合成等。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进果实生长发育。4.2.2赤霉酸(GA3)可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同化产物运转、单性结实等,起到提高座果率、改进品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等作用。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和种子萌发。4.2.3芸苔素内酯DB51/T2745—20212可协调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和座果率等。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4.2.4萘乙酸(NAA)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形成不定根,防落花落果,延缓果实衰老等。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组培苗生根和促进植株根系生长。4.2.5苄氨基嘌呤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组织分化;促进萌芽;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等分解,保绿防老。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萌芽整齐。4.2.6三十烷醇可提高光合速率,促进植物生长和发根,增强抗逆性,提高品质。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促萌芽、增产和保叶、促进生根等。4.2.71-甲基环丙烯(1-MCP)可抑制乙烯产生,延缓果实呼吸跃变。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果实采后保鲜。4.2.8S-诱抗素能启动植物抗逆基因表达,提高植物自身对冻害、干旱、病虫害、盐碱的抗性;促进果实上色,提高品质。在猕猴桃上主要用于提高抗逆性。5使用方法5.1喷布法主要对叶片、果实或全株进行喷布。喷洒相应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液滴要细小、均匀,以使喷洒部位湿润为度。5.2浸泡法主要用于种子播种前催芽、枝条扦插前促生根和果实入库前保鲜等,包括快浸和慢浸。5.3涂抹法直接将相应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抹在需要处理的部位上,如芽、伤口等。5.4浇灌法将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成相应浓度水溶液,直接灌在土壤中或者与肥料混合使用,便于根部吸收。5.5密闭熏蒸法在封闭的空间内用气态或可蒸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熏蒸,主要用于果实杀菌保鲜。6使用时期与浓度6.1使用时期根据猕猴桃生长发育情况、生产实际需要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制确定使用时期。如要防止新梢旺长,应在旺长之前处理;要促进果实膨大,应在果实第一次迅速膨大期前处理。详见附录A。6.2使用浓度DB51/T2745—20213由于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器官和不同生育期的使用浓度不同,因此,必须在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基础上,根据使用时期和目的,确定使用浓度。详见附录A。7注意事项药剂要现用现配;施药时需在良好天气下进行,不能在雨天或者强日照下使用,以免降低药效或者产生药害;不能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避免产生药害;用药时要根据猕猴桃的生长状况决定是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宜添加任何助剂和杀虫杀菌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加强水肥管理;土壤干旱时,要适当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或减少使用次数;对于未使用过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猕猴桃品种,要先小面积试验,待试验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8配套技术使用氯吡脲和赤霉酸等浸果的园区,应配套管理技术,具体见附录B。DB51/T2745—20214附录A(规范性)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期及浓度A.1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期及浓度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期及浓度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猕猴桃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期及浓度序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作用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浓度使用次数/时间1氯吡脲(CPPU)促果实发育谢花后15~25天果实浸泡法小果型红肉品种宜6.67~10.00mg/L;中果型红肉品种宜5.00~6.67mg/L;大果型黄肉和绿肉品种不提倡使用,确需用时宜≤5.00mg/L1次,浸泡3s~5s2赤霉酸(GA3)促果实发育谢花后15~25天果实浸泡法红肉品种75~100mg/L;大果型黄肉和绿肉品种不提倡使用,确需用时宜≤75mg/L1次,浸泡3s~5s干燥种子播种前种子浸泡法150~750mg/L50℃以下水中浸泡48h4芸苔素内酯平衡生长,提高座果率谢花后7~10天和20~25天叶面喷布法6~8mg/L2次,间隔15天5萘乙酸(NAA)促生根扦插前浸泡法100~300mg/L1次,浸泡3s~5s苗木移栽时浸泡法50~100mg/L1次,浸泡3s~5s根系生长高峰期灌溉时根部浇灌法50~100mg/L根据需要使用6苄氨基嘌呤促萌芽整齐芽萌动期全树喷布法10~15mg/L2次,间隔10天7三十烷醇提高光合能力萌芽期全树喷布法0.67~1mg/L1次果实生育期叶面喷布法1~1.67mg/L1~2次,间隔10天采果后叶面喷布法1~1.67mg/L1次81-甲基环丙烯(1-MCP)延长果实贮藏期采果后2~3天密闭熏蒸法28~56mg/m31次9S-诱抗素提高抗性逆境发生前期全树喷布法1~2mg/L1~2次,间隔10天DB51/T2745—20215AA附录B(资料性)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膨果的猕猴桃园配套管理技术B.1疏果要求使用氯吡脲浸果的园区,需在浸果前5天~7天进行严格疏果。方法为: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过密果等。疏果时弱枝叶果比≧5,旺枝叶果比≧4;生长健壮的长果枝留果4个~5个,中庸的结果枝留果2个~3个,短果枝留果1个~2个。成龄园每m2架面留果40个~50个。B.2施肥要求浸果后建议土壤追肥2次,第一次为壮果肥,浸果后7天~10天内施入,每株施氮、磷、钾均衡型复合肥0.3kg~0.5kg。第二次为优果肥,采前30天~40天施入,每株施高钾型复合肥0.3kg~0.5kg。叶面追肥可以在浸果后每7天~10天1次,浸果后50天内以氮、磷、钾均衡型水溶肥为主,采前40天左右换成高钾型水溶肥,叶面喷施浓度以0.1%~0.3%为宜。B.3灌溉要求浸果后5天~10天需酌情灌溉,保证土壤相对湿度为65%~90%。B.4整形修剪要求浸果前后应及时控梢。红阳等长势较弱品种,在浸果后需对结果枝留10片叶摘心或进行花前捏尖。金艳、金果等长势旺盛品种,在浸果后对旺盛结果枝进行零叶修剪,其余结果枝保留7片~8片叶摘心或进行花前捏尖,更新枝不摘心。全年及时抹除主干上所有萌芽和主蔓、侧蔓上位置不当芽或过密芽,防止营养消耗。B.5病虫防治要求B.5.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按照病虫害发生特点,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为辅。B.5.2防治措施B.5.2.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择抗性砧木,建设防风林;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科学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冬季及时清园;重视土壤改良、地面覆盖。B.5.2.2物理防治根据病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色板、杀虫灯以及树干缠草绳等方法诱杀害虫。B.5.2.3生物防治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应用白僵菌、绿僵菌、苦参碱、治虫防病生物有机肥等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加工产物进行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B.5.2.4化学防治DB51/T2745—20216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病虫害,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选用高效、先进的植保器械。
本文标题:DB51∕T 2745-2021 猕猴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17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