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以手册编制为载体推动基础工作上水平
1以手册编制为载体推动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第一采油厂2009年8月基层是实践的前沿,只有夯实基层,才能为推进科学发展奠定牢靠基础。近年来,我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紧张矛盾突出,迫切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效率,激发基层管理活力,适应高速、高效生产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百年大厂这个目标,紧扣简约高效这一主导思想,积极探索符合油田发展需要的基础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以《手册》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现代基础管理模式。一、分析现状、把握需求,明确基础管理改进方向为了进一步满足科学发展需要,我厂对基层小队的现场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度调研,先后走访40多个基层队的500多人(次),发放调查表986份。对照形势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了影响基础管理效率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四多”:1、在用制度多。我厂在用规章制度1468项,其中,厂级规章制度243项,部门级规章制度170项,矿(大队)级规章制度722项。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管理标准和考核依据需要进一步统一。一定程度存在着多个制度、标准、认证认可体系等多个2体系并存,同一工作内容有多个相关制度、多个制定主体等问题;二是制度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个别存在着制定和更新程序不够规范,非文件形式是文件形式制度的3.9倍,在用制度与已废止制度共存等问题;三是制度条款需要进一步精细。个别制度模糊表述多、定量定性的规定少,留有余地的要求多、准确到位的约束少。这一现状导致制度难以掌握,不便执行,影响了制度效力。第一采油厂规章制度横向(专业)构成图121115102100947463524631312420171716161277综合管理人事组织质量安全财务资产工会团委油田管理生产运行企管法规信息管理科技节能工程技术基建工程生活后勤化验管理计划规划审计监察地质开发物资管理规划设计综合治理2、资料报表多。统计表明,基层在用各类基础工作报表407项。填写频率主要集中在月度,共201项,占49.4%;填写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技术员、资料员和经管员等少数几个岗位,共293项,占72%。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手工报表与电子报表重复,共59项。例如,同位素吸水剖面、产液剖面、综合开采数据、热洗清蜡等资料要同时建立手工和电子台帐。二是已失效报表未能及时废止,共11项。例如,井下落物统计表、动液面原始记录及卡片等资料已不要求基层单位建立,专业管理部门未能及时通知废止,部分基层单位仍在继续填写。三是同类报表数据多头3统计,共13项。例如,机采井基础数据、措施井效果等资料,要同时在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两个系统中按照不同的格式分头进行上报。四是平台间数据不能共享,造成重复录入。例如A2系统与其它在用平台的重复数据81项,全厂日平均重复录入数据近4万个。随着油田开发管理形式变化,专业管理部门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逐渐增多,加大了基层的工作量。人员类别日周月度季度年度随时其他合计队长、副队长、书记1293217技术员2362519165资料员51551362100经管员277122710128操作岗位当班人员20424211211597合计261120117438920407基层队各岗位报表台帐填写频率对比图基层队各岗位报表台帐填写数量对比图020406080100120140填写数量(项)176510012897队长、副队长技术员资料员经管员操作岗位3、迎接检查多。根据写实分析,基层队干部每周岗位检查和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情况平均耗时分别为5.99小时、0.79小时(图5),占全部工作时间的13.6%、1.8%。全年迎接检查的内容75项,其中油田公司1项,厂相关部门32项,矿相关岗位39项,基层小队3项;制度规定和提前通知的检查为43项,占检查项目的57%;抽查32项,占检查项目的43%。在迎检过程中,4基层队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存在检查内容不固定、检查标准不统一现象,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采油矿基层队干部检查工作时间对比图0.005.0010.00单位小时检查岗位迎接检查检查岗位5.775.915.107.567.665.956.712.955.99迎接检查1.331.390.510.480.530.601.150.210.79一矿二矿三矿四矿五矿六矿七矿试验全厂4、临时性工作多。各基层队干部写实期间人均发生工作内容53项,其中例行工作33.6项,占63.4%;临时性工作19.4项,占36.6%。临时性工作中,临时代替其他干部履行职责的7项,占36%;未对工作内容进行分工的7项,占36%;代替工人操作的4项,占21%;上级临时安排工作1.4项,占7%。临时性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序和低效,干扰了工作计划的执行,形成了工时损耗。采油矿基层队干部例行与偶然工作对比图0.0020.0040.0060.0080.00100.00单位%偶然工作%例行工作%偶然工作%34.7843.1035.7933.7535.5732.6938.4242.1636.57例行工作%65.2256.9064.2166.2564.4367.3161.5857.8463.43一矿二矿三矿四矿五矿六矿七矿试验全厂5“四多”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加重了基层负担。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干部员工表达了简化管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对建立“标准化、简约化、规范化”的基础管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在公司企管法规部的指导下,我厂上下结合,决定采取《手册》这一载体,构建“责任清晰、负荷合理、简捷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基础管理模式。基本思路是:继承岗位责任制的优良传统,本着标准化、简约化、规范化的原则,围绕工作职责、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资料报表4个重点编制《管理手册》,充分发挥其在明确职责、整合简化制度、细化精确考核标准、精简规范资料报表上的工具作用,使管理更简化,效率更高。二、科学组织、有序推进,规范手册编制过程手册样本编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策划、沟通、审核工作。作为公司试点单位,我厂在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与公司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手册样本“6个步骤”的编制流程。即按照“成立组织机构—设计手册框架—收集整理资料—编制手册内容—审定修改完善—组织试点运行”的步骤进行编制,科学有序,逐步推进。成立组织机构:重点是明确职责,项目管理。厂成立了以主管副厂长为组长,机关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手册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项目管理办公室、4个专业项目小组,6形成了多专业协同、一体化运行的项目管理模式。专业项目组以五个试点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从厂、矿、队优选出的110名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开展采油队、联合站、试井队、作业队四个队种管理手册的具体编制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由机关部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各专业小组进行组织、协调、推进和审核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每月初制定《手册编制月度工作计划表》,每周五制定下周的《周工作安排表》,详尽规定了每项制度、每张表格的工作时限、工作标准,以及具体负责人和配合人。并制定了手册编制工作简报制度、会议及信息沟通制度、项目贡献奖励制度,定期组织讨论工作成果。共编发基层队制度手册编制专业办公会议纪要3期,企管动态11期,协调沟通问题200多个。通过项目化管理,使我厂手册编制人员相对固定,各负其责,协调运行,保证了工作连续性。设计框架阶段:重点是确定结构,理清要点。根据基层现状和管理需求,项目组多次组织基层干部座谈,厂主管领导4次与公司企管法规部领导讨论手册的主体结构和具体内容,不断优化调整,确定了管理手册的六个组成部分:基层队简介、站队职责、管理制度、考核与评比、资料报表目录、制度标准索引,涵盖基层管理各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基层队简介,包括“五表一图”,即站队的基本情况表、油藏工程基本情况表、采油工程基本情况7表、地面工程基本情况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表以及基层队组织机构图,对基层队人员、设备、产能状况、开发情况、组织机构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便于全面了解基层队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为站队职责,详尽描述了小队职责、班组职责及基层队干部工作职责,指导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第三部分为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经营、节能等制度,涵盖基层站队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基层站队有明确的管理依据与行为准则。第四部分为考核与评比,包括上级部门对基层队的考核和基层队内部考核两部分,详细规定了基层的检查项目、内容和标准,统一了基层考核与评比标准。第五部分为资料报表目录,分类列出基层队填写的各项资料报表台账目录,固定了报表台帐的结构和项目。第六部分为标准索引,将基层队各岗位所有在用标准进行汇总分类,列出详细目录,指导岗位员工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各项工作。收集资料阶段:重点是综合集成,分类归纳。收集自2000年以来,各种制度标准,保证版本最新,电子文稿齐全。一是开展了规章制度清理工作,按照公司、厂、专业部门、矿大队的效力等级,收集整合了在用规章制度,分为21个专业管理类别,形成了《第一采油厂在用管理制度目录》;二是开展了考核细则修订工作,编制了《第一采油厂考核细则》汇编;三是收集了公司和厂专业管理部门印发的专项工作评比方案;四是更新了《第一采油厂标准目录》;五是开展了基层站队在用资料报表调查,8形成了采油队、联合站、测试队、作业队在用报表目录,为下步整合简化奠定了基础。编制手册阶段:重点是优化整合,准确定位。在明确站队职责上,对基层干部每项工作内容按日、周、月、季、年的顺序进行细化和分解,清晰界定工作职责、内容、权限、业绩指标,明确本岗位与其它相关岗位的关系。在整合制度上,按照“标准化、简约化、规范化”的原则,将公司、厂、矿级生产管理、经营及开发工作中的同类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共清理、摘编与编纂各级管理制度、执行标准1000多项,从中摘用制度120多项。对缺失的制度,结合实际进行拟定,如资产管理制度;对因实际发生变化已经不适用的内容重新修订,如员工管理制度;对已经过期的制度予以废止,如2004年《技师考评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在规范考核上,将公司、厂、矿考核细则和评比方案的内容归纳整理,确定每部分内容的权重和扣分标准,形成对基层队的《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标准》。同时,归纳总结同类小队的考核细则,形成基层队对员工的《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考核表》。在简化资料报表上,按照“能够满足上报数据的需要,满足生产管理和科技研究的需要,满足数字化油田系统录入的需要,满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需要”的原则,整合精简基础报表。审定修改阶段:重点是层级审核,科学管用。为保证手册的适用性,编制过程坚持采取“分专业分阶段审议”的原则,每编9制一部分内容就及时组织相关专业部室进行审核,提高了审核效率。审核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由采油矿组织试点小队、矿机关管理人员进行矿内讨论修改,重点审核试点单位手册编制是否执行了上级要求,是否满足基层管理需要;二是由厂手册编制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厂专业管理部门、基层小队进行厂内讨论修改,重点审核制度手册是否满足专业管理需求,考核内容和标准是否适当,归类是否准确,结合实际提出修改意见;三是公司企管法规部组织其它专业管理部门和采油厂有关人员讨论修改。采油队管理手册初稿形成后,厂主管领导7次组织相关单位征求意见,项目组相关人员多次参加公司级讨论,采纳了公司各部室提出的建议,共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16次,采纳各类修改意见539项,确保了手册内容的科学性。试点运行阶段:重点是发现问题,修改完善。我厂在采油六矿推行了采油队管理手册,在编制样本的试点小队运行了其他队种管理手册。根据试点过程暴露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手册做了进一步修改。并拟定了《第一采油厂“基层队制度手册”管理规定》,明确了基层制度的制定、发布、更新、执行、解释、检查考核等管理措施,提升了《手册》的效力等级,解决了实施后日常规范管理的难点。三、突破难点、贴近实际,提高手册编制质量针对制度标准查阅工作量大、工作职责不好量化、管理标准10不统一等难点问题,加大协调力度,提高手册编制质量。1、通过岗位写实分析,解决岗位职责细化的问题。编
本文标题:以手册编制为载体推动基础工作上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7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