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第一讲质量管理词解【质量体系】质量体系是包括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不仅要具备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力,并规定完成任务所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说明如何应用于特定情况范围内所明确组织如何完成具体产品、过程、项目或合同所涉及的特定要求并形成文件。【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由监测站任命的质量监督人员,在监测过程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质量监督检查、完整进行监督记录和纠正处理的活动。【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系统实施各种质控技术和管理规程,确保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如采样、实验室分析测试等)的工作质量。【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系统实施各种质控技术和管理规程,确保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如采样、实验室分析测试等)的工作质量。【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实验室内部质控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的技术管理过程。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指由实验室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如上级监测部门)对各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察及评价过程。【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为了确信监测站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开展的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部活动。【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为了将监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进行的改进质量的活动。【实验室认证】实验室认证是指对从事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资质所进行的评审和认定。【计量认证】计量认证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作的计量检定、设备工作性能测定、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质量体系能力进行的考核。【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认可。【持证上岗考核】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114号文规定,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环境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对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等岗前技术培训,并按程序通过考核取得上岗合格证的制度。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二、实验室认证与考核【环境监测全过程】指环境监测从现场调查—优化布点—现场测试—采样固定—运送保存—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综合评价—报告报存等全部过程。【监测数据“五性”】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简称“五性”。三、监测全过程与数据的“五性”【偏差】是指测量值减去其参考值之差。偏差有标准偏差、变异系数、测量不确定度等。【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可测误差或偏倚,指在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改变测量条件时测量值表现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它是测量结果中期望不为零的误差分量。【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指测量结果与在复杂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过失误差】又叫粗差。它是分析者在测量过程中发生不应有的错误造成的误差。四、误差与偏差【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标准偏差】当对同一被测量物做几次测量时,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称为实验标准偏差,用s表示。【相对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是样本的标准偏差与其均值的%比值,用CV表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所谓能够测量到的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量值溯源】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量值传递系统)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活动。【标准样品/物质】能用于直接配置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叫标准物质。【检岀限】用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量。五、量值溯源与标准【检测上限】系指与标准曲线直线部分的最高界限点相应的浓度值。【方法适用范围】指某一特定方法的检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作定性或定量的测定。【最佳测定范围】又称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一、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与工作程序环境质量监测是为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各环境要素所进行的监测活动。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是例行监测,其主要工作程序如下:第二讲监测任务与工作程序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计划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时间表向有关监测科室下达监测任务在规定的时间、点位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填写采样记录单,经监测单位负责人签字样品交接并填写样品交接记录单质控室加密样品交有关分析室化验分析,填写原始记录监测数据交有该项目监测资格的人员复核交质控室解密并审核交监测站技术负责人三审填写环境监测结果报表输入计算机并报送有关部门污染源监测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它污染发生源所进行的监测活动。污染源监测类型有污染源监督监测、污染源自动在线考核验收监测、排污单位委托性监测、新扩改项目环评验收监测等。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活动主要工作程序如下:二、污染源监测任务与工作程序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的污染源监督监测任务向有关监测室下达监测任务到被监测单位出示证件,搜集生产状况、工艺及设备运转运行情况等信息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采样周期、频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填写采样记录单,经监测单位负责人签字样品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质控室加密样品交有关分析室化验分析,填写原始记录监测数据交持有该项目监测资格的人员复核交质控室解密并审核交站技术负责人进行三审出具监测报告并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报监测结果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时,可到当地环境监测站委托监测;环境污染纠纷,或当事人对环境处罚不服上诉时,当地环境监测站可应司法部门或当事人请求作技术鉴定,作委托性监测。其主要工作程序如下:委托方填写环境监测委托书,向当地环境监测站委托监测环境监测站根据委托方申报内容向有关监测室下达监测任务被测单位向监测人员提供生产状况、工艺及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采样周期、频率采集代表性样品,并填写采样记录单,经测单位负责人签字样品交接,并填写样品交接记录质控室加密样品交有关分析室分析,填原始记录监测数据交有该项目监测资格的人员复核交质控室解密并审核交监测站技术负责人三审出具监测报告并签发环境预警应急监测包括环境预警监测、环境应急监测和追踪监测。环境预警监测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件的监测活动。环境应急监测指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突发事件时,为向应急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降低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损失所进行的监测活动。环境预警应急监测主要工作程序如下:三、环境预警应急监测任务与工作程序接受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向应急监测室下达监测任务迅速备好装备启动应急监测车实施快速应急监测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采样时间、频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填写采样记录单,经事故现场负责人签字样品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质控室加密样品交有关分析室化验分析,填写原始记录监测数据交持有该项目监测资格的人员复核交质控室解密并审核交站技术负责人进行三审出具监测报告并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报监测结果监测质量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实验室基础工作上,影响实验室监测质量的因素很多,其先决的主导因素有人员、环境、设备、材料、方法五个方面。一、人员1、主要岗位的职责(1)最高管理者(2)技术负责人(或总工)(3)质量负责人(4)授权签字人(5)业务室负责人(6)质量监督员(7)内审员(8)监测技术人员第三讲基础条件质量保证2、监测人员的配备监测站应依据职责、任务和自身的条件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为满足日常监测工作需要和履行质量体系相关职责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对本站人员进行合理的配备。(1)站长组织制订人员配备方案,并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管理权限对本站工作人员进行调整。(2)站长、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综合负责人各科室主任及监督员应有任命文件,并有相应的职、责、权。站长、技术负责人变更需要报告认可认证等发证部门备案。(3)监测站配备的各类人员结构比例要符合有关部门要求,技术人员应占75%-85%,尽可能做到精兵简政、人尽其才。3、人员培训与考核(1)技术副站长、总工办负责组织制订全站人员培训计划,提交站长会议批准实施。(2)总工办负责对各科室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外出培训人员提交培训汇报。(3)监测站所有从事样品采集、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操作、报告签发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对相应的教育、培训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持证上岗。每年终由站领导小组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确定其是否继续担任原岗位工作。(4)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按国家考核实施细则要求执行。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5)对于从事报告签发的授权签字人,须经计量认证评审组考核合格,并经发证机关或其授权部门的确认,方可在授权的范围内履行报告签发的职责。4、人员纪律与处罚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分并限期整改。(1)未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事环境监测的;(2)对向外报出的监测数据由未取得上岗证人员完成的;(3)报或者两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监测数据的。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给与相应的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监测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2)擅自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的;(3)在监测活动中造成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的。二、环境环境因素对监测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监测站除必须具备必要的设备外还要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以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1、设施与环境条件的配备2、环境条件的监控3、实验室安全作业4、实验室环境保护5、实验室外围区域控制三、设备环境监测所用的仪器设备都要处于完好在用状态。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并配备必要的资源、使得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有效环境等管理都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1、设备的配备2、设备的采购和验收3、设备的管理4、仪器设备的使用5、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与报废6、仪器设备的标志与建档管理四、材料实验用水和试剂纯度、滤纸的规格,器具材质和洁度等实验室基础工作条件是监测分析工作者赖以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结果必备的条件。1、在选用试剂时,对试剂的规格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合理使用。2、化学试剂应贮存在专用库房内,实验室只放短期工作所需的小量试剂,要避免气体、温度、光线对它的影响,对危险性试剂主要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和放射性等化学品试剂要求的按规定要求配制、使用、保存。对剧毒化学品、易致毒化学试剂的存放和保管按国家相关管理要求使用、保存。3、分析测试之前,首先要制备出合乎要求的实验用水,按GB6682-2008《分析实验室的要求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明确规定选用不同等级的水。对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需使用相应的技术条件处理和检验。4、分析用各种标准溶液必须按其化学性质进行配制保存。先配制高浓度贮备液,使用前再按分析方法要求稀释成标准工作液,标准工作溶液应在每次实验时现行稀释,一次性使用,不宜保存。5、按测试要求选用合格的玻璃器皿,以及在溶解、过
本文标题:3环境监测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1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