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3的中国土地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被污染,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不到20%的城市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2005年3月,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进行的专访(摘录):23城郊接合部→交通便利、劳力便宜→工业区或者工业园,导入了化工、制造等污染企业→污染问题;长年的污染积累后,伤害终于爆发,2002年以来,“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出现,尤其高发于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GDP增长和“癌症村”增加之间呈现伴生关系。4中国近百癌症村一览广东翁源癌症村:3000多村民,从1987年至今,已有250余人因癌症而丧生。河南黄孟营癌症村:2400多人的村子,14年来已有114名村民因患癌症去世。像这样的“癌症高发村”,在沙颍河沿岸还有不少。湖北翟湾癌症村:3000多村民,近两三年来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江苏广丰癌症村:200来户村民,几年来因癌症去世的有近20人,患癌症者近30人。……5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医学界认为,目前已知80%的癌症发病与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6WHO估计,当前全世界1/4的疾病归因于环境污染,每年因饮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未加处理的废弃物引起的死亡人数达770万。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7(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发利用的对象。一、环境与环境污染第三章社区环境卫生82环境的的分类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居住、工作、娱乐环境及相关因素社会制度及对应的各种机构(naturalenvironment)(livingenvironment)(socialenvironment)(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9原生环境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自然环境(primaryenvironment)(secondaryenvironment)•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必须的•部分有害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食物、适量的太阳辐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某些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第一环境问题10甲状腺肿氟斑牙大骨节病11台风莫拉克汶川映秀镇12原生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生产、集居、战争等)而改变了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自然环境(primaryenvironment)(secondaryenvironment)•某些有利•许多不利植树造林、水利工程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农药、医疗废物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第二环境问题13位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的作用。1415原子弹爆炸战争污染的地中海农药的污染16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后果马斯河谷事件1930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烟尘,几千人受累,一周内60多人死亡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致空气污染,发病者5911人,死亡400人伦敦烟雾事件1952英国伦敦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废气,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1952美国洛杉矶汽车尾气加特殊环境,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水俣事件1952-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致使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水俣病富山事件1931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水稻,居民摄入含镉大米和饮水发病,痛痛病四日事件1955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燃油产生的废气,呼吸道疾病,哮喘患者达817人,死亡36人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北九州和爱知县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致13000人中毒,死亡16人17现阶段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耗损与破坏温室效应森林锐减淡水污染海洋污染酸沉降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恶化和土地沙漠化18BirdFluAIDSBovineSpongiformEnceohalopathy(BSE)DioxinCrisisStreptococcusSuisSARS重大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19(二)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分类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的来源及种类20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物质(或因素)对人类或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或行为产生危害时,称为环境污染。21化学性污染物(chemicalpollutants):种类最多,主要污染来源。据《化学文摘》统计:已发现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合物约300多万种,每年新合成30余万种,其中9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物理性污染因子(physicalroles):部队常见噪声、紫外线、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生物性污染物(biologicalpollutants):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生物毒素、DNA片段等。1污染物属性分类2形成过程分类23(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1分布或迁移2生物转化3生物富集4自净作用24分布或转移: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之间的移动造成其他区域污染;进入生物体,造成各种危害:直接暴露:呼吸、饮水、摄食、皮肤接触等方式;间接暴露: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导致高浓度暴露。25生物富集(biologicalenrichment,BE):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污染物并逐渐积累,使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过程。食物链和生物富集现象*生物富集多通过食物链进行食物链(foodchain,FC):生物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逐级传递物质和能量,彼此呈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称食物链。2627二次污染(secondarypollution):原环境中浓度已经降低的污染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污染物重新进入,形成污染;河水中无机汞→沉降至水底→重新进入水体洪水、水利工程28形成二次污染物: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转变成另一种毒性更强的有害物质,称为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s),也称为次生污染物;无机汞→甲基汞NOX→光化学烟雾SO2→硫酸雾29自净作用(selfpurification):自然界通过理、化、生过程将有害因素减少,甚至消除到无害程度;物理作用:扩散、稀释、沉降、挥发;化学作用:中和、氧化还原;生物学作用:生物性分解、拮抗、光合作用;强大但非无限!(四)环境污染与公害(五)环境污染的来源自然来源:天然环境中有毒因素、自然灾害。人为污染:工业“三废”、生活“三废”、汽车尾气、农业生产、医源性污染、战争、其它。321.广泛性受害地域的广泛性受害对象的广泛性•敏感人群(老、弱、病、残、幼)受害利益的广泛性•健康权、休息权、财产权等(一)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二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332.复杂性污染物复杂危害表现复杂•局部作用、全身作用•特异作用、非特异作用•相加、协同、拮抗寻找特异性指标困难343.潜伏性受环境稀释,往往以较低浓度进入机体;发病周期长,“痛痛病”达十多年;4多样性36(二)生物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态因素对其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一些社会、经济行为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直接影响了传染病的动态变化;使人类接近了那些早已存在,但尚不为人类所熟悉的自然疫源地;为传播虫媒、传染源提供更好的生存和滋生条件;增加了带菌动物或使人类与带菌动物更加接近;381急性中毒定义大量环境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所导致的严重损害;后果大批人员伤亡;长久健康损害;生态破坏;巨大经济损失;急性中毒发生的常见原因(以下因素的单独或联合):严重的污染源或事故排放;特殊的地理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特殊的气象条件。(三)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危害39中外著名的环境污染急性中毒事件事件时间事件时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8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30-1952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40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198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海湾战争原油污染事件1990-1991日本米糠油事件196340oLondontypesmog(煤烟型烟雾事件)o英国伦敦1873年~1965年共发生12次烟雾事件,最严重的1次在1952年(Londoncrisis)。o特殊地理条件:河谷盆地;o特殊气象条件:持续大雾形成逆温,无风或微风;o严重污染源:工厂和居民大量燃煤,排出大量烟尘和SO2;o4天超额死亡4000多人,牛中毒而亡。41定义: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所产生的危害;原因:物质蓄积(materialaccumulation)功能蓄积(functionalaccumulation)分为特异性损害及非特异性损害特异性损害:具有独特因果关系的损害;非特异性损害:因果关系不明显的损害,是污染综合作用的结果。2慢性中毒危害3致癌危害三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一)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多数人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负荷量正常生理调节生理代偿状态代偿障碍病理状态健康效应谱: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机体代偿状态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患病死亡作用强度预防医生临床医生健康效应谱(二)生物标准物(三)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1污染物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影响毒性的因素:化学结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例如:醇类毒性依次:丁醇戊醇乙醇丙醇不饱和化合物饱和化合物:乙炔乙烯乙烷氯取代氢越多毒性越大:CCl4CHCl3CH2Cl2CH3ClCH4物理特性例如:固体微粒分散度大,进入呼吸道深部溶解度:Cl2、SO2溶于水损害眼结膜、上呼吸道粘膜NOx、光气难溶于水损害深呼吸道粘膜金属烟尘热铸造热脂溶性毒物[C6H6、CS2、Pb(CH3)4]损害中枢神经系统(2)剂量或强度剂量:进入机体化学物的数量,一般以mg/kg体重表示强度:物理性因素作用于机体的数量常用接触水平(浓度)估计剂量和强度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例如:CO浓度与血液中HbCO含量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例如:有机磷吸收量与死亡率的关系正常有害作用死亡人群中某效应频率接触水平(剂量)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模式图必需微量元素:适宜剂量范围非必需微量元素:最高容许限量适宜剂量范围正常有害作用死亡人体的反应摄入剂量非必需元素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的剂量反应关系ABCD(3)作用持续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决定体内蓄积水平蓄积量还受摄入量(环境水平)及生物半减期(t1/2)影响y=I/K(1-e-kt)式中:y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I吸收量(I=摄入量×吸收系数);t作用时间(d);K排泄率第2个t1/2:达最大蓄积量75%第3个t1/2:达最大蓄积量87.5%第6个t1/2:达最大蓄积量2个体感受性影响个体感受性的因素: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生理生化功能状态、遗传因素、个人行为(吸烟等)例如: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一周内比前一年同期多死亡的4000人中,80%原有心肺病缺乏血清抗胰蛋白酶因子:对刺激性气体的肺损伤敏感G-6-PD缺陷:对苯的氨基
本文标题:3社区环境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1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