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二八四月二十八日会议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會議討論事項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推行新自然保育政策的進展目的本文件向委員闡述推行新自然保育政策的進展。背景2.政府一直致力進行自然保育。為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更有效地達到自然保育的目標,特別是加強保育私人土地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政府曾詳細檢討自然保育政策和措施,並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推行新自然保育政策。3.新自然保育政策旨在顧及經濟及社會因素的考慮,以可持續的方式規管、保護和管理對維護本港生物多樣性至為重要的天然資源,使現在及將來的市民均可共享這些資源。根據這政策,我們採用專家小組制訂的計分制,選定了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該專家小組由知名的生態學學者和主要環保/關注團體的代表組成。4.我們建議實行管理協議和公私營界別合作試驗計劃這兩項新措施,以保育這些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同時,按實際情況繼續實施和加強現行自然保育措施,包括指定郊野公園、特別地區、海岸公園、海岸保護區及自然保育地帶,以及為重要生境和物種推行保育計劃。進展管理協議5.管理協議計劃讓非政府機構(包括環保團體、教育院校和社區組織)向政府申請資助,與土地擁有人簽訂管理協議。非政府機構會向土地擁有人提供經濟誘因,換取有關土地的管理權或擁有人的合作,從而加強保育有關地點。CB(1)1331/07-08(03)26.相關非政府機構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基金)撥款462萬元後,在二零零五年年底於鳳園及塱原展開了三個管理協議試驗項目。我們曾在二零零七年五月檢討管理協議的成效。有關地點的雀鳥數量和品種明顯增加,而蝴蝶的生境更趨多樣化,顯示管理協議計劃能有效提高這些地點的保育價值註。除直接惠及物種外,管理協議計劃亦提高了公眾及當地村民的自然保育意識。7.鑑於管理協議計劃的成效,基金支持繼續推行這項計劃。在二零零八年年初,基金批准撥款,使這些項目得以延續兩年。目前,在這計劃下有逾13公頃土地正進行積極保育工作。在鳳園和塱原現有的管理協議項目的簡介,載於附件A。公私營界別合作8.根據公私營界別合作試驗計劃,項目倡議者可在12個須優先保育地點中,揀選生態較不易受破壞的部分進行發展,但發展規模須經政府同意,而且須負責長期保育和管理該地點生態較易受破壞的其餘部分。為了給予項目倡議者必需的彈性,我們也會考慮涉及非原址換地的發展建議。不過,該等建議必須有充分理由支持,並須呈交行政會議按個別情況審批。我們接獲六宗申請,涉及位於沙羅洞、大蠔、梅子林和茅坪、烏蛟騰、榕樹澳和天福圍的土地。其後,天福圍項目的倡議者撤回其申請。9.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地政總署和規劃署已組成跨部門專責小組(專責小組),負責按照《申請指引》所列的審批準則,考慮有關申請。該等準則包括:z建議項目對加強保育有關地點,以及評估公私營界別合作措施成效的實際裨益;z建議發展項目會否對環境有潛在的不良影響;z建議項目可否持續進行,包括項目所涉及的經常開支,以及倡議者對長期保育的承擔;註例如:在2006-2007年的冬季在塱原錄得的平均雀鳥數目比在2005-2006年冬季的數目增多百分之二十五。計劃實施一年半以來,在塱原的雀鳥品種記錄由187種增至211種。而在鳳園,清除入侵雜草、以及種植本地品種樹木、幼蟲取食植物及蜜源植物均大幅提高了當地的生境多樣性。3z倡議者的過往表現、能力和信譽;z建議項目是否成熟;以及z會否對政府資源有影響。專責小組對五份申請的評估結果載於附件B。10.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諮會)在二零零八年四月十四日的會議上,討論該五份申請和專責小組的評估結果。環諮會在討論後提出以下建議:(a)從自然保育的角度而言,應支持沙羅洞項目。但在落實計劃前,有需要解決以下的問題-(i)由發展該項目而引起的沙羅洞路交通管理事宜;(ii)採取措施,確保盡量減少對生態易受破壞的保育區造成影響。縱使沙羅洞項目並非《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條例)的指定工程項目,該條例的法定程序不適用於該項目,但應建議倡議人公開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將報告提交環諮會轄下的環境影響評估小組討論。以及找出有效及具法律功能措施,確保倡議者能繼續遵守與環境和自然保育有關的承諾;(iii)採取措施,確保多元文化教育靜修院不會變為假設施;(iv)多元文化教育靜修院及靈灰閣項目是否可和整體自然保育方針配合及持續進行;以及(v)須取得當地原居民的支持,以在生態易受破壞的地方進行保育;(b)從保育的角度而言,大蠔項目值得支持。不過,在能認真考慮該項目前,需要處理的問題包括倡議者目前所持有關土地百分率較少、缺乏有經驗的伙伴規劃及管理生態公園,以及較複雜的土地問題,包括其要求的非原址換地事宜等。現時的方案並未成熟,故暫不獲支持實行。當局應通知倡議者環諮會的關注,並鼓勵倡議者修訂計劃及與相關政府部門處理有關問題;(c)不建議推行梅子林及茅坪、烏蛟騰及榕樹澳項目。411.當倡議者推行項目時,環保署會繼續統籌政府內部工作。倡議者須遵守相關法定規定,以及採取適當措施,處理上文第10段所述的事宜。此外,如倡議者有興趣,環保署會繼續與大蠔項目倡議者進行磋商。為持續所有相關地點的保育,我們會繼續鼓勵各項目倡議者研究推行管理協議計劃,以加強保育各地的生態價值。加強現行保育措施12.近年在本港推行的現行保育措施,不論在受自然保育所保護的地方所佔的土地比例上,或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均取得十分理想的成效。舉例來說,本港約有43%的土地已被指定作不同形式的自然保育用途。這比例跟其他經濟發展相若的城市比較,毫不遜色。此外,本港發現的動植物亦種類繁多,其中一些更是在港首次發現的物種,並以香港命名,另外還有一些物種為特有種。我們會繼續採取現有的保育措施,包括指定郊野公園、特別地區、海岸公園、海岸保護區和自然保育地帶,以及為重要生境和物種推行保育計劃。以下列出由二零零四年至今推行的一些重要項目。受保護地區的指定13.二零零七年十月,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開展在北大嶼山設立第24個郊野公園的相關法定程序。建議的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分)(郊野公園)總面積約為2,360公頃。建議的郊野公園範圍包括高生物多樣性的次生林地、灌木林、草地及淡水生境。一些佈滿天然林木的河谷和未受污染的溪流,景觀獨特。擬議的擴建範圍大部分都是高山及高地幽谷,景色相當優美,可作為新市鎮的背景。14.郊野公園是配合不同用途的原則來管理,其中包括種植和保護林地及植物、提供康樂設施、保持郊野公園整潔。同時顧及郊野教育、自然導賞、科學研究、戶外康樂及旅遊等多方面用途。務使市民更加了解認識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15.建議的郊野公園範圍擬議界線請參閱附件C。我們曾諮詢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以及離島區議會的意見,並獲他們的支持。當局於二OO八年一月四日,把郊野公園的未定案地圖在憲報刊登,供市民查閱。我們將在本年內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以指定郊野公園。當有關法定程序完成後,指定程序預計在二零零八年年底完成。新郊野公園落成後,郊野公園的總面積將增至約44,000公頃。16.此外,二零零五年四月,青衣島一幅長有香港特有的罕有灌木香港巴豆的用地,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同年三月,荔枝窩一幅面積約一公頃的風水林地,根據《郊野公園條例》指定為特別地區。該幅土地的生態價值極高,長有超過100種植物,當中部分更是5本港罕見的品種。當中還可發現數株形態特殊的巨大古樹。二零零五年十月,香港濕地公園被指定為特別地區,提供以濕地功能及價值為主題的教育及消閒場地。17.為了豐富郊野公園遊客的體驗,漁護署一直改善郊野公園內的設施,以提供專題的自然保育推廣。例如,為了推廣地貌及岩石的保育,漁護署將在萬宜水庫建立全港首條地貌觀賞路徑,介紹火山歷史及各種有趣的地貌特徵。這條路徑預期在2008-09年完成。在推廣樹木保育方面,香港仔郊野公園將於本年四月成立樹木廊,旨在提高大眾保護樹木的意識和對它們的認識。生態監測18.同時,漁護署正進行生態調查,以維持並更新一個全面的香港生態資料庫。漁護署不時與大專院校和本地自然保育團體的專家一起覆檢生態資料庫,以評估物種的稀有程度及為稀有物種擬訂保育計劃。有關不同地點的保育價值資料可供與土地及發展規劃相關的政府部門取用。市民亦可取得有關資料。自二零零四年起,資料庫上載互聯網,供市民瀏覽,網址為。此外,漁護署亦為中華白海豚、黑臉琵鷺和綠海龜制訂保育計劃。規劃管制19.政府亦透過土地用途分區制度,加強保護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法定圖則註釋總表》修訂本,更嚴格管制保育地帶的土地用途。此外,就六個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當局亦已修訂有關分區計劃大綱圖的土地用途表。舉例來說,原先列入烏蛟騰分區計劃大綱圖第一欄的土地用途移至第二欄,必須獲城規會批准方可作有關土地用途。全球保育工作的參與20.此外,香港會繼續積極參與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並履行以下與保育相關的國際公約所訂的義務,包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即《拉姆薩爾公約》),以及《野生動物遷徙物種保護公約》。21.為此,政府正預備把《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延伸至香港。《生物多樣性公約》旨在制訂全面機制,保護和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由使用遺傳資源而獲得的惠益。政府現正草擬法例,以便在香港實施《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管制改性活生物體的跨境轉移。6保育教育和宣傳22.公眾的支持和參與是保育工作的成功關鍵。政府一直為社會各界舉辦各類大自然欣賞活動,例如公開講座、研討會、展覽、為學生和市民安排的導賞遊及清潔活動等,並製作野外指南、通訊、單張、小冊子、視像光碟及大自然欣賞守則,以進行公眾教育和宣傳。23.二零零六年的大型項目是香港濕地公園(上文第16段所提及)落成啟用。公園設有面積達一萬平方米的訪客中心,以及60公頃的濕地保護區,展示香港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凸顯保育的重要性。公園亦成為一個以濕地功能及價值為主題的教育和消閒場地,供本港市民及海外遊客遊覽。此外,香港濕地公園亦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自啓用至今年三月,入場遊客約有170萬人。24.二零零八年三月,大嶼山昂坪村的昂坪自然中心開幕,為遊客提供郊野及遠足資料,進一步推廣本港的生態旅遊。未來路向25.香港的自然環境屬全港市民共同擁有,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盡力保護。政府、私營機構、非政府機構及市民大眾必須通力合作,保育措施才能取得成效。為了廣大市民以至子孫後代的利益,我們會繼續致力推動自然保育,並透過上述措施保護自然遺產。環境保護署漁農自然護理署二零零八年四月附件A兩個自然保育管理協議項目項目名稱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以管理協議方式保育鳳園谷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涉及地點塱原鳳園管理面積約11公頃約2公頃倡議者長春社大埔環保會落實項目的主要合作伙伴香港觀鳥會/計劃內容這是一個合辦項目,目的是透過與當地農民和土地擁有人訂立管理協議,保護和提高塱原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鳥類和依賴淡水濕地的物種。這是一個自然保育項目,目的是透過與鳳園谷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私人土地擁有人訂立管理協議,保護蝴蝶的自然生境。主要保育目標-加強塱原的自然保育,尤其是鳥類和依賴淡水濕地的物種;-保育塱原的農業淡水生境;-與農民和土地擁有人在管理協議和小型項目上,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監察生境和生物多樣性,以便為長期生態保育制訂兼具效益和效率的生境管理措施;以及-提高自然保育意識。-盡量減少在鳯園私人土地上進行不符合環保原則的活動;-提高和維持鳯園內私人土地的生境質素;-建立保護區以供蝴蝶覓食、棲息和繁殖,藉此提高蝴蝶品種的多樣性;-透過保育計劃培訓義工;以及-提高自然保育意識。項目推行時間2008年3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2008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獲批款項$3,974,964$2,849,990附件B評估公私營界別合作建議(I)梅子林及茅坪評估準則評估1.建議項目對加強保育有關地點,以及評估公私營界別合作措施成效的實際裨益y擬設立的
本文标题:二八四月二十八日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4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