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行政伦理学·第三讲伦理思想的中国传统
第3讲:伦理思想的中国传统百家争鸣的时代关于“轴心时代”•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在BC800-AD200年间,尤其在BC500年前后,产生了人类历史的轴心,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至今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范畴,并创立了人类赖于存活的世界宗教的源端”。他列举了中国的诸子百家,印度的《奥义书》、印度教、佛教,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和哲学等。(参见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6月版中译本。)一、诸子百家学说的政治动机•汉籍《淮南要略》认为,先秦诸子学说,“皆起于救世之弊”;司马迁也认为,诸子著书立说,都是为了“言治乱之事”(《史记·孟荀列传》),“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与当时战乱、诸侯之间激烈竞争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有必要,有可能。(汉)东方朔《答客问》选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争斗)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谈说行焉!……今则不然。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天下可运于皇帝之掌中),贤不肖何以异哉?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汉书•东方朔传》)人身自由与思想自由子击(魏文侯的太子)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不还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如脱屣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择而去。(《史记·魏世家》)中西思想起源的动机比较•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开头,对哲学的性质和特点作了描述。他认为哲学起源于诧异,哲学家追求非实用的智慧,哲学是为知识而求知的自由事业。——后人概括,其基本精神是理性的沉思和超脱的静观。•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689页)•黑格尔:“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三联书店中译本第119页)对孟子同样讲“他的著作的内容也是道德性的。”对中国的传统学术,则认为“从起始进展到进一步的具体者就是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同上书,第132页)比较与思考•思想与学术;思想者与学者。•儒家三阶段:儒术、儒学(经学、汉学)、儒道(宋学、理学、道学)。•教、学、思:思想取向与学术取向。二、德治论•周公伦理思想1、从道德角度总结夏、商灭亡的教训:“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2、认为周兴乃因“德”——祖先积德行义,文王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故“我道惟宁王德延”。(《尚书·君奭(shi)》)3、认为最重要德道德规范是“孝、悌”——“孝、友”:“元恶大憝(dui奸恶),矧(shen何况,况且)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周礼封建制的由来——周王分封诸侯于天下,按大宗、小宗及公侯伯子男之等(名分),确定利益及仪礼(宗法等级制)。•《国语》载,周襄王语晋文公:“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韦昭注:“均,平也,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孔子(前551-479)•他的思想较为丰富、复杂,可从多个角度阐释。但伦理思想主要地涉及两个方面:礼、仁。一方面,想治国安民,故重礼;另一方面,希望这种治、安是仁慈的、温和的,顺民心和富有人情味的,故重仁。孔子积极入世,但他那套有复古倾向的理想主义策略不被重视和施行,孔子只好时而自嘲“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时而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过一直都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的恋古情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yi,舞列)》)•“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孔子论礼和名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朱熹注:“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用现代语言述之,即按宗法等级制确定产权,进行分配,各得其分,各安其得。这可说是孔子思想的总纲。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正如“天下为私,利出一孔,三纲五常”是三位一体的。•孔子对名分的重视,还见于另一记载。《左传·鲁成公二年》载:“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悬、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丰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名分的内容与作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孔子论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具体在行动中,待人处世之策是忠恕。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朱子注:尽己谓忠,推己及人谓恕。亦即,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论修身与处世•《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之恶食者,未足与语也。”朱子注:“士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鄙夫……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朱熹注:“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孟子(前390-305)1、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同上)2、五伦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存心养性,仁义与气节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存其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3)孟子强调要养“浩然之气”,要做“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朱熹注: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滕文公下》)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6)“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同上)4、仁政论:对外,行“以德服人”之王道,而非“以力服人”之霸道;对内,使民有恒产恒心,和睦相处。•后人的发挥:“无贤君,则义士自死而不仕。莫若散志岩石,以养其命,待生于泰阶。世人以夫子为不遇,以秦、仪为得时。不然。志在立宇宙,安能驰心下走哉?丈夫所耻。呜呼!后世英哲,审而用之。”(《诸葛亮集》卷二,阴符经序)二、兼治论:荀子(前336-238)1、性恶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非相》)“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2、礼法论:化性起伪“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性之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性”与“伪”是社会道德与个人品德形成的两个因素。“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3、礼法的内容与根源“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也”。“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均选自《礼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同上)“君臣,夫子,兄弟,夫妇,……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王制》)对“礼”的重视•《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荀子的影响•荀子把某些人伦道德神圣化、天理化,为后世君王尊崇“天地君亲师”和“三纲”奠定了基础。谭嗣同斥荀学开两千年专制之先河,郭沫若也称荀学“开启了以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所谓纲常名教”。三、法治论:韩非1、性恶论韩非师承荀子,基本接受了荀子的性恶论,并进一步提出“夫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2、刑罚至上论法--------治民术--------治臣势--------外国李斯:焚书、禁百家•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
本文标题:行政伦理学·第三讲伦理思想的中国传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7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