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全省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整理
全省“十二五”规划基础教育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整理人:东营市实验学校王静雅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耿申1、课题过程:选题——论证——研究——总结——报告2、课题的性质和适合群体:1)教育政策问题——专职研究人员。与国家教育政策紧密相连,适合研究人员。2)教育理论问题——专职研究人员。主要是探索理论、思想层面,适合研究员。3)教学实践问题——专职一线教师。教学实践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态等问题,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把握深层次问题,有强烈的改变欲望。4)教学质量问题——适合双职人员。教学质量的问题,弹性大、领域广、问题多。教学质量也涉及政策、理论方面内容,适合专职人员研究,这是在宏观方面。一线教师能够通过改变自身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同样能够研究这个问题,属于微观研究。5)学校管理问题——适合双职人员。学校管理问题不仅对校长而言,对每位教师也是如此,如班主任管理问题。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不同,研究出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选题时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面。如果你的课题已经选择好了,则可以继续加工,课题组允许最后结题时稍微有些方向性的变化。如果你选的课题名称范围很大,可以采取限定内容、规定边界的形式来缩小范围。一定要有明确的内容、方法、预期目标。可以把相近的问题向着适合你的方向发展。3、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领域:1)课程和教学:教学方法、方式、手段、策略、内容等等都可以,课程开发如校本课程。这一部分的研究首先是实践。专业理论者也可以研究此方面。2)教育评价:教学质量、学生互评、教师互评、师生互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等。3)身心发展:关注于学生,研究学生德育、体育、心理、美育等方面。同样班主任工作中的班集体建设、特困生辅导等也是此方面的内容。4)家校合作:家庭、家长、合作组织形式、机制、制度建设。家庭与学校之间问题许多,纠缠不清,如:择校、收费、课业负担等方面。恢复家校沟通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力量对一个孩子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学校主动性强、系统性强,掌控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但另外两方面仍然具有巨大力量。5)校社合作:校外、社区、社会机构。社会其他机构同样对学校和学生影响很大。6)教育经验:方法性、文化性、传承性。总结经验的前提是得有经验,把成熟的经验加上几条变为自己的经验,再反过去推广。经验得有教学效果和理论的支持,反之亦然。我们强调经验要有个性,并不是每一个经验都能够总结详细加以推广的。我对经验有以下三点认识:经验很重要,经验不是那么有用,经验还需我们研究。如何让经验更加有实践效果,需要我们去研究,只有具有了实践性,才能有价值。教学经验概括的最好的一本书是《学记》,里面提到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方法,至今依然有效。4、适合一线教师研究的方式:1)实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采集数据要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方案一旦制定就不要改变,不然采集的数据就无效了。2)案例研究:解剖每一个案例,将个体朝纵向深入研究,这是个案研究法。如:我们研究一个人的昨天和今天,那么照此研究发展,我们能够预测这个人的未来情况。3)实践研究:我们对一件事不满,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获得成效并检验。实践研究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它依附于实践本身。主要过程是:不满意实践——对问题分析、认识——改进方案——尝试、干预方案。若成功,则取得成果;若非完全成功,则再改进,直至有效。总而言之,首先要了解实践,其次是设法干预实践。4)行动研究:与实践研究相似,行动研究偏重于设计好的方案,规范性强,在不断反思中修正方案。改进自己的改进方案是行动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重要特点。5)反思性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又为什么。反思性研究是教育工作的特点,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不断反思、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和道德素养。反思不是形式化、机械化。反思性研究强调的是基本方法和态度,是教师成长的手段。反思有三个层次:回顾今天发生了什么?这里的今天是泛指,指这一段时间。这是对事实的回顾与描述,这不是反思。今天发生了这件事,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思想上深化一步,积累经验。这时有了点反思的味道。针对你提出的为什么进行回答,并针对你的回答再问为什么。这时你进入了反思状态。当你善于并习惯于对为什么再问为什么时,你进入了反思研究。希望多数人能够进入第三个层次。5、基层科研机构选题领域:1)对问题的研究:以政策咨询为核心,直接服务于教育行政机构。2)现象研究:以区情把握为核心。描述清楚状态,研究其发展经历,可以通过前十年本地教育发展的历史惯性看到后五年的发展状况。3)工作研究:以学校指导为核心。教研、管理、师资培训、课程改革、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后反过来再指导学校。6、中观层面问题的研究:1)宏观问题: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问题。教育与交通、卫生、经济、司法等相结合。通常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观察其他领域,如:研究学校周围的交通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与犯罪等。通常这类问题不太适合基层教育部门进行研究,需要许多部门相互配合才可。2)微观问题:通常只发生在学校内部的事情,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校内。如:学校内部管理问题、课堂教学问题,考虑的是纯教育问题。这类问题适合一线教师进行研究。3)中观问题:既看到学校内部的问题,又看到学校与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学校与学校间的问题。主要研究教育发展中的自身问题。7、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有追问的能力1)实践——困惑——问题——课题。通过研究的方式,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转化为对问题的表述,再经过概念化的梳理就变为需要研究的课题。2)选题要具体化。困惑不能成为问题,更不是课题。3)新课题要有理论和实践基础。新课题不是新词汇,新词汇是没有基础的。如果你只是变变说法或者自己自造词汇,都不能成为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课题一定要还原回原有词汇。4)旧课题要突出新意。哪怕只有一个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研究想法。5)充分了解别人的研究。这是做研究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定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此课题目前的研究程度。8、校本研究1)教师专业成长2)学校课程建设3)学校管理优化4)学校文化传承校本研究不是校长的事情,也不是某几个老师的任务。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这样的观念:为了我的学校我才做研究,我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我校的学生。校本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如何发展。校本研修的定位是微观研究,它适合教师去做,而且应该鼓励教师们都去做。9、论证(选题、开题)选题的时候要明确这个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是否有必要研究,研究后对实践有何作用。如果选题已经确定,则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安排:1)阐明问题背景。对选题的论证再次细化,有必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思考后再论证,这个课题的意义何在?2)交代相关研究。这一点非常重要,全面梳理文献资料,此环节在开题报告中表现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也是一种研究方法,要能很好地运用。3)界定分解内容。如果选题范围过大,一定要界定细化研究范围,使大问题缩小化。这个功夫一定要下,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表面看研究的范围是小了,实际上是深了,同样你会发现又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题目不怕小而怕太大,太大了摊开来每个点只能泛泛而谈,这不是高水平的研究。题目小了容易找到现象背后的问题本质,思考如何对待、如何解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按照结构分解为许多子课题,注意,一定是按照结构分解,不是想定几个子课题就定几个。4)确定相应方法。根据内容确定相应方法。方法是由内容而定。5)设计合理步骤。6)确定人员分工。人员分工很重要,根据课题的需要可以有如下分工:a、问题的需要:谁最熟悉问题谁参加;b、方法的需要:课题中用到的方法谁能胜任谁参加,如:数据分析得找数学老师,计算机制图得找计算机老师。不要只限制在自己学科中。c、内容的分解: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人选。另外,根据主持人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分工:老、中、青年教师搭配,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合作等等。课题组成员组成的一个标准是自愿原则,一定要根据课题需要组织人员,避免胡乱拉人。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种人员不断交流的机制,定期沟通交流、辩论,资料共享。毕竟,群体的智力总和远远大于个体智力的相加。7)预计研究结果。10、关于基本概念的界定问题1)概念要严谨、规范。2)要抓住核心。尤其是证明、假设的基本词汇。3)不要自造词汇。4)凡是有关的概念都不放过。5)不多余,无关的不要说。11、界定概念的基本规则1)相关概念不能相互交叉、重叠。2)定义是不能循环的。3)用来定义一个概念,所用术语比被定义的概念要清楚、明了。4)不能用否定性的专业术语来表达。12、关于文献综述1)目的——梳理前沿理论成果,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数据的搜集。2)梳理已有研究。检索、查阅所有相关研究。推荐方法:中国期刊网查询。3)全面、系统。阅读相关文献,写书评、写体会。要避免简单化,不仔细看。4)核查、评价。这个环节很重要,要排除重复的和无关的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文献。还要避免粗暴化,盲目相信文献中的数据、内容,抑或完全不信。核查文献数据是否属实,不然不能用。5)归纳、分析。将文献研究归类,理清思路。6)简洁概述。好的文献综述就是一篇优质的论文。文献综述是为问题的成立、为结果和结论奠定基础。13、关于方法设计方法设计考虑三个条件:解决问题的类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能力、关注的中心是历史现象(偏历史方面的方法)还是当前问题(偏现场调查的方法)。1)逻辑性,理论、假设。2)选择和整合:交叉、互补、扩展;平等、主次、顺序。许多方法整合在一起使用,称为混合方法。混合方法相对于单一方法而言更具有说服力和信度。3)操作性设计:阶段划分。分阶段构成方法的一部分,如前侧、后侧。4)数据和案例。5)综述和引述。14、关于信度和效度(用于评价、实验、调查、测量等方法的研究)1)信度指数据的可靠性:能够重复证明的。2)效度指数据的有效性:可确实证明的。3)二者关系:有信无效、有效无信、无信无效、有信有效15、关于课题组分工1)构成:根据内容、方法、问题来确定。2)分工:工作分工,成果共享。一定要互相交流。3)研讨:有研讨机制4)预案:若有人半路离开,要有应急预案。16、关于成果预期1)内容:获得什么发现、结论,提出什么建议。2)形式:结题报告、论文、书籍、其他。以上两者都要具备。17、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1)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希望大家再讨论。2)来自于文献综述的研究参照系。3)研究的设计和思路:可以修正,再重新考虑、对比。4)研究分析过程的核心呈现。5)结果及对结果的深入讨论:也就是对假设的再次表达。结果的表达是客观的,对结果的分析讨论时复杂的,但这点非常重要。不同理论层次的人分析不同,涉及理论框架也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6)结语,理论性或经验性的概括性总结。18、理论分析和支撑框架1)立场、观点、方法。立场不同、观点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同。2)帮助我们理解现象。3)提供思考框架。如:教师经验的分析框架:按照教龄分类,或按照国籍分类。19、不成功的研究的特点从课题负责人角度看:1)与各相关方面不沟通2)遇到意外情况无预案3)方法不能的变通4)人员分工不好或责任不明20、总括好的课题有以下特点:问题优先、目标优先、学习贯穿始终、交流沟通机制畅通、分工明确、制度完善、全员有积极性。课题研究步骤:实践——问题——课题——文献——论证——确定方案——分工、研究、交流、总结经验——验证数据、撰写报告。二、课题研究的质量提升与规范管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亓殿强1、高水平报告所具有的特点:1)有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人才的培养规律。2)有针对性:课题应解决什么问题。2、什么是课题?课题与问题有什么关系?课题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是课题,经常关注、思考的问题才是课题。问题是客观的,课题是构建的。问题产生在前,课题产生在后。3、什么是研究?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研究起源于对问题的关注,逐渐形成研究意识,深化对问题的追问。研究是成功的对于问题的创新性解决。4、怎样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1)必须有正
本文标题:全省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7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