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在现代生活中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离开周围环境。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是某个行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与其他系统或其他子系统紧密相连。因而与其伴生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或历史的沉淀,而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以新的姿态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必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未得到高度发展。所以我们在分析企业文化的经济环境时就不能不着重考虑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消费状况。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着消费力。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消费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也就不同,从而造成消费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不同,直接影响到消费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与经济利益。同时人们形成的不同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使得原来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如198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在对118个国家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收入及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若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在800至2000美元之间,他对食品的消费支出占40%一49%,他的生活水平便达到了小康。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去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对产品从质量到品牌商标、文化内涵、美观、艺术欣赏和社会价值等方面都作出更高的要求。2·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便带来社会时尚观念、规范等文化行为的不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知名度、商标等方面的需求、爱好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经验、有眼光的企业,善于跟踪把握消费者对品牌不同的需求变化,确定产品的价值定位,不断改变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和声誉,使自己产品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常变常新,保持不竭的生命活力。如海尔集团响亮地打出自己的品牌,这个率先通过150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便海尔这个名字(商标)以26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家电著名品牌。而整个家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完全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及时推出了符合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水平的产品。因此企业对于生产项目的选择,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精神,都与时代观念相同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由于消费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商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要求不同,那些经过长期考验具有永恒魅力和持久发展潜力的产品,就是名牌商品。这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它具有无限的增值潜能。因此,经济增长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献出现了。一方面因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递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从生活日用品到工业用品、电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等大量优质产品不断被制造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以电子产品为主,创造出KTV、卡拉OK等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刷新或补充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社会时尚。(二)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同全体员工在追求企业经营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的过程申逐步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深刻、完整地反映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人与人之间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企业文化是不断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它决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上。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总是同先进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促使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日益更新,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市场的威力来源于其内在的自主选择机制和竞争机制。然而这种机制并非是自动发挥其作用的,引起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是企业家及其企业文化,是勇于竞争、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这种竞争与创新的企业精神与市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企业家才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市场、驾驭市场。企业文化对市场的这种反作用,对于形成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十分重要的。3·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改革与进步的一种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倡导和培育的,它规定和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规范着企业行为,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内部因素的调整而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使企业各种要素以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效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4.企业文化在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端正企业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生产实体,为社会提供质量一流、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是企业经营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因而企业家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来对企业进行自我调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为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一)市场经济是现代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与运行方式,是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态。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经济体制是带有一定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实现。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所以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必须把它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中去分析和把握。市场经济具有市场活动主体自主、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行为规范及间接性宏观调控的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纳入运行之中,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市场调节系统,逐步实现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与个性化。同时,经济运行的格局,不仅实现了计划控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而且也实现了由供给导向型经济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的转变,由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变。(二)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主体就需要创造出一种适应竞争机制的企业文化,同时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1.在企业推向市场的情况下,必须建设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它是分辨一个企业的独特优势所在。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运行申,忽视价值规律,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排斥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在经济政策上严重向重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忽视人们的生活消费,使生产与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与生产之间的客观联系被人为地扭曲甚至割断,逐渐成为短缺的非市场化的统包统分的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环境是根本不可能培育出以职工和职工需求为主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的。只有在把企业从产品销售和价格形成到生产要素的配置与调整、企业的评价与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与模式等方面都推向市场后,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企业才会真正意识到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要在推向市场的大潮中,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除了要有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技术,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拥有廉价的产品等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硬和思维新的员工队伍。企业员工必须把企业的盛衰当作自己的盛衰,把企业的声誉当作自己的声誉,能利用自己的智能打人市场、引导市场、开拓市场,所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家们在面向市场、分析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与产品方向的同时,需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真正树立员工的主人翁观念,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开拓企业的未来。2·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以建设独特的能经得起市场经济风云变幻考验的企业文化为基础。要求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一整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转变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新观念、新方法;要从执行和检查上级布置的任务和要求转变到对作业环境过程的研究,把工作重点从单纯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变为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增强质量观念。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与现代管理方法,把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前景告诉员工,把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告诉员工,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告诉员工,便员工能够尽快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独特的企业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为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企业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水准。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他们认为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创造性的文化因素。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这个企业的管理软件,在其建设中一定要遵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消除无所追求的思想和畏难情绪,不断追求卓越,树立企业形象应具备一流的精神、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经济效益。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不仅要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必须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而企业的精神文明正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对企业而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轴心,把企业的秩序、精神和风气搞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形成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振奋企业员工精神,塑造完美的企业精神,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的更新1.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文化内容的不断更新。市场经济需要更新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观念,随之也就需要更新企业某些文化内容。企业文化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观念的更新即是企业文化的更新。企业领导者在抓企业文化更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员工观念的更新,了解哪些观念属于企业良性文化,哪些观念属于企业劣性文化。在企业新的生产经营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造和更新企业的劣性文化,弘扬企业的良性文化。如要变产品经济意识为商品经济意识,要变官本位思想为企业本位的思想,同时变封闭经营为开放经营,变贵义贱利为义利结合,变中庸之道为积极进取等。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观念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观念,它是企业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意识、理念,都与企业的市场观念密切相关。企业的市场观念一般渗透在商品、商标、服务、信誉等有形或无形资产之中,在市场中长期地、·广泛地流传。现代企业文化的建立与更新,一定要围绕企业的市场观念而展开;如果离开市场,企业文化的建立与更新就无法实现。2·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我国的企业不仅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还要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创新企业文化。在当今世界经济中,随着贸易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部门都是世界经济链条中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环。各国经济的对外依赖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经济的国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以企业内部分工国际化为标志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从运作形式到经营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于是有人把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称为全球经济村。总之,在国际经济大合作、大发展的背景下,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谋求单向的自我发展。所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对我国企业及其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新的局势下,我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形象参与国际竞争,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因而需要建设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的企业文化,实施跨文化管理,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
本文标题:世界经济环境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8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