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2年度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5篇
2022年度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5篇中央政法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滕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认真学习宣传滕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下面网友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滕同志先进事迹的经历和感受。请参考它们。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一4月2日,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模范法官”滕启刚追思会,缅怀滕启刚同志,寄托哀思的同时,再次学习他对党忠诚、司法为民、勤勉敬业、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声声念故人,故人恍犹在。千山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波主持此次追思会。追思会上,全体同志起立为滕启刚默哀,深切缅怀滕启刚。千山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峰宣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追授滕启刚同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的决定》。大孤山人民法庭庭长白雪说道:“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怀揣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参加滕庭长的追思会。滕庭长的一生如此简单,他用生命书写着法治初心,用这份初心坚守了一辈子法治公正。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滕庭长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身为法律人的信仰,并为之付出生命。作为一名年轻法官,我要向滕庭长那样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此为信仰,以此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办案、无私奉献、心无怨言。”行政审判庭庭长常旭光回忆道:“2021年6月4日,滕启刚同志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终年57岁。犹记2021年年初,在新任员额法官宣誓仪式上,他代表老法官向新任员额法官提出寄语,那些话,犹言在耳。‘很欣慰看见千山区法院新生代的法官队伍正在逐渐扩大。从今天起,你们肩上的担子非比寻常。你们要接受人民的重托,担当使命,铿锵前行,秉持公平正义。’我会永远记住他的谆谆教导,把他的拼搏奋进、永远向前的精神传承下去。”行政审判庭员额法官傅兴回忆与滕启刚法官相处的点点滴滴时说道:“2018年4月我调入行政庭,成为滕庭长的助理。在他的审判台上,常年摆着速效救心丸、胖大海,对他而言就是不能耽误开庭。就在2021年6月3日下午,滕庭长还连续开了两个庭,后来他的书记员告诉我们,滕庭长中间休庭了五分钟,含上了速效救心丹之后又继续开庭,直到庭审结束,即使是这样,他还在下班后选择加班。身为新任员额法官,我要完成滕庭长作为老一代审判人员在入额仪式上对我们的嘱托,将滕庭长的精神传承下去。”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张辉发言道:“滕庭长,您过得好么?请放心,我们都很好。我们走出了你突然离世的悲痛,让眼泪化作动力,让心伤化作勇气,让思念化作力量,追随您的脚步,继续续写法院人的坚持与理想。您说过:‘什么是对党忠诚?千万不要挂在嘴边,而是要做在身边’,您做到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30年如一日地履行着对党的誓言!我愿意像您一样踏踏实实为人、认认真真做事、任劳任怨工作、无怨无悔奉献!”最后,千山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峰强调,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通过今天的追思会,千山区法院全体干警要深入学习滕启刚同志对党忠诚、司法为民、勤勉敬业、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切实把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滕氏调解法”等工作方法传承好、应用好,在审判实践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发扬光大。要切实以“滕启刚英模精神”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奋力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二滕启刚整理归档的案卷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结案”。那是2009年,是他到千山法庭担任庭长的第四个年头。除了办案,他还要负责买菜,给6个人做午饭。当年,千山法庭管辖两个乡镇和千山风景区,共有18个村和社区。法庭收结案1075件,他本人收结案达219件,其中有210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法庭受理的多是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类案件。“滕老爸就坐在老百姓家炕头上,他会一直讲到当事人想通为止。”滕启刚一手带起来的徒弟、千山区法院法官吕晋锋称滕启刚为“滕老爸”。滕启刚调解有“三不原则”:不违反法律、不违背事实、不违背良心。他将情理法融为一体来讲述,运用传统文化启发人、乡土人情感染人、现身说法教育人、以案释法震慑人,他把当事人的案子都当作自己的案子来办。2013年,滕启刚接手一起赡养老人纠纷案件。时值寒冬,乡间道路冰滑崎岖,滕启刚踏着雪一户一户到老人的几个子女家摆事实、讲道理,以身示教。讲他无论自己工作再怎么繁忙,也要每天给父亲做晚饭,看着父亲食米一粒,也乐在心中;讲他背着病重的母亲上班半年多,悉心照料……以此引导老人的子女们感悟亲情可贵,及时尽孝。耐心的调解最终赢得了老人子女的尊重和信服,同意轮流赡养母亲。那天,滕启刚回家后进门就对妻子喊:“老婆子,今天我又赢了,感谢后勤支持。”然后滑稽地敬了个军礼。多年来,滕启刚认真总结将传统文化融入审判工作的经验,他把送达、开庭视作宣传传统文化的契机,他常说:“只要人有情,司法就会有温度。”他还以“我是怎样运用《弟子规》处理传统民事案件”为题与全院干警分享办案心得。滕启刚也有受气的时候,每当他自己受委屈时,他都会说:“群众打官司很不容易,你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当事人打官司的痛处。”只要遇到村委会起诉本村村民的案件,他就先到被诉村民家、邻家了解情况,分析谁是谁非,做好案前准备。对于容易产生村民不服、村民有严重疾病等不利于诉讼解决的案件,他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化解矛盾的机会。在某村委会拟诉赵成(化名)返还土地案中,赵成一直无偿地使用村里公有土地种植蔬菜和栽植果树20余年。村里当年准备在此地块修建公益场所,赵成不仅不腾退,还向村里索要损失3万元。此时,赵成刚刚做完心脏大手术,情绪波动不得。村里、镇上多次沟通仍不见效果。为此,滕启刚4次到赵家做疏导工作,在多次被拒后,滕启刚坚持原则,以案释法,指明拒不腾退公有土地的严重后果,最终将这起“骨头案”在庭前调解成功。据统计,滕启刚共审理过民事案件886件,近七成调解结案。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三基层法院如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很久以前,滕启刚就在一个个案件和司法服务中寻找答案。坚持大胆受理、独立审判原则。在2003年的一份汇报中,记者看到“畅通立案渠道,解决行政案件‘告状难’现象。”在办理行政案件时,滕启刚坚持有案必立,着力解决群众“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的“三不”问题。案件是社会的“晴雨表”。在千山法庭工作期间,滕启刚发现辖区离婚案件逐年上升与征收补偿款之间有联系。为了防止村民被一时的利益冲昏头脑,滕启刚在处理离婚案件和下乡普法时将“前进一步是孤独”“后退一步是幸福”“不弃不离”几句话制成对联,挂在调解室中和巡回法庭的宣传架上,一点巧思反响良好,滕启刚倍感欣慰。接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每有重大接访任务,院领导总会想到滕启刚。在辽宁高院部署的某次接访任务中,18天里,滕启刚专攻“老户”,共解决30余起行政案件,并写下了万余字的接访经历,写出《如何解决城市征收补偿上访案件的一点认识》调研文章。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2020年7月,千山区法院与千山区司法局联合建立千山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彼时,千山区法院行政审判庭集中管辖铁西、立山和海城辖区内行政争议案件。作为庭内唯一员额法官,2019年、2020年,滕启刚分别办理案件155件、161件,结案率均为100%,平均审理天数仅45天。在已经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滕启刚主动担当,负责牵头调处中心工作。这是滕启刚去世前头疼了好几周的案件。李梅(化名)和郭力德(化名)是二婚重组家庭,有一处共有财产被当地政府征收,签订补偿协议时只有郭力德一人,李梅并不知情,后下发补偿款时被李梅发现。2020年8月,调处中心受理了李梅要求确认某综合执法局《关于对郭力德补偿的协议书》无效一案。立案后,滕启刚第一时间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冻结补偿款672万余元。紧接着,滕启刚找到综合执法局了解在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时是否尽到了审慎审查义务,是否存在委托授权签订等情况。在调查之后,他发现综合执法局并未履行调查义务便签订协议。只要撤销该征收补偿协议,案件也就结了。然而,滕启刚认为,这起案件是因为家庭内部财产分配存在严重分歧引起的,简单一判,案子能了结,家庭矛盾不能解决。于是,他将其家庭纠纷纳入案件的调解中,找到第三人郭力德与原告李梅儿子共同到法院调解此案,重新调整了补偿协议,原告与第三人也签订了调解协议。在解除冻结款时,滕启刚一并将征收补偿款为李梅和郭力德分配完毕,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四爱憎分明、侠骨柔肠,这一点滕启刚的妻子李淑华感受最深。有一天,滕启刚回家闷闷不乐。妻子追问,他不说,问急了,他愤怒道:“谁家的孩子谁不疼,可惜了这个小女孩。”原来,那天他开庭审理一起性侵案件,遇到一个泪流满面的父亲,哭诉女儿被工友性侵的事,可怜那个女孩在15岁花季逢此厄运!滕启刚去了工地宿舍,环境很恶劣。滕启刚想把孩子接回家照顾一段时间,看妻子态度不明朗,就把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先安置在亲属家。两个月后,在大家的鼓励下,小女孩逐渐走出阴影,临走时跪谢滕爸爸。生命无常,生活不易。曾经有一名癌症患者张雪(化名)把滕启刚当成生活的“一束光”,把给他送生日蛋糕作为自己活着的目标。那是十几年前,张雪的丈夫出轨执意离婚。张雪无力挽留婚姻,又未能争得小女儿的抚养权,情绪极度低落,后查出患有胃癌。同在一个堡子生活的滕启刚得知后,便主动上门开导她,帮她寻医问药,鼓励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晃9年过去了,张雪送来了9个生日蛋糕,她以这种方式来告诉他,她活得很好。在成为法官前,滕启刚是一名人民教师。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站前派出所副所长金永伟回忆说,滕启刚曾是他的小学班主任。那时,滕老师经常把他们几个“差生”叫到家里义务补课,经常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后来,金永伟发奋学习,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多年来,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他总会伸出援手。2011年6月的一天,滕启刚在公园湖边散步,听到人群中发出呼救声,循声望去,离岸20余米处,有一女子溺水。他的水性并不好,但他一句话没说,甩掉鞋子跳下水救人。女子得救了,目击群众和赶到场的警察、医护人员不断追问滕启刚的名字,他只说了句,“共产党员没有见死不救的!”坚决不说自己的名字。今年年初,在新任员额法官宣誓仪式上,滕启刚代表老法官向3位新任员额法官提出寄语:“你们要接受人民的重托,担当使命,铿锵前行,在案牍之劳形中独守高洁,在丝竹之乱耳中坚守内心,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滕启刚的法官助理傅兴正是那3名新任员额法官之一。“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他的人生。”傅兴说,她会永远记得滕启刚,记得他的叮嘱。“爱她,就和爱你一样”今年6月底,记者辗转来到大孤山镇谢房身村滕启刚家,寻觅他的过往。那是一幢方方正正的二层小房,上下共4间房。房前屋后一排排黄瓜架上叶子层层叠叠,一垄垄的茄子、青椒、芸豆、西红柿,十几种果蔬绿油油、红彤彤,长势喜人。滕启刚的妻子李淑华动情地说:“这房子住了快20年,盖房花了3万元,都是亲属帮盖的,没花什么工钱。这眼看孩子要结婚,刚换的门窗、房盖儿。”其实,说是4间房,楼上2间还没垒炕,楼下也只有一间房有火炕。北方的冬天,没有火炕的房子根本没法儿住人。滕启刚生活很简朴,空调、鞋架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多半是同事、乡亲淘汰的,家里挂的“福”字都是同事搬家换下来的。院里发了新法袍,滕启刚回家后站在镜子前试穿好半天,然后又叠好放好。“我们这一辈子都很穷、很累,但我们不觉得苦,一直都觉着生活有奔头儿。”李淑华说。那年,李淑华工作的幼儿园改制,她面临下岗。滕启刚买了一个小三轮车,亲手做个棚子,又搭上板子,“李家小菜坊”就这样诞生了。每天夜里,他帮妻子洗菜、拌菜、试吃,帮助妻子适应从幼儿教师到拌菜小贩的身份转变。虽然很辛苦,但是日子还过得去。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虽然有两位教师出身的家长,儿子滕海宁却对学习不感兴趣。经朋友建议,滕启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走体育”。那时滕海宁还在上小学,滕启刚每天早上陪孩子跑步,后来改骑自行车、摩托车,风一程,雨一程,直到孩子进了体校。“你可以学习不好,可以调皮,但是你绝对不可以触犯
本文标题:2022年度藤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90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