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2年度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实用4篇】
2022年度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实用4篇】设立‘防灾减灾日’可以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以下是网友整理的最新一期2022年“国家防灾减灾日”回顾。希望能提供给大家参考。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一)自然灾害和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天敌。面对海啸、地震、台风和洪水,以及人为引起的火灾、虹桥倒塌等等。灾难的来临,人总是脆弱无助,眼睁睁看着鲜活的生命从身边离去。是坐以待毙,还是努力求生,幸运永远属于坚强不屈的人们。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无法预知灾难的时候,只好祈求神灵的保佑。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未知的事物被赋予科学的解释,灾难不再是那么可怕。比如台风的到来,我们可以提前预警,船只靠岸,行人躲避到安全的`区域。平常学习一些自救知识,当灾难来临时不至于惊慌失措。其实,地震就算发生了,也不是必死无疑。爸爸说地震了你先做什么?我开玩笑的说说抱上电脑。其实人的生命最重要,要学会保护自己。大地震时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处,有序撤离不拥挤;远离危险的区域,被埋要保存好体力。如果在学校发生地震,应用书包挡住头,躲到桌子下面。听从老师的指挥不盲目行动,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应依序。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保持良好的心境,做个像5.12大地震中的“可乐”男孩一样,笑对人生。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二)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青少年紧急避险的知识。里面主要写了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看。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些逃生的方法。如果遇到洪水,我们可以利用被洪水冲走的一切漂浮着的东西,抓住漂浮着的东西就能有希望生存下来,情况不明的话,不要贸然通过河沟。可以大喊救命,等待救援。如果在野外遇到恶劣天气,迷失了方向,先不要慌张,不要乱跑,等待恶劣天气过后再辨认方向,原地呼救待援,要救援的人员知道你所在的位置,报告附近的明显标志物。救援号码:110119120。躲避雷击时,应该进入最近的屋内,不打手机。在外面时候,不要站在大树下,也不要打伞,原地蹲下,双脚并拢。避开局部高点。如果在野外遇到火灾,先判别火的位置,距离,风向和速度。垂直于风向的方向逃生,脱离火区的威胁。如果发现他人预先,在自己的能力,体力,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要贸然施救,尽量向附近的成年人呼救,或者联系急求中心120,消防部119及110。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三)今天,我向你们展示怎样面临危害。在建筑物遇到危害时:要往空旷的地方逃生;蹲在小卫生间等小间的地方;靠近承重墙角或柱子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把书包、软垫等放在头上,用毛巾衣物遮住口鼻;但千万不能乘做电梯。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远离危险建筑,在开阔地带蹲下或趴下;避开可能有坠落物的地方;避开可能滑坡的地方;如果遇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的前进方向奔跑;远离江、河、海,以防海啸。被埋在废墟下时:坚定求生信念,相信一定能获救;就地取材,加强支撑;保存体力,稳定情绪,延长生存时间;用敲打水管等方法向外联络求助;处置外伤出血,等待救援。建筑物遇到火灾时:背向烟火,通过安全出口向建筑物外跑,不要乘坐电梯;用湿被、毯等裹住身子,蒙住口鼻,降低身姿再冲出去;门外着火,用湿布、棉被等蒙住向火的门窗;楼层不高,悬绳子及代用物逃生。在野外遇到火灾时:判别着火的位置、距离、风向、风速;垂直于风向方向逃生,脱离火区的威胁;清出一块消火区,在消火区内顺着风向趴下用衣物裹住头部;逆着风向,迎着火头,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火区。遇到洪水时:关闭电源,准备应急物品和漂浮工具;就近登上牢固的高大建筑;跑往高处,注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被洪水冲走,利用一切漂浮物;情况不明,不要贸然通过河沟;呼救待援。在户外遇到狂风时:就近寻找躲避场所;避开可能的倒塌和坠落物;防止被风刮走造成的伤害。在野外迷失方向时:不慌张,不乱跑,等待恶劣天气后辨认方向;原地呼救待援。请珍惜生命。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四)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了防灾减灾,珍爱生命的展板,里面讲的是遇到危险该怎么办。我来介绍一下正确逃生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外衣遇到火灾怎么办呢?大家千万不要惊慌,要用湿布、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把衣服冲湿裹在身上,背向烟火,通过安全通道,冲出房间,向建筑物外跑。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能乘坐电梯。如果楼层不高,可以用绳子绑住窗户,顺着绳子从窗户爬下。512地震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很大,那么我们万一遇上地震怎么办呢?首先可以逃往空旷的地方,但是万一来不及的话,就躲在小开间的地方,并用枕头挡住自己的头。如果在高楼上,一定要记住不能乘坐电梯。万一被困在废墟里也不要急,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保存体力,就地取材,敲打水管墙壁等,发出声音,向外求救。如果我们在野外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千万不要慌张,不要乱走,可以按照太阳的方向或树来辨别东南西北,也可以原地呼救等待救援。夏天到了,雷雨天气很多,如果在户外碰上电闪雷鸣,我们应该寻找躲避场所,进入最近的屋内,如果找不到,就原地蹲下,千万不能躲在树下,不能打手机,等雷雨过后再走。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很多遇到危险正确逃生的方法,也使我明白了自救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防灾减灾,珍爱生命!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五)没给人的生命有一次,一定要珍惜,我们学校就让我们看了珍惜生命的展板。星期二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珍惜生命的展板。里面主要写了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看。里面的内容真多呀:1如果你在户外遇到狂风,就应该寻找躲避场所,避开所有可能倒塌或坠落物品。防止被风刮走造成的危害。2如果在野外遇到火灾时,先要辨别着火位置,着火地点与你的距离,风向和风速。用衣服裹住头部和皮肤裸露部位,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着火区。3躲避雷击时,应该进入最近的屋内。在外面时,不要打手机,不要站在树下,也不要打伞,原地蹲下,双脚并拢。不要站在较高的地方。4遇到洪水时,如果被洪水冲走,要抓住一切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在情况不明时,不要贸然通过河沟。5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要在开阔的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危险建筑物,避开可能有坠落物的地方,避开可能滑坡的地方。原理江河入海口,以防海啸。6如果你被埋在废墟下,一定要坚定求生信念,相信一定能获救。还要保存体力,稳定情绪,不要睡着,这样才能延长生命。用敲击水管等方法向外联络求救。7如果发现他人遇险,在自己的能力,体力,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要贸然施救,尽量向附近的成年人呼救或联系急救中心120,消防部门119及110。看完了这些,我明白了如何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学到了很多遇到危险是的方法,今天真是大丰收啊!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六)防灾减灾伴我行学校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够掌握简单的逃生技能和防震的常识,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于是就在5月12日星期三的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里,振兴小学开展了一次“小学生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学校为了确保这次演练的成功,成立了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活动的全面指挥、指导、协调工作;还有了演练安全保卫组,在教学楼的一楼拐角处、楼梯口通道口安排了许多保卫人员。组织教师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和疏散方式。下午的第三节课,随着紧急的“地震警报”,每个班级立刻停止了上课,全体师生立即进入了应急的避震练习活动当中:学生们都飞快地一个劲的向外冲,在老师和保卫人员的检视和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撤离了教学楼,向操场跑去。随后,在空旷的操场上,老师迅速清点了人数,并没有少人。我们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掌握了避震的正确方法,让我们熟悉了震后学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确保了在地震来临时,该校地震的防备工作能更加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帮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互相救护的能力,意识。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2022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七)同学们,你们想过吗?灾难有哪些?在遇到灾难时应该怎么做?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讲吧。灾难有地震、火灾、车祸、水灾等。有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有的是自然灾难,自然灾难是可以预防的。你们记得吗?德汇商贸城就是因为失火造成的。为了不发生火灾,我们应该不玩火,要把家长抽完的烟头踩灭,不然会酿成大灾。5.12大地震,使四川的小朋友受了灾。虽然地震不是我们想不发生就不发生的,但是我国已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为我们买了一份“保险”。下面我来给你们讲讲地震时的“三不要’’:不要慌张,不要乱跑,不要不听指挥。在发生水灾的时候,要镇定,听救援人员的指挥,不要乱跑,也不要为了金钱,不肯离去。生命是第一呀!我们还可以预防旱灾。旱灾是由人类破坏臭氧层造成的。我们只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其实这些小事,都可以预防旱灾。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没什么,其实只要一不注意,一场灾难又要来临。只要知道在危险场合应该做什么,只要提前知道这些常识,你就一定能化险为夷
本文标题:2022年度最新“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90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