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在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檀云坤(2009年1月7日)同志们: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这次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会议、全省农村工作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8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畜牧兽医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09年畜牧兽医工作重点,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昨天,省委于广洲副书记、张昌平常务副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重要批示,以及陈绍军厅长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都对去年畜牧兽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充分肯定2008年畜牧兽医工作成效2008年,畜牧兽医工作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和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扶持畜牧业发展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畜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产量持续增加。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95.62万吨,比上年增长18.63%。其中肉类产量237.92万吨、禽蛋产量41.29万吨、奶类产量16.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39%、6.52%、2.34%。畜牧业总产值达426亿元,同比增长3.8%,占农业总产值的21.68%。饲料总产量345万吨,比上年增长15%。——调出持续增加。预计全年生猪出栏2450万头、存栏145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7.91%、10.2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45.0752万头,同比增长37.4%。生猪调出量大幅增加,预计全年全省外调生猪超过350万头。家禽生产发展也非常迅速,全省实现外销肉鸡达2000万只以上。——质量持续提高。全省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畜牧基地和产品达300多个。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仅0.02%,不仅顺利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控制在0.5%以下的目标,而且同比降低了74%。去年我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政策落实到位。去年,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继续加大扶持生猪、奶牛和蛋鸡生产力度,省级以上财政共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3.27亿元,为历年之最,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厅根据要求,积极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及能繁母猪保险等政策,组织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及优质后备母牛补贴项目,开展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各地农牧部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深入基层调研、督导,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二)引导规模养殖。在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的积极推动下,我省畜禽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一是规模化率进一步提高。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养殖规模化率分别达77.01%、88.73%、81.5%、68.29%,均在全国前列。其中,生猪规模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奶牛规模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29个百分点。二是良繁体系进一步完善。去年,对全省24万头能繁母猪、3.6万头奶牛和1万头奶水牛进行良种补贴,并对优质后备母牛进行补助,同时,对全省131个畜禽场进行专项扶持,切实有效地提高我省畜禽良种覆盖率,进一步完善了畜禽良繁体系。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明显、更合理,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龙岩市、福清市、延平区肉猪产业带,出栏量占全省37.7%;南平、福州奶牛产业带,存栏占全省73.41%。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深入推进了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程,提升了养殖水平。(三)防控工作有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防控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免疫工作。突出防疫工作重点,及时制定免疫方案,规范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全年累计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6.05亿头(羽),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达到或超过农业部的要求。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4年1月份以来已连续60个月没有发现疫情。二是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疫情监测力度,提高预警能力。全年共开展新城疫、禽流感、口蹄疫O型、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25.8万头(羽)份。三是加强应急演练。精心组织全省农业(畜牧兽医)系统观摩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视频模拟演练,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疫情核查。严格执行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动物疫情。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信息畅通。严格动物疫情核查制度,快速处理。今年共接到各类动物疫情举报14起,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疫情核查,有效排除了隐患。同时,狠抓消毒、无害化处理、省际防堵、区域联防等各项综合防控工作的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赢得农业部春防、秋防检查组的好评。(四)质量监管有力。坚持多管齐下,切实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畜产品充足供应和消费安全。一是深入开展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专项行动。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最严厉的纪律、最有力的措施、最严格的标准,全力以赴抓好奶农救助、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三件大事,各级畜牧兽医干部职工进场入户,驻站监管,广泛开展指导服务,千方百计保护奶农利益。全省奶站100%纳入监管范围,共抽检66批次样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确保了生鲜乳质量安全。饲料整治深入开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485人次,检查1593个饲料企业和养殖场户,抽取了523批次样品,针对个别企业个别批次检出三聚氰胺问题,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妥善处理,基本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四个100%”的整治目标。二是加强检疫监管。扎实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全年产地检疫1.13亿头(羽),屠宰检疫1.03亿头(羽),检出的病死畜禽12.5万头(羽),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调运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跨省调运申办准调证明率达100%。积极推进活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白条禽上市”,有效地保障了动物产品安全,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加强供奥产品监管。认真制定监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强化点对点监控、全程无缝衔接的监管措施,对7个供奥基地实行专人监管、驻场监督。奥运期间,全省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供奥畜产品全部合格,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四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饲料兽药行政审批管理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全年共核发了259个饲料产品批准文号、193个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3个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和60个《兽药经营许可证》,取缔了24家无证生产企业。五是加强种畜禽监管。制定下发了《福建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办法》和《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做好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经营活动,有效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2008年,我省畜牧兽医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结果,更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向长期奋战在畜牧兽医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二、客观分析畜牧兽医工作面临的形势我省畜牧业发展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保增长、促增收难度加大,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一)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去年我省生猪、家禽等主要畜产品价格总体呈现先扬后抑走势,现在生猪、活鸡均价较最高点跌幅分别高达40.54%、22.12%,预计今年我省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首先,受养猪高利润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母猪存栏量急剧上升,生猪出栏量大幅度攀升,将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其次,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和购买力均有所下降,需求将进一步减少。第三,春节后畜禽消费将逐步进入淡季,也将影响供求关系。因此畜禽产品价格在今年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如果信息引导和调控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将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波动。(二)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去年我省重大动物疫病总体保持平稳,但是个别地方出现了松懈和麻痹思想,放松了基础工作,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隐患。当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仍呈现出病原污染面大、毒株变异快、外疫威胁大等特点,防控稍有疏漏,局部地区发生疫情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刚才,叶恩发巡视员通报了我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三)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发生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追根溯源,主要是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兽药残留超标的行为屡禁不止。我省饲料原料来源广泛复杂,把好原料关对饲料生产企业尤为重要,但如果批批检测,无疑增加了饲料成本。企业质量保障制度执行难以完全落实,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太理想。“瘦肉精”等残留整治近年来虽明显好转,但部分县级兽医部门无检测能力,而且检测费用高,监管工作仍有漏洞。部分不法分子采用“类瘦肉精”替代“瘦肉精”,手法不断翻新,生产销售更为隐蔽,更是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四)兽医管理体制推进难度较大。虽然福州市、厦门市市级的兽医行政单位改革已经完成,但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没有进展;县级改革中,宁德、厦门两市所辖县(市、区)的改革还未启动,福州市所辖县(市、区)中也只有长乐和闽清出台了改革方案,县(市、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难度大,进展缓慢,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五)畜牧业污染治理难度加大。近年来,我省畜牧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给农民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养殖污染问题。在养殖业污染治理中,存在建场审批把关不严,日常监管不到位,治理成本增加等问题,致使企业污染治理观念不强,治理难度加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畜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难度加大。三、扎实做好2009年畜牧兽医工作2009年,我省畜牧兽医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建设海西现代畜牧业和稳定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为目标,突出抓好畜牧业发展、结构调整、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力争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增长5%、肉蛋奶增加10万吨,动物疫情保持平稳态势,畜产品供应确保安全稳定。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抓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要紧紧围绕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这一主线,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努力构建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今年,各地要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利用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水平。二要利用良种补贴、良繁体系建设等项目,推进品种引优改良工程,提高畜禽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要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提高遗传资源利用效率。三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进一步提升畜禽规模化率,确保我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要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重点,加大畜禽粪污处理投入力度,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龙岩市实施生猪标准化工程的经验值得借鉴,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县(市、区)安排配套资金,对300个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要求改造后养殖场通过无公害认证,为实现生猪产业“安全、生态、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抓疫病防控,保障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事关畜牧业发展的成败,事关公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稳定,我们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控制”为目标,以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
本文标题:在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