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300字]“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300字]“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范文在103年前,一群有志青年掀起了反帝爱国的风潮,103年后,在新时代的我们,时刻准备着书写祖国崭新的赞歌,奋斗青春最精彩!下面是小编网友为大家整理的多篇精选范例参考,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300字一时光荏苒,青年团血液绘出了前进的图腾。五四,他们满怀壮志,斗志昂扬,勇敢地站起,捍卫民族的尊严,在这条不归路上前赴后继。他们,承载了华夏五千年。骨子里流着炎黄子孙的奋发,为了中华民族,他们傲然屹立在死亡的峰顶。五四,他们正是似水如花的年华,正是葡萄浪漫的季月,课他们却把这份青春留给了民族,把这份爱留给了中华。就在那样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依然执着理想,任风雨吹打。五四,他们为了中华崛起,忍受着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悲怆,就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参上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五四,他们把泪水倒流回心里,用坚毅挥舞不屈的旗帜,五四,我们也有仰首的顽强,但泪水她会从睫毛滑落,扑向中华大地,去触及每个角落里的灵魂。《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300字二回望百年,青春向党,团史百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作为青年,应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理想信念,点亮青春之光。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应拓展知识储备,结合知识与经验,学好语言知识,锻炼自己的表达等能力,成为专业技能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现代语言人才。青年是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300字三时光为马,岁月如歌,忆往昔峥嵘岁月,回眸百年,抚慰沧桑,中国共青团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征程。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历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年是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的党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中国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军,应始终牢记我们是党和新时代青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全新的时空环境中,我们有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心系向党,卓虑为党,履行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才能迈进百年征程。20世纪中国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无畏的勇气乘风破浪,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300字四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也召开在即。初心如虹随党赤,青春似火逐梦燃。103年前的5月4日,中国青年用英勇果敢的爱国行动,发出了登上历史舞台的宣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正站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谱写新时代共青团事业新篇章是时代的号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生力军,我们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重温青年运动百年历程,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是我们不变的誓言。山再高,总能登顶;路再长,定能到达。“中国少年郎,辈辈当自强。”青年一代要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牢记红色历史,不负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旗帜下成长进步,创造祖国辉煌的新篇章,书写属于中国的新蓝图!《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300字五4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湖南广电联合制作的《百年青春当燃有我——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宣布定档,于5月4日19:30在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播出,以青春之姿展现青年运动的百年奋斗进程,将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百年青春当燃有我——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串联起百年历史激荡中青年高光人物的人生选择,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磨砺中成长、勇担时代使命。节目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青春讲演剧的方式融合了戏剧、影视、演讲等多种表演形式,讲述优秀青年故事,实现一场跨越世纪的破壁对话,引发新时代青年的共鸣。据悉,节目将邀请众多优秀青年演员和各行各业的卓越青年代表,演绎先辈们的青春故事,共同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节目内容。节目同时发布了主视觉海报,海报画面寓意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时代的浪潮中肩负着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这也是节目传递给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
本文标题:[300字]“百年青春当燃有我”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6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