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例整理【范例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例整理【范例5篇】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你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学的蓝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如何编写教案?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10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另一种选择结构——嵌套选择结构程序的编写,这种选择结构可以对更加复杂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介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和技能目标了解碰撞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理解嵌套选择结构程序的含义。2、过程和方法目标(1)学会在机器人上安装和使用碰撞传感器;(2)学会在编写程序时应用嵌套选择结构;(3)能应用碰撞传感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愉快、成功、竞争、和谐的心情,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同合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2)编写含有嵌套选择结构程序。2、教学重点(1)编写有嵌套选择结构程序;(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碰撞传感器。四、教学准备与碰撞传感器有关的视频。五、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游乐园里的碰碰车碰撞情境,以及机器人碰撞后转行走等有关视频。教师:为什么它们碰撞后会自动改变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原理。2、分析、安装碰撞传感器原理。教师演示受到碰撞后会转向行走的机器人,并简单阐述一下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教师演示如何安装碰撞传感器。学生分组安装,教师指导帮助。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再次阐述安装方法、检测程序。3、学生练习碰撞行走。思考:看书P74流程图,思考机器人受到碰撞后怎么办?学生分析,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方法进行设置,完成后演示机器人碰撞行走(如果不行,试着让学生想想原因及解决办法。)。教师演示正确的设置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更正,说明原因。学生分组合作,教师指导帮助。(提醒学生安装的接口号)小组表演,大家点评。4、强化练习、巩固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书中“试一试”练习内容。5、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回答教材中的“评一评”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二篇】一、设计思想本课内容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下)的第11课《端午节》,属于网络应用单元,整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网上资料的应用,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而本课侧重于主题性综合运用与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并下载管理。1、猜词游戏——激趣导入、实用体现、锻炼能力导入部分教师,采用猜词游戏,要求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三个习俗猜节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掳取学生的学习心。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学生相对陌生的习俗,提升猜测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搜索来获取正确答案。一方面由于未知,才需要搜索,为用而学,进一步体现出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是关注学生关键词的选择,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搜索能力。2、主题探究——感受文化、激发思维、自主探索本课的重点是主题性应用,而主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通过说一说“你了解的端午节”,让学生一起感受身边的端午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由学生自主提出希望进一步研究端午节的内容。教师则从由来、习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归纳引导,并最终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充分体现出主体性。3、竞赛比拼——寓教于乐、合作奋进、显现评价参考资料,少熬夜!本着快乐学习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一个“赛龙舟”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每组主题搜索文件资料的质和量决定着龙舟前进的速度,所以组员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一定会合作奋进,有效地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教师巧用小程序将比赛结果显现展示,有效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学生评价更为量化,更加显现化。4、对比体验——落实技能、培养习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体验不同关键词对搜索效率的影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关键词提炼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操作技能。同样,通过文件归类前后的不同,让学生充分领会分类保存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二、教材分析《端午节》位于四年级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网上资料的应用,共6课,由两个综合任务组成,本课在第一个综合任务中。在教学中,由于整个单元都是有关网上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都要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本课侧重主题性综合运用与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端午节的资料,并下载保存相关的资料,同时要求资料的保存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使整个学习过程主题明确、步骤清晰、节奏明快。因此在导入部分以猜的形式,自然引入端午节,让学生从了解的端午节知识出发,讨论决定主题研究的方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辅助明确研究的几个过程,然后以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开展主题内容的搜索和保存。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利用浏览器浏览因特网的的信息。2、能力目标:能通过参观网上动物,了解动物知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利用浏览器浏览课前准备:1、准备多个介绍动物的网站2、了解动物的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性,正面临的灾难等。课文分析:教师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活动课堂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小朋友最喜欢去哪儿玩2,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网上动物园,想去吗4,揭题:第14课参观网上动物园5,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类的,他们生活的怎么样一,积极参与1,说说你想去的地方。2,说说你所了解的动物园和动物。3,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小动物。揭示课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主题二,网上遨游1,演示进入中国科普博览网。2,指导学生用网页中的超级链接进入介绍动物的网页。3,找到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4,任务布置00找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了解他,让你的同学也能喜欢它。5,反馈交流学生完成情况。6,简单点评。二,尝试练习,进入网上动物园1,学生利用网络找到一种喜爱的小动物的详细资料。2,学生将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向大家介绍你所喜欢的动物。3,2,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记录表。复习输入地址进入网络的方法。初步感知网上参观动物园的乐趣。三,任务驱动,拓展练习1,提供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网址。2,任务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调查表)。4,提供帮助。三,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1,组长分工,组员根据分工完成相应任务。(找到最漂亮的动物,最奇特的动物等。)2,组长记录学习记录表。3,组内交流获取到的信息。主题活动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去完成,体验,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四,交流讨论,激励拓展参考资料,少熬夜!1,激励学生展示教案《第14课参观网上动物园》,来自网!自己的搜索成果。2,点评学生的成果,并奖励3,课外延伸(在课外找到更多的动物资料,让动物能更好地成为我们的朋友,并能让你身边的人也喜欢动物朋友)。四,交流,讨论,体验成功1,组员介绍自己找到的小动物。2,组长交流小组的记录表。3,讨论从获取到的信息中有什么启发。4,评一评议一议。并记录在学习记录表中。4,评出优秀作品。5,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找到更多的动物。作品的相互交流与评价激励是是技术课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学生能从中体验成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练习,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篇】教学内容: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信息技术小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包含知识点有:1、通过欣赏动画故事,培养学生对网上浏览和网上获取资源的兴趣;2、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玩游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互相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网络游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上网;2、通过欣赏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难点:掌握如何上网。学情分析: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学生爱上计算机往往从游戏开始,一年级的学生适当地玩一些网上的益智游戏,除了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外,更能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五篇】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教材分析共享边框是一个网站中具有共性的部分,它会出现在网站中所有允许共享边框的网页中。制作共享边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了解共享边框的作用;(2)会恰当地运用共享边框。2、技能性目标(1)会插入和设置共享边框;(2)会在共享边框中插入各种对象;(3)会插入和设置滚动字幕;(4)会设置网页之间的超链接。3、情感性目标(1)会恰当地运用技巧,减小式作量;(2)增强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和制作共享边框;(2)制作字幕和超链接。2、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共享边框。四、教学准备用为表格背景的图片和反映网站主题的图片。五、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本课的网站的每个页面。提出问题:我发现这个网站中,每个网页的顶部和底部都一样,这需要重复制作吗?你有什么好点的办法?学生交流、汇报。2、自主学习,插入共享边框。教师:请同学们打开“硬件大师”网站,参考教材“插入共享边框”内容,进行学习。学生操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如果“格式”菜单的“共享边框”命令为灰色,则需要选择“工具”—“网页属性”命令,打开“网页属性”对话框,在“创作”选项中,选定“共享边框”选项。)学生示范,讲解方法。3、教师示范指导,插入表格。教师演示、讲解在共享边框中插入表格,并在表格中插入图片和文字,设置超链接,从而构成网页的导航栏。,学生观察学习。学生练习。4、插入字幕和超链接。参考资料,少熬夜!老师:在第三课学习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字幕的插入方法了,请同学们参照书P83——84页的步骤完成学习内容。学生看书练习。教师巡视帮助。教师:当我们单击“首页”文字时,会转接到“首页”页面上呢?学生示范。老师补充讲解示范如何设置超链接的方法。5、强化练习、巩固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书中“试一试”练习内容。学生练习。6、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回答教材中的“评一评”内容。
本文标题: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例整理【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