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作为一名勤劳的人民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是非常必要的,有了教案的帮助,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组织起来。来参考一下教案是怎么写的!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2.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参考资料,少熬夜!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教学目标】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材从介绍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引出清朝君主集权强化这一主题。教材首先叙述清朝初期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说明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然后介绍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最后叙述、分析了文字狱的出现及其影响,说明清朝是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来强化君主集权制度。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略讲)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出示《明朝疆域图》)(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参考资料,少熬夜!都城:盛京3、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说明指出了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沈阳故宫建筑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公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在学生对上述内容认识后,引导学生讨论军机处的设立对于君主集权的作用问题。军机处的设立,君臣等级关系进一步分化(君:独断专行;臣:惟命是从)2、文字狱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文字狱往往是一些诗歌、文章中的文字引起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清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和危害。(可以从清朝之前的明朝以及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民众的矛盾等方面进行提示。在分析文字狱的影响时,鼓励学生从其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人不敢过问政治等方面进行讨论。)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讨论: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外,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作业:课后作业参考资料,少熬夜!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三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学生:自学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新知(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观察并抢答:(1)云南元谋县。(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4)会不会制造工具。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现活动与探究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动脑筋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2)北京人的特征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参考资料,少熬夜!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四篇】课标内容: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②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③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④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⑤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⑥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⑦鉴真东渡;⑧玄奘西游。1、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4、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2、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2、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参考资料,少熬夜!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二、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学时间:2课时导学程序:(简要复习上一课知识,导入新课)教学纲要:一、遣唐使1、唐朝的对外交通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3、日本遣唐朝使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二、鉴真东渡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2、鉴真的贡献三、玄奘西游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2、玄奘西游的贡献课堂练习: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唐政府在广州设置(),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2、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多个。3、()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6、唐太宗时,僧人()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五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学过程】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人物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7次27800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1504年4次1000~1500人17艘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说3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米,宽米参考资料,少熬夜!旗舰1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28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