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研究生党支部会议学习科学发展观初步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outlookofdevelopment)•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科学发展观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几大主题•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2、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3、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4.1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4.2具备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的特征•4.2.1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4.2.2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4.2.3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5、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5.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5.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5.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5.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5.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5.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5.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6、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6.1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6.2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2.1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6.2.2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6.2.3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6.3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6.3.1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6.3.2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6.3.3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6.3.4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6.4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6.5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开展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决定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08年七月,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扎实推进。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怎么把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应用于现实行动暨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单位成果展示•水利部: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遏制水资源浪费现象水利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把解决现实中的水利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面对特大干旱,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水利部明确提出,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严格执法监督,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农民办理21件实事农业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将为农民办实事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农业部决定为农民办理21件实事。一年来,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21件实事全部完成,取得了积极成效。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在3万个村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民学员150万人。对350万农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转移就业3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8%,转移就业后农民月均增收近300元。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实际招生136268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国家质检总局:五项措施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国家质检总局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严格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的要求,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全面部署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以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热水器、摩托车、空调等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以及实施家电下乡的农村地区为监管重点,通过采取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等5项措施,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顺利实施。•最高法院:三项新规整顿院风院纪最高人民法院机关今天起执行考勤、着装、行政管理3个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指出,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针对机关工作实际,决定大力加强院风院纪整顿工作。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制定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工作人员考勤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工作人
本文标题:研究生党支部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3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