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走进新课程ppt-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课程教材改革专题汇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2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3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即将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日本4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国5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62000年台湾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本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项能力: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我国台湾地区7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8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标体系。9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英国10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六项基本技能11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环境: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12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新加坡13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14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151996—1997年国内背景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现状调查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成就171996—1998年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国内调查18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教师0%10%20%30%40%50%校长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公德政治信念分析解决问题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自主创造动手能力美的态度表现搜集利用信息19“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校长与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好的目标,选择该项的人数分别达到50%和35%。认为学生“公德”与“政治信念”较好的人数只有20%左右。至于健康、劳动态度与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与个性,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人数仅约10%。20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信念动手能力公德美的感受与技能自主创造搜集利用信息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746246331917173331521121183443教师(%)21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0%10%20%30%40%50%60%1知识与技能解题技巧智力发展创造性情感态度个性发展22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79%90%0%50%100%小学初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23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0%20%40%60%80%经常公布成绩经常排名次城市小学城市初中乡村初中对考试结果的处理24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0%10%20%30%40%50%60%小学初中紧张害怕讨厌喜欢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25学生发展现状反思优势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问题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与价值观26几点认识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势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27东西方课程比较课程价值与课程观(1)国家利益个体发展(2)培养精英面向大众(3)注重系统知识关注生活经验(4)强调稳定追求变化(5)计划大纲教材跑道共同建构28东西方课程比较课程结构与管理(1)学科基础生活的基础发展的基础(2)一元专业化多元均衡性(3)统一指令性灵活指导性(4)集权:国家主导均权:政府学校个人29东西方课程比较课程内容与教材(1)学科中心经验中心(2)系统与规范解决问题(3)原理经典的知识应用现代化的内容(4)繁难偏旧(5)概念法则练习经验思考应用(6)注重结论获得知识关注过程强调体验30东西方课程比较教学与学习方式(1)听讲与接受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2)记忆与模仿理解与创造(3)书本知识实践活动(4)间接经验直接经验31东西方课程比较考试与评价制度(1)标准化答案鼓励个人思考(2)书面测验论文答辩制作(3)知识技能技巧参与多样化创新(4)被动评价自我反思(5)区分排名推动学习淡化区别个人隐私32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33课程目标(时代精神)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民主与法律精神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信息素养二、课程改革的目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转变课程的功能传授知识制定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与评价编写教材转变课程功能通过37案例: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交谈(语文标准);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以及现在报刊上的各种广告资料,感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史标准);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标准);新研制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体现课程功能;38•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标准);•了解人体各系统生理保健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性(科学标准);•通过唱一只歌、做一件礼物,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艺术标准)。39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结果性目标1、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2、技能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40新教材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41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案例:“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分别验证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有哪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生物标准)42教师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给予评价: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43案例:“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系列探究活动利用普通的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究什么地点尘埃污染严重?利用普通花盆、沙子、土壤及生活垃圾,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计算每人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让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44教师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评价: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目标之二1.课程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课程,供选择;所有学段都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47年级课程门类123456789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外语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艺术(音乐、美术)地方与学校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48现行课程新课程一二一二思想
本文标题:走进新课程ppt-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课程教材改革专题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