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终稿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概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1.大气污染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2、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称大气污染源(排放源)。3.大气污染源分类按污染物的产生来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又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面源:在一定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线源: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放的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点源:通过某种装置基准排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4、大气污染物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常规污染物指GB3095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粒物(TSP、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μm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5.环境空气敏感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6、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 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排气筒高度排气筒基底起伏地形排气筒h7、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h=排气筒高度h=高地离排气筒基底高起伏地形排气筒hdhd=高地到排气筒的水平距离8、长期气象条件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9、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因子不一致的风场。一般是由于地表的地理特征或土地利用不一致,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如海边、山谷、城市等地带会形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10、非正常排放指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如点火开炉、设备检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用效率、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情况下的排放。1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二、常用大气环境评价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其中规定了10类污染物:SO2,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NOX,NO2,CO,O3,Pb,B[a]P(苯并[a]芘),F。标准分三级,核心是对人的影响程度:一级:不影响二级:不伤害三级:不中毒(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一般新工业区是二类区)(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指标体系●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行业性排放标准与本标准不交叉执行(2)排放速率标准分级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前)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分为二、三级。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3)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1、排放速率?(kg/h)2、排放高度??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21QQQ)(212221hhh●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新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无法避免的无组织排放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值。●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1级(林格曼黑度就是用视觉方法对烟气黑度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共分为六级,分别是:0、1、2、3、4、5级,5级为污染最严重)。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是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分析、判断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和建成后生产期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污染源设置、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的意见。建设项目包括新建也包括改、扩建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主要是对照环境控制质量标准进行分析,但应注意总量控制问题。搞清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气载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带来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1)自然净化能力比较大,可以采用高烟囱排放或尽可能将污染源设置在远离人口密集或环境敏感区。2)为调查或探测大气的运动规律,必将增加评价工作的难度和周期。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三三制”准备、正式工作和编制报告书三个阶段,正式工作依次包含调查、预测和评价三大部分;调查主要包括污染源、气象条件和环境质量现状三个方面。(1)准备阶段: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2)正式工作阶段:调查(污染源、气象条件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3)报告书编制阶段:给出结论一、评价工作分级方法(1)选择估算模式计算后进行分级(2)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3)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第二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二、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1.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根据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使用SCEEN3分别估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Ci。2.计算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的占标率其中Pi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0100%iiiCPCCoi取值说明①Co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②对于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③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④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⑤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如:计算最大地面浓度为0.244mg/m3,标准值为0.5mg/m3%8.48%1005.0244.0%100oiiccp3.根据估算结果确定D10%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二氧化硫的标准限值为0.5D10%=6000m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按公式(1)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适用于一个排放源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情景。4.查表确定评价等级注意:“≥”、“<”、“且”、“或”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5.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2)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3)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4)下列情况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5)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6)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1、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2)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3、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三、评价范围的确定评价范围:2×D10%2×D10%城市道路4、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矩形面源:初始点坐标,面源的长度(m),面源的宽度(m),与正北方向逆时针的夹角,见下图矩形面源示意图;YN(Xs,Ys)(Xs,Ys)NXOXinit(Xs,Ys)为面源的起始点坐标、Angle为面源Y方向的边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逆时针方向)、Xinit为面源X方向的边长、Yinit为面源Y方向的边长。多边形面源:多边形面源的顶点数或边数(3~20)以及各顶点坐标,见下图多边形面源示意图:(Xs2,Ys2)(Xs1,Ys1)(Xsi,Ysi)XY近圆形面源: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m),近圆形顶点数或边数,见下图近圆形面源示意图:(Xs,Ys)R四、大气环境调查大气环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概况、项目和区域大气污染源以及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等方面的调查。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1)收集地理地形图2)自然环境调查重点是调查当地长期的气候特点:气压、气温、降水、湿度、日照、蒸发量、风速、风向等。3)社会环境概况调查城镇、村落分布,工业、农、牧、林业结构,风景区及名胜古迹分布,城市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等。2、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污染源一般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固定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和民用污染源,目前导则只要求掌握此类污染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对改扩建工程应包括新、老污染源)及评价区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如建设项目将替代区域污染源时,则对替代污染源要做详细的调查。如评价区域内有在建、拟建项目,则需对其污染源进行详细的调查。3、调查的基本方法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或设计资料确定,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业污染源可以以现有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为基础。一般的方法有现场实测法(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测量)、物料衡算法、经验估计法。4、污染源调查内容1、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1.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a)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
本文标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