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XXXX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09中国环境发展报告杨东平主编目录总报告所有人都是污染的受害者:我们的责任特别关注“5·12”大地震后对震区大型工程建设的反思节能减排的拐点真的出现了吗北京奥运会环境表现及后奥运展望生态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危机政策与治理国家环保部:从机构升格到职能强化2008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重点节点绿色经济2008年企业的环境表现总报告所有人都是污染的受害者:我们的责任引言2008年,人类的历史已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一切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能感知、负责任、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予以关注。在中国,环境持续恶化的总体态势并未遏制,环境事故和环境灾害不断出现。在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面对的,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环境问题——它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人类的。在历史即将进入2008年之前,由全球180多个国家和超过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列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曾预示了这一点。国内,同样是在历史即将进入2008年之前,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将“改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治理环境污染”,以及“修复生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究其根源,执政理念转向“以人为本”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来自民间的声音与行动,以及现实的环境问题、环境事故、环境灾害的临迫,都起着作用。2008年,在中国是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开始的——年初,冰雪使得中国南方数省几近瘫痪,铁路、公路交通和供电中断,死129人,失踪4人;《国务院关于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2008年4月22日。5月,汶川大地震,死69227人,失踪17923人,伤37万人。灾害,不都与环境相关,但环境、生态问题却可以成为灾害发生的诱因,可以加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环境、生态问题又往往与灾后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相关联,继而加大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环境、生态问题,不但影响着活着的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成本,恶化了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还直接伤害人的健康,残害人的生命。环境污染,正使得病患增加,由污染而致的疾病对人口总体死亡的贡献日大,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殖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殖能力下降,甚至是不能生育。《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在进入2008年的前一个月制定出来,中央政府部际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在2008年的第一个月成立,不能不说是正应其时。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环境保护部、发改委、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等近20个中央部、委、办组成。针对“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而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以及公众健康危害,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要将“环境与健康列入政府优先工作领域”,“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环境和健康得到有效保护”,提出要制定饮用水、室内空气及电磁辐射、土壤生物性污染标准,解决“重点环境化学污染、环境电磁辐射等人体负荷检测和健康影响特性评价”问题,建立饮水安全、空气污染、土壤环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国家环境与健康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为决策、管理、研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每一个关心自己健康和生命,关心自己的同类的健康和生命的人,都应该关注环境、生态问题,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尽力去挽救我们的生存空间。我们面对的环境问题2008年,我们面对的环境、资源、生态问题主要是:气候变化;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与酸雨;土壤污染与耕地减少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辐射及其他污染,以及森林、草原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在2008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虽然人们在谈及气候变化时,可以追溯到50年来甚至是100年来的变化。“从1986~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6月。而2007年中国的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国家环境保护部:《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年6月5日。气候变化导致华北、西北、东北降水减少,华南、西南降水增加;华北、东北干旱,长江中下游、中国东南洪涝等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明显加大。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地冰川快速退缩。中国未来的气温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预测: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在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的同时,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海平面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由此导致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生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资料显示:1994~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至2004年,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碳的贡献占83%,甲烷占11.8%,氧化亚氮占5.4%。中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总排放量却居世界第二位,且有可能在今后超过美国,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因人类活动而影响到气候变化的第一因素是煤炭的采掘和在发电、取暖中的使用;第二是对森林的采伐;第三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对石化产品的使用;第四是废弃物堆放或者是自燃的气体释放。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森林、草场火灾增多,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波动和一些物种的灭绝。对世界而言,还将影响到两极冰雪、冻土消融;一些城市及岛屿国家被淹没,厄尔尼诺现象更加频繁、强烈和持久;非洲等大陆海岸的地理状态被改变,相当数量的人口饮用水和粮食匮乏;20%~30%的动、植物种面临灭绝。谈到对气候变化及其后果的判断及政策回应,我们还须注意到另一种声音的存在: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在一年前于“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水脏了(水体污染),水少了(水资源匮乏),水混了(水土流失),以及在某些时候水多了(洪涝灾害),已是在中国一般人都能感觉到的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甚至是生存本身的严重问题。中国的江河湖泊、水库及引水工程、地下水、海洋长期处于被污染状态,导致人们生存所必需的合格的饮用水源日益匮乏;甚至在个别地区、在一些时段,出现当地无水可饮的现象;饮用水污染和因水污染造成的粮食蔬果和水产品等食品的污染等,还导致了患病和死亡的增多。2008年6月发表的官方报告称:“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意即水污染的状况改观有限。全国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长江水系的岷江眉山市段为重度污染,黄河支流为重度污染,渭河下游西安段和渭南段、湟水河西宁下游段、汾河太原段和运城段、北洛河渭南段、涑水河运城段污染严重。七大水系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Ⅳ~Ⅴ类水占26.5%,劣Ⅴ类水占23.6%。即Ⅳ类、Ⅴ类、劣Ⅴ类水共占50.1%。而更新的数字是: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地区,Ⅳ~Ⅴ类水质占59.49%。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至2008年,全国75%的湖泊均呈现富营养化,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Ⅳ类水质的4个,占14.3%;Ⅴ类水质的5个,占17.9%;劣Ⅴ类水质的11个,占39.3%。即Ⅳ类以下水质的20个,占71.5%。具体而言,太湖、滇池、白洋淀、达赉湖、洪泽湖水质为劣Ⅴ类,巢湖、南四湖为Ⅴ类,洞庭湖、鄱阳湖、镜泊湖、兴凯湖为Ⅳ类;在城市内湖中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Ⅴ类。大型水库中,崂山水库、门楼水库为劣Ⅴ类,大伙房水库、于桥水库、松花湖水库为Ⅴ类。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10个监测断面中,Ⅳ~Ⅴ类水质的占40%,劣Ⅴ类水质的占30%。Ⅳ类水即不能饮用、身体不应直接接触的水;Ⅴ类水即不宜用于工业,只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劣Ⅴ类水即农田灌溉也不能用的水。但这些水在实际上往往在不应用的领域中广泛应用着。官方报告称:地下水水质下降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同样,官方报告称:在渤、黄、东、南四海中,东海整体为重度污染。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黄海的胶州湾、南海的珠江口为重度污染。在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62.8%,比2006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占11.8%,上升了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占25.4%,上升了1.1个百分点。海水污染是更加严重了。反映陆源污染物入海状况、污染事故等的昀新权威数据是:169个入海河流断面的水质总体较差,河流污染物入海量大于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入海量。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为:高锰酸盐443.21万吨,氨氮84.15万吨,石油类6.02万吨,总磷24.97万吨。707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综合排污口的污水排放总量为41.59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41.49万吨,石油类2842吨,氨氮50560吨,总磷4812.8吨,汞0.23吨,六价铬27.13吨,铅14.5吨,镉2.24吨。沿海发生船舶污染事故107起,海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73起。全海域共发生赤潮82起,其中有毒赤潮25起。出现在淮河流域等地的因水污染而成“癌症村”之说,经官方传媒中央电视台等报道,广泛受到关注,卫生部系统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的合作调研,结果尚未发布;而2006年末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和2007年夏发生的太湖、滇池、巢湖等水域的蓝藻事件因直接造成受害地无法从原水源取水,须从别处调水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之用,而给政府和居民都造成极大压力。致使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召开了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边治理、边污染现象依然存在,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会后,修订了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注入20亿元,无锡决定“举全市之力”;设33个监测点加强监测,实行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各级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64条河流的“河长”;官员问责;关停污染企业900家;以及无锡取水口向太湖湖心延伸3公里,另从40公里外向无锡引长江水,以“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件”。在松花江则开展了水污染防治“753”专项行动。2008年在太湖等地水问题相应得到较好解决的同时,安徽、云南、长江流域又出现了问题。安徽巢湖蓝藻面积大于前一年同期,巢湖水质持续5个月重度污染。作为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的阳宗海,砷浓度超标,致云南省政府在9月立即发出禁令:禁止饮用阳宗海的水,禁止用阳宗海的水游泳和洗浴,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产品。在长江支流香溪河则出现水华,使湖北兴山县禁止人畜饮用河水,禁止食用水华发生河段的鱼类。人们担心三峡库区和长江流域汛期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水污染,对此,中央政府也把针对这一地区的治理作为工作重点。饮用水或生活用水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远未解决。官方报告显示: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未达标率为14.34%。另外,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51.95%。4个直辖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未集中处理率平均达到31.12%。在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二级处理且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城市有46个。而全国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占10.67%。吐鲁番(新疆)、二连浩特(内蒙古)、福泉(贵州)、阆中(四川)、白城(吉林)、吉首(湖南)、庆阳(甘肃)等相当数量城市的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不足40%,工业污染控制任务仍十分艰巨.至于农村,我们面对一些除专家外一般人不好理解的数据。卫生部称:“全国(不包括西藏)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1.06%”(此前还曾达93.1%),而环境保护部长、水利部长则称:“3亿多人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这使得中国在履行自己对联合国千年目标的承诺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大面积水污染的原因
本文标题:XXXX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