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一、教材分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小学数学()年级()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册第()页至第(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数学广角)”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学会了(),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认识(和发现(),理解(),掌握(),探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二、学情分析()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三、教学理念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教学难点是()。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新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性渐进原则和直观性原则。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等教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等学具。五、教学流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多层训练,深化知识——质疑总结,反思评价。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首先,我播放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揭题:[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练习题组设计如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⑵你有什么收获?⑶你有什么感想?⑷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⑸你还有什么疑惑?⑹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八、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二篇】一、课题:轴对称图形二、设计思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播,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取,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这节课中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生动的课堂还给学生,因为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同时在这节数学课中增加知识含量和密度,穿插美学、实践、艺术等学科知识,让学生的手、口、脑充分的动起来,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体会学习过程。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正确地画出来。3、能够自己用多种方法动手验证结果,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4、体验与感受对称带给大家的美的感受。四、教学重点: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彩纸一张、自制几何图形、白纸、直尺、铅笔、剪刀、组长用记录纸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师:你熟悉你同桌的脸吗?请你观察你同桌30秒,看看他的五官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生:师反问:如果某人的五官不是这样分布,而是双眉在一侧,双眼在另一侧,嘴和鼻子、耳朵随意分布,你觉得这个人还好看吗?为什么?生:师:(或师或生引出“对称”一词)对称体现了一种美,这种美在我国的京剧脸谱中有着更加完美的表现,今天我就为大家准备了一组脸谱图片,请你一边欣赏一边找出与众不同的一张来,并说明他为什么与众不同?(配《说唱脸谱》乐出示课件:幻灯片1)生:6号脸谱与众不同,因为左右不对称。(可视机提示)师:京剧中的画脸谱就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对称”知识,对称分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出示课件:幻灯片2)(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1、师:看到这个标题你有哪些问题需要问?(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则师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等等)2、师:带着这些问题大家自学课本100—101页的知识,看看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自己不能解决,不会的与本组的同学寻求合作完成;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知识?3、小组汇报结果与发现(课件出示:幻灯片3)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④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什么是对称轴,下面我们就来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小组合作,组长记录结果。(出示课件:幻灯片4)(如果有分歧即用自制图形验证)5、师:我们知道了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那我们怎样在图形中表示呢?拿出自己的自制轴对称图形来画一画,画之前我先告诉的大家对称轴的表示方法:板书演示:师:画完之后与别人交流一下,评价一下,看看意见是否一致?师生共同探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并不是唯一的。强化练习:P101做一做第2题(先完成的检查后完成的)(三)拓展延伸,迁移知识1、师: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么多有关对称的知识你能够出一道题来考考大家吗?或者设计一下今天的作业?我这有两道题你想试试吗?①使用学具三:画出另一半②出示课件:幻灯片52、师:轴对称这么有意思,你想不想进行一下艺术创作?师示范剪纸步骤:折→画→剪→展(四)总结欣赏,体验美感师:轴对称现象不仅体现在数学中,他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它的出现体现了一种对称美,给我们以充实、匀称的美感,那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三篇】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5段安排: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包括有关0的加减法);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单元后面还安排了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能力。最后,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和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以《丰收的果园》为素材安排了实践活动。二、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简单的函数思想。3.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具有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三、单元教学关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四、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五、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六、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4课时2.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3课时3.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3课时4.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5课时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6.复习2课时7.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1课时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口算:152×2=12×80=800×11=125×8=45×10=师:你是怎样想的?2、笔算:18×15=45×12=(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生上台板演校对。(2)说一说:怎样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笔算乘法4、这节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质疑)5、出示学习目标。二、精讲点拨:(一)、出示例1。1、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独立列式:145×12=12×145=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2、估算结果。师:同学们列出了算式,那结果是多少呢?①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并把你估计的写下来。②与同桌交流。③展示、交流估算方法。3、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①生独立尝试练习。②指生汇报,师板书。老师让生重点汇报笔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③请大家仔细观察竖式,你能说出290表示什么?(板书:145和2的积)这里的145表示什么?5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板书:145和10的积)1740呢?(板书:145和12的积)④同桌互
本文标题: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8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