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小说阅读第一课时环境描写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一、小说基本知识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懂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与次要)情节(矛盾与变化)环境(作用)主题: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情节变化的社会根源社会环境的作用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肖像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细节描写依托于情节二、命题指向及典题示例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一是环境二是情节三是人物四是主题三、答题基本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小说鉴赏环境描写考查重点: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环境分类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1)社会环境(2)自然环境5个思维角度:时地人事景12江苏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每点1分)5.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每点一分)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学生答案评点点评1:①小城的天气很好,充满阳光。②交通有条不乱。③小城十分寂静,处于一片祥和的气愤之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类试题·解题示例1例1:07清远一模《午后的故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指向环境)②暗示有人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指向情节)③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指向人物)④暗示竟无人制止在阳光下的罪恶。(指向主题)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环境(自身作用)人物情节主题(交代时空特点营造氛围,渲染气氛等)(烘托,表现,暗示)(推动,暗示,铺垫,线索,照应)(表达,突出,暗示,深化)【总结】【常用答题模式】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突出,暗示,揭示)。或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①人物角度:所写景物景象开阔,色彩缤纷,表现了萧胜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时的愉快心情。②情节角度:呼应上文爸爸给奶奶带回半麻袋土豆的细节,为下文写萧胜自由玩耍的生活做铺垫。③环境角度:交代爸爸妈妈工作生活的环境,昭示萧胜生活世界的变化。(共6分,每点给2分)2.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1.环境的作用:•⑴自然环境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深化主旨;•⑤象征和暗示。•⑵社会环境的作用:•①交待时代背景;•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命题指向1、分析为什么要作环境描写。2、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3.环境类考题·类型示例07清远一模《午后的故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04北京春季高考21题:“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22题: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07汕头一模《雪夜》15题: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07潮州二模《雉诱》15题:文中描写公雉翩翩起舞和勇猛、顽强酣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07上海春季《父爱无价》:拍卖大厅“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等场景描写的用意是什么?环境类试题·解题示例2例2:《雁阵》:“雁阵”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答案:①突出了环境的美;(指向环境本身)②推动故事情节转折,化解矛盾冲突;(指向情节)③“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指向人物)④对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使之由隐而显。(指向主题)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环境类试题·解题示例1例1:07清远一模《午后的故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指向环境)②暗示有人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指向情节)③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指向人物)④暗示竟无人制止在阳光下的罪恶。(指向主题)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环境类试题·解题示例3例3:07汕头一模《雪夜》15题: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⑴预设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渲染了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氛围,与房内温馨的火盆互为映衬,为故事情节(情节)的发展作衬托。⑵结尾再次描画冬夜的雪花依旧宁静唯美,为故事的结局(情节)营造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烘托孤苦老人(人物)一片苍凉的心情。⑶将雪花比成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主题)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总结: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环境情节人物主题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5.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每点一分)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学生答案评点点评1:①小城的天气很好,充满阳光。②交通有条不乱。③小城十分寂静,处于一片祥和的气愤之中。(?)7.“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邮差先生》学生答案评点点评1:含意: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环境的满足。作用:①总结全文②留下疑惑,意味深长。点评2:作用:升华主题,给人以遐想,给人意犹未尽之感。《邮差先生》参考答案①含义: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2分)②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2分)六、小结:环境的分类和作用(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象征、暗示或深化主旨。二是“情节”1.情节的特点:完整性、连贯性、曲折性、紧凑性悬念,倒叙,双线,伏笔与照应,出人意料,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等细节2.情节的作用:推动情节:一个情节推动另一个情节刻画人物:人物性格是通过故事情节发展而展示出来的揭示主题:根本是为主题服务3.命题指向:①情节概括;②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③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④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情节类最容易出探究题4.情节类常规考题示例07广州一模《蚂蚁》:文章结尾的安排很有特色,试作分析。07湛江一模《迎宾竹》19题: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07广东四校联考:有人说,这篇小说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情节曲折起伏,可谓环环相扣,一波三折。请结合小说的情节简要分析。07清远二模《教授看门》17题:小说中的情节如果存在读者意料之外的因素无疑会大大增强小说的可读性。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教授看门》的艺术魅力。07佛山一模《快乐时光》16题: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155年,这样构思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17题: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一结尾的作用。情节类试题解题示例107湛江一模《迎宾竹》19题: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答案:⑴最后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暗示郑副市长的竹画确有水平,使情节波澜再起。(指向情节)⑵使副市长妻子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原来以前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人不能不为副市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指向人物)⑶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突出“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主题,给人留下无穷韵味。(指向主题)情节类试题解题示例207清远二模《教授看门》18题:王教授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作品的结局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小说结局安排合理⑴王教授认真负责,有胆量、魄力,有自己见解,且真正关心学生,工作善于采取灵活方法。他被提拔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向人物)⑵“学院再也没有聘过临时工看大门”也说明学院改革已渐入正规,逐步认识到“学院的门,是学院的窗口,我们不能小视它的存在”,那种随意招聘临时工或“发配”闲置人员的做法已得到纠正,凸现了小说主题。(指向主题)小说结局安排不很合理⑴从小说的情节中可以看出,王教授生活环境充满尔虞我诈;王教授坚持原则,又不会曲意迎合,易招致某些“当权者”不满,这样的安排是作者一厢情愿,不符合小说中人物性格。(指向情节、人物)⑵文末“这个岗位有很多人明争暗夺着”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人依然存在,改革任重道远。王教授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也不利于作者忧患意识的表达。(指向主题)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总结:情节类试题答题思路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环境情节人物主题三是“人物”1.命题指向指出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对塑造人物所起到作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人物的辨析(热点);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2.表现人物的手法: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环境烘托;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类也最容易出探究题3.人物类常规考题示例07清远二模《教授看门》16题:请简要概括王教授的性格特点。07湛江一模《迎宾竹》20题:请概括郑副市长这一形象的至少两方面特点。07潮州二模《雉诱》16题:猎人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你对这一形象作简要分析。04北京春季高考《雁阵》20题: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07深圳二模《一步棋》17题:这篇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哪些弱点,试结合文本加以简要分析。07清远一模《午后的故事》17题: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谈谈你的理解。人物类试题解题示例107深圳二模《一步棋》: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毫,还是杰?环境情节人物主题⑴杰是主要人物。主要从情节立论。从情节看,小说中杰对豪用尽心机,多方诱惑,诱使豪步步上钩,杰始终处于主动。全文塑造了一个狡黠的少年形象。(指向情节,人物)⑵豪是主要人物。主要从主题与寓意立论。小说的主旨不是告诉人们怎样骗人,不是塑造骗子的形象,而是通过塑造“豪”这一棋坛高手因禁受不住诱惑致一步棋走错而落败的形象,告
本文标题:小说阅读第一课时环境描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