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循环经济的环境法治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循环经济的环境法治研究姓名:王建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导教师:周玉华20050601循环经济的环境法治研究作者:王建新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参考文献(51条)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999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003.周玉华环境行政法20024.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20005.罗豪才.谌中乐行政法学20016.吕忠梅环境资源法2003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19978.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制建设20049.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1998(09)10.初丽霞.于杰.尹建中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措施[期刊论文]-山东环境2002(5)11.陈赛循环经济及其对环境立法模式的影响2002(04)12.董姗燕.陈玉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的循环经济思想[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动态2003(1)13.唐荣智.于杨耀.刘金祥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200114.王军.刘金华.郭启民循环经济与包装废物回收利用展望2003(01)15.解振华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03(2)16.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1998(09)17.谢海云.孙力军.张文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期刊论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2)18.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00319.李健.闫淑萍.苑请敏论循环经济及其面临的问题2002(03)20.李赶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的大趋势[期刊论文]-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22.王江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立法2002(02)23.吴绍中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998(10)24.周爱国循环经济:经济的生态化转向[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2(2)25.张文显.李龙.徐显明.周旺生.郑成良法理学199726.童亮论循环经济的立法必要性[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7.陈赛循环经济及其对环境立法模式的影响2002(04)28.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200229.陈泉生.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200130.邱秋论循环经济立法[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3(4)31.丁健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和思想200132.张思锋.张颖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200233.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200434.周中平.赵毅红.朱慎林清洁生产工艺及应用实例200235.刘静玲绿色生活与未来200136.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2002(03)37.WilliamHRodgersJr.STPaulHandbookonEnvironmentallaw197738.JGordonArbuckleEnvironmentallawHandbook(EnglishEdition)198539.Salmond:thelawofTorts194540.AlanMurdieEnvironmentallawandCitizenAction199341.ALeopldTheLandEthic194842.HRolstonPhilosphyGoneWild.N.Y198643.HRolstonConservingNaturalValue,N.Y199544.ProfessorPeterBellToxicTortsCasesandMaterials-installment199145.WilliamL.ProsserJohnW.WadeVictorESchwartz,CaseandMaterialsonTorts197646.STPaulFederalEnvironmentallaw198847.EnvironmentProtectionLawandPolicy,little198448.YoshihiroNomuraJapanEnvironmentLawandpolicyinAsia:IssuesofEnvironment199749.Monica查看详情199550.BlakelyBalanceinEnvironmentMeetsEconomics,EnvironmentalCouncilandMinistryfortheEnvironment199851.MartinC生态设计管理.UNEP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刘苗荣.LIUMiao-rong强化环境法治建设生态文明-河北法学2007,25(11)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其路径依赖为: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强化环境法治,建立和完善生态安全的法律支撑体系.2.会议论文丘国堂关于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2007“十一五”规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而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法治正是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本文是在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现状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从农村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特点入手,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阐明通过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和环境法治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以促进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3.会议论文丘国堂关于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2007“十一五”规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而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法治正是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本文是在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现状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从农村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特点入手,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阐明通过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和环境法治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以促进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4.期刊论文李莉莉.高东进.徐齐福推进环境法治建设完善我国环境立法-内江科技2006,27(2)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如何推进环境法制建设,完善环境立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5.期刊论文袁再健.褚英敏我国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从环境安全的含义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环境安全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种问题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决我国环境安全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我国的环境安全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体系;强化环境法治,建立和完善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法律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全民参与体系;推进国际环境合作,构建外来环境风险的防范体系等对策.6.期刊论文夏少敏对贯彻生态设计法律制度的思考-法治研究2010,(3)生态设计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重要的法律制度,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既要着力于制定产品末端处理的法律法规,更要健全位于产品前端的生态设计法律法规,因为生态设计是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产品环境标志制度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发挥企业环境管理自愿协议的作用,让消费者切实履行消费者责任;政府、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形成推行生态设计、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的社会条件.7.期刊论文吴泽荣老子哲学与环境文化-引进与咨询2006,(10)本文通过古代老子哲学中的天道圆圆、少私寡欲、道法自然与现代环境文化中的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环境法治的比较与延伸,说明了老子哲学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环境文化的先驱,指出中国人有义务、有能力高举环境文化大旗,建设生态文明,真正赢得中国世纪.8.学位论文李桂林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007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作为一项环境保护战略,其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作用是明显的.国外已经将该制度很好的付诸于立法和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借鉴学习.这一制度的建立,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保等方方面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构建我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法律体系,将循环利用资源和合理处置废弃物作为生产者的法定责任,为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然而其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EPR制度体系,从而更好的实施该制度,达到良好防治污染的目的,是理论工作者所肩负的光荣使命.本文分析了EPR制度的内涵和要素,探讨了该制度的理论基础,论证了构筑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悉了该制度运行的困境与出苦,进而从立法侧面反映该制度在法治实践上的缺失,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EPR制度的体系.最后,笔者从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EPR制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启示.9.期刊论文梅宏.孟庆垒.陈阳2005年度环境法学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005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生气勃勃,发展势头令人欣喜,表现在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好成绩,学者参与国家和地方环境立法活动更加全面、深入,学界交流多,环境法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等方面.研究特点是2005年的环境法研究注重联系时事、关注热点,积极推进环境法治;重要论题的研究深度和成果质量都有进步;研讨内容广,前沿课题的研究紧跟国际步伐等.研究热点包括循环经济及其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与执法、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等.10.期刊论文郭建斌.沈君.GuoJianbin.Shenjun社会组织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社团管理研究2010,(8)社会组织在我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组织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加强城乡生态道德教育,塑造生态城区氛围;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三是提倡绿色消费方式,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四是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共同营造生态环境;五是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环境法治观念.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c7be936-4f1c-420b-ba72-9e4600c09010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标题:循环经济的环境法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