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生态学读书报告一、书名:环境生态学导论二、著者:盛连喜,冯江,王娓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四、页数:[7]五、內容大意:这本书包括十章内容,十个主題,每个都有对象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面临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生态和资源的匮乏,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观点来说,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教育,是提高新世纪建设者的环境生态意识,向社会输送环境生态保护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生存环境的时代紧迫感和具备应有的新世纪人才环境知识的需求素质。《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讲授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详实地讲授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热点。介绍国际上重大环境生态研究计划的实施,最新的研究模式和结果。启发学生对国际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责任感,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宽阔的环境生态基础知识平台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奠定了基础。“环境生态学”定位于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认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使人们对诸多生态现象和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环境生态学属于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之一,是跨学科且综合性十分明显的新兴学科,其诞生背景和学科定义,决定了除其所涉及的经典生态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二)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三)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研究(四)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3.环境污染的危害。4.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5.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预防(环境工程类)。6.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7.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8.环境规划。9.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的这项研究内容可概括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系统在人类干扰(侧重于环境污染)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所以这些,决定了环境科学的两个明显特征,即整体性和综合性。同时,也决定了环境科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科学,而且在很多领域,与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交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3)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4)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5)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我们食用的牛肉中有朊病毒,蔬菜和水果中有农药残留,玉米和大豆中含有转基因,英国农民去年因口蹄疫爆发成批地停止工作,接下来还会出现什么?人们从来没有如此对食品安全充满忧虑。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虽然农业科技日益发达,但是仍然有8亿人食不果腹。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比现在增加30亿,如何满足人类的食品需求是农民和研究人员都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是,提供农业用水的蓄水层正在枯竭或被海水倒灌,中国的沙尘暴甚至使北美州的天空变红。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食品从何而来。满足90亿人的粮食需求,需要我们在不破坏雨林和草场的前提条件下改进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农学家KENNETHCASSMAN认为,农业需要在50年内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领域,如果不能拥有使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生产体系,我们将处于困境。该结论与英国政府的一个调查小组的结论相似。农业需要作出更大贡献,但是未来的农业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转基因作物、改进了的化学品、电子化的机械等技术产品上,还有一些人则坚定地支持有机农业,认为应拒绝化学品,采用自然技术如堆肥。这两种人互相争论,使人们觉得应该从两者之中作出选择。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仅仅考虑以最小的环境代价生产我们需要的足够的粮食,那么可以发现第三种选择,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我们生产什么,都不能毁坏用于持续生产的土壤和水资源。因此,有机农业应该更多地注意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是,有智慧的农民还应该根据每块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问题不在于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在于我们如何对田间的情况作出反应。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化学品,因此不会对土壤和水产生有毒副作用。有机农业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因此受到消费者欢迎,欧洲有机食品的消费量多年来每年至少以50%的速度增长。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听起来质朴动人,但是也很天真。有机农业需要环境成本,这种成本甚至大于传统农业所需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机-化学之争的焦点问题是错误的。焦点不应是我们向农场投入了什么,而应是我们要从农场获得什么(包括粮食和污染物)、农场的生产条件如何。例如化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氮、磷、钾,有机农业认为化肥营养不全面,应使用来自自然界的肥料。事实上,化肥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来自化肥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化肥中过量的氮污染地下水,但是有机肥料中的过量的氮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化肥会对土壤产生危害。有机农业会使土壤充满生机,使土壤的有机质增加,有利于改善植物根系的状况,保持土壤的肥力,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机物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效应。有机农业的产量可以达到传统农业的产量水平。但是上述说法只对了一半。农民不可能在不使用化肥的前提下长期保持土壤肥力并生产粮食。农民需要种植牧草或豆科作物提高土壤肥力。所以,从长远看,大宗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肯定会下降。这就是有机农业的最大代价。加拿大Monitoba大学的VaciavSmil认为,如果全世界的农民每年不再使用现有用量的8000万吨化肥,全球粮食产量将至少下降一半。所以说农民需要化肥,否则将有大量的人挨饿,从而产生环境灾难,因为饥饿的人不会考虑未来的环境问题。但是,农民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例如,富裕农民可以精确地监测地里的肥力状况,按需施肥。农民还可以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制定种植计划。如果天气将使农民难以有好收成,那么农民可以不使用化肥。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许更适合采用有机方法保持土壤肥力,或通过间套种的方法提高产量。应该承认,有机农业尤其对贫困农民有好处,但是禁止使用某些技术的同时允许使用其它技术的严格的有机农业并不总是有益于环境。例如少量使用阿特拉津除草剂就会使青蛙蝌蚪不能正常发育。但是如果农民不使用除草剂,采用犁地的方法除草,将会产生更大的环境危害。不断的犁地使土壤疏松程度减低,自从1970年以来欧洲和北美的拖拉机重量增加了2倍,因此使深层土壤板结、产量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在过去的10年里,随着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美国免耕农业已占美国可耕地面积的35%。农民还可以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虽然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但是当生态系统无法控制有害生物的爆发时,很多农民仍然不得不使用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及其副作用的最好办法就是为农民提供专家咨询,但是由于政府缺乏对农技推广的支持,农民常常只能从有些大的农药公司的代表那里获得咨询,而农药代表肯定会鼓励农民使用农药。因此,关于未来农业的有机-化学之争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已经清楚如何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田间的条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清楚必须利用我们的智慧、经验和信息,因地因时地最少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最高产的粮食,我们缺少的是政治意愿。人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类生态学。该学科主要研究人的吃、穿、居和行等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结构功能体。这种复合关系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要根本改造和优化环境条件,必须实施大型生态建设工程。例如,220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学科分类讲,自然界还存在着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工程系统等,由于分布在本书相关内容中,这里不作具体介绍。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抑或是光、热、水、土、气等各种环境因子,它们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其意义都很重大。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必须保持环境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生态关系的良性化。此外,各种生物还有着重要的科研、经济、产业和社会意义。例如,只有发展动物饲养业,才能发展动物加工等多样化的产业;只有维护生物多样性,才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环境生态要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例如,具有自然生产力的土地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生态生产力可分为生物生产力和环境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说生态具有生产力,实际上是指生物与环境的有机组合才具有更强大的生产力。生物生产力的实质是生物的生命活力与环境诸要素优化配置的合力。在完全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一定的生物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生物与环境诸要素之间的自然组合,是最优的生态组合与配置。例如,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茶叶必然生长在酸性土壤,并且有云雾缭绕、湿润凉爽的自然环境与之相配合,再加上科学管理,才能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环境生态”代表着一种关系,即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是开放系统,它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同时生物必须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湿度的环境中。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曾描述过猫→田鼠→野蜂→三叶草的捕食关系,直接讨论了食物链的关系。但是真正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的是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开始的。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一词,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生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学一经提出,就不仅仅限于生物本身,而是将生物与环境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它与生物学其他分科的区别。生态学研究生物体与无机环境的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之,生态学研究生物与所有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远意义在关于全球问题的科学探索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是在总结了人类以往处理环境与发展相互关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首先同流行一时的、认为保护环境必须放弃发展的“社会生态悲观论”划清了界限,也与对世界环境盲目乐观者的论调泾渭分明。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与发展、一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结合起来,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关系,相互影响。当今世界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都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因为它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三者结合、整体优化,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标题:环境生态学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