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汇报【汇集4篇】
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汇报【汇集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汇报【汇集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创建绿色校园打造“绿色”文化(“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第一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和浙工商[2004]50号文件《关于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学院校园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工商学院特色的绿色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良性持续发展。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1、“绿色校园”的内涵“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打造具有“工商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园实物景观,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①有助于全院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②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全院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全院师生的综合素质。③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④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⑤有助于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他几个校园建设的关系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三、“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育于环境布置中;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将着重向布置、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进。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在绿化达标方面争创国家及省市一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全院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一个生态化的理想校园,一个富有工商学院文化特色的校园。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1、整体发展原则学院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院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院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共同参与原则要求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3、循序渐进原则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院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4、因地制宜原则学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工商特色文化,发挥全院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五、“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步骤为使绿色校园建设不流于形式,并更具规划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我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要求,分别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实施分三期(五年规划)建设思路:“硬件”(物质文化)建设第一期(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最终确认校园整体规划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硬件基础建设,设置并优化校园景观、景点,增加校园绿色人文内涵标志。1、加紧对校园整体景观、景点的布置与优化①继续加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②对图书馆南堍场地、校园东北侧沿河等景点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③在整体校园绿化建设上,对每处景点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④考虑到不断增多的校内车辆,增设若干个停车场,并在院内主要干道两侧建非机动车道。⑤在学生生活区设置健身活动区,配置健身器械,推进学生健身活动。2、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①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广场及主要植物的挂牌、命名。②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③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第二期(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根据特色校园建设思路,构筑体现“工商特色和学院发展历史”的人文内涵景观。1、对行政广场进行改建。2、开发文化休闲广场。3、完成对所有绿化区域彩灯系统配置。第三期(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以“绿色文化”为宗旨,优化、完善校园整体景观。1、建立“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宣传基地。2、完成学院功能楼划分。3、根据学院总体规划,选择合宜的场地设立大型文化宣传栏。4、在学院扩建、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基建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应严格按照“特色工商”的规划理念,并服从学院整体规划要求,促使校园整体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发展。“软件”(精神文化)建设建设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校园”,不仅要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设置、优化校园整体绿化景点,规划具有人文内涵标志的景观,更要重视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绿色理念、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宣传与教育,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文化”校园。“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同硬件设施建设相协调,同时要贯穿于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校园活动之中。勿庸置疑,“软件”(精神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学院的办学质量提升,并将随着学院的整体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深入。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①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②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职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③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④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⑤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⑥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⑦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①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②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③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④院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⑤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⑥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①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1][2]下一页绿色校园汇报材料【第二篇】酉阳县麻旺镇中心小学校----创建重庆市“绿色校园”汇报材料麻旺镇中心小学校创办于1943年,有着60余年的发展历史。学校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余平方米(其中草坪8000余平方米〈含塑胶草坪〉,灌木1200余平方米,乔木1800余平方米,其他草地、树木等1000余平方米),绿化率为45.%。学校绿地率达到了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5%以上,绿体率达到了350%以上。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香气怡人,绿色延伸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按照“绿色校园”“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把学校建设成了“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为全面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2009〕50号)要求,学校于2009年12月开始绿色校园的建设工作,经过将近几年的努力,如今的麻旺镇中心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我校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校园”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1、学校成立了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冉严主任为组长、孙福华、郭朝春、齐心刚、冉国墙、齐东风、张水香、王渊、粟宗跃、冉茂宏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绿色校园建设办公室于学校后勤处,由齐东风1负责日常办公。2、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冉严(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负责绿色学校创建的全面工作。孙福华、王渊:落实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粟中跃:筹资和经费管理及其使用。冉国墙、郭朝春:绿色教育和绿色文化,具体负责环境、卫生教育工作。齐心刚、张水香:绿色校园创建的发动宣传工作。齐东风、冉茂宏:资料搜集并归档。杨玉琼:花台管护工作。3、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全面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4、我们还把创建“绿色校园”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
本文标题:打造绿色校园工作汇报【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0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