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程序一般来说,环境规划是为了解决一定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和保护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由于环境规划的对象规划的支持与保证;从编制程序上讲,主要分为弄清问题、编制环境规划大纲、环境预测分析、目标、任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环境规划。从内容上讲,环境规划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规划目标确定、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环境规划目标、进行环境规划方案设计和环境规划方2案的申报与审批等步骤;从环境规划的具体实施上讲,需要明确实施环境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以及实施环境规划管理的工作程序(图1-3)。32、环境调查与评价2.1环境调查及其分析环境调查与分析是编制环境规划的基础,它包括环境特征调查、社会环境调查、污染源调查等内容。2.1.1环境特征调查环境特征调查不同于自然地理学调查,根据环境规划需要进行环境调查,主要内容如下:(1)地质地貌调查主要内容有区域地质、岩性、矿产资源、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和非金属矿床等,以及山地形态、组成、山地高度、山脉走向等。在水质评价中,还应调查问谷形态、河谷横断面、纵剖面、河流的比降等,这些内容可以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来确定。4(2)气象和水文调查主要包括风向、风速气温、降水、日照能见度和大气稳定度等、水文数据主要有流量、流速水位、水深、含沙量及水质成分等方面的资料。(3)土壤及生物调查区域的土壤类型、土壤发育、土壤的各种特性、土壤的剖面结构、土壤发生层次、质地层次等。(4)背景调查环境背景资料是环境规划重要基础资料,其含义是指在未受到人类活动污染的条件下,环境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体、大气、土壤、农作物、水生生物等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稳定的基本化学组成,反映了原始自然面貌。目前,在全球都受到污染的情况下,要寻找绝对未受污染的背景值很难做到,环境背景值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52.1.2生态调查生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气象条件、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设密度、能耗密度等(详细见本书生态规划部分)。2.l.3社会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内容包括:①人口(数量、组成、密度分布)、产业(工业结构、布局产品种类及产量)、经济密度建筑密度、交通及公共设施等;②农业产值、农田面积、作物品种及其种植面积、灌溉设施及方法、渔业人口及数量、水产品种类及数量、畜牧业人口数量、牧业饲养种类及数量、牧场面积等;③乡镇企业布局与行业结构、工艺水平、产值、排水量、污染治理设施等。62.1.4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规划区在短、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工农业产品产量、原材料品种及使用量、能源结构、水资源利用情况、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发展规划、居民住宅建设规划、交通、供热、供电等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调查,收集资料,供环境规划使用。2.1.5污染源调查这里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企业概况;企业名称、位置、所有制性质、占地面积、职工总数及构成工厂规模、投产时间、产7品种类产量、产值、生产水平、企业环保机构等;②生产工艺: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水平、设备水平、生产中的污染产生环节;③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原材料和燃料的种类、产地、成分、消耗量、单耗、资源利用率、电耗、供水量、供水类型水的循环率和重复利用率等;④生产布局:原料、燃料堆放场、车间、办公室、厂区、居住区、堆渣区、排污口、绿化带等的位置,并绘制布局图;⑤管理状况:管理体制、编制、管理制度、管理水平;⑥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性质、排放方式、控制方法、事故排放情况;⑦污染防治调查: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方法来源,投资、运行费用及效果;⑧污染危害调查:污染对人体、生物和生态系统工程影响调查。8(2)生活污染源调查生活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①城市居民人口调查:总人口、总户数、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密度、流动人口居住环境等;②居民用水排水状况;居民用水类型(集中供水或分散自备水源),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办公、旅馆、餐饮、医院、学校等的用水量,排水量、排水方式及污水出路;③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收集和清运方式;④民用燃料:燃料构成(煤、煤气、液化气等)、消耗量、使用方式、分布情况;⑤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处置:城市污水总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厂的个数、分布、处理方法、投资、运行和维护费,处理后的水质;城市垃圾总量、处置方式、处置点分布处置场位置、采用的技术、投资和运行费。9(3)农业污染源调查农业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农药使用:施用的农药品种、数量、使用方法、有效成分含量、时间、农作物品种、使用的年限;②化肥使用:施用化肥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③农业废弃物:作物茎、秆、牲畜粪便的产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及综合利用情况。(4)交通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汽车种类、数量、年耗油量、单耗指标,燃油构成、成分、排气量、NOx、COx、CxHx、Pb、S和苯并[a]芘的含量等。最后,对以上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包括图像数据库(遥感数据、照片)、图形数据库(各类地图数据)、属性数据库(各项指标、质量标准)、文字数据库(法规规章制度)、经验数据库(已有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库(环保、经济、人口)。102.1.6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调查的内容主要有:环保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监测资料、主要产品种类、产量、总产值、利润、职工人数、原料及燃料的种类、消耗总量及定额、生产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装置、治理现状及计划等.2.2环境信息采集环境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球表层物体及环境所具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从环境实体到环境数据,再到环境信息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环境信息属于空间信息。11环境信息的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以调整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2.2.1环境信息地集的内容与来源环境信息收集以广和全为原则,应包括与规划有X的一切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人文的以及自然、地理、生态、污染情况等。待规划方向、内容范围基本确定以后,信息的收集就有重点地进行,向深度发展。环境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2⑴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图件。⑵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门。⑶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⑷环境科研部门收藏的文献资料(包括环境调查、科研成果等)。⑸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⑹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⑺为规划编制而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132.2.2环境信息采用的方法环境信息采集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即文献调研。⑵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书信调查采集信息,确定主要问题或对问题进行排序。⑶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于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⑷依靠当地环委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情报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⑸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142.2.3环境怦价的一般要求环境评价要求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按主要环境要素、地理单元、功能区或行政管辖范围来进行。⑵环境质量评价要将源和汇即污染源与其环境效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⑶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环境指标体系为基本要求,区域和城市阿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他评价指标。⑷污染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152.3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指标是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分析而建立起来的,包括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指标。在实际规划中,由于规划的层次、目的、要求、范围、内容等不同,规划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指标体系的选择宜适当:指标过多,会给规划工作带来困难;指标太少,则难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需根据规划对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情报资料拥有量以及经济技术力量等条件,以能基本表征规划对象的实际状况和体现规划目标内涵为原则来决定环境规划指标体系。162.3.1指标选取原则⑴科学性原则指标或指标体系能全面、准确地表征规划对象的特征和内涵,能反映规划对象的动态变化,具有完整性特点,并且可分解,可操作,方向性明确。⑵规范化原则指标的涵义、范围、量纲、计算方法具有统一性或通用性,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或者可以通过规范化处理,可与其他类型的指标表达法进行比较。⑶适应性原则体现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与环境统计指标,环境监测项目和数据相适应,以便于规划和规划实施的检查。此外,所选指标还应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相联系或相呼应。⑷针对性原则指标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和政策;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172.3.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环境规划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实际进行的环境规划中,由于规划的目的、要求、范围、内容等不同,所要求建立的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根据规划指标在区域环境规划中的作用以及约束的不同,我们把区域环境规划指标分作指令性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和相关性规划指标三大类。(1)指令性规划指标指令性规划指标是指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必须完成和执行的指标。指令性规划指标包括“三废”总量控制规划指标,“三废”治理规划指标、环境质量规划指标和技术水平规划指标等。18(2)指导性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是指区域可以自行决定在规划期内完成和执行的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又分为环境管理规划指标和生态环境规划指标。环境管理规划指标包括科研、管理、教育、经费等规划指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包括自然开发区、鸟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森林覆盖率等。(3)相关性规划指标相关性规划指标不是直接的环境因素指标,而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在区域环境规划中所采用的有关指标,加区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经济规模、生产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规划指标。192.3.3指标类型环境规划指标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度或相关性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性指标,见表7-1。2.4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的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环境规划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年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202.5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以便具体研究各环境单元的环境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不同功能环境单元的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2.5.1环境功能分区的目的(1)为各环境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决策者依据功能区的重要程度、经济开发特点,确定控制污染布局与排放的各种强制性措施,提出环境管理重点和管理目标,为生态环境目标管理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1(2)落实环境规划目标从定性管理过渡到定量管理,环境质量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基点是环境功能区与环境规划目标建立起对应关系,使之在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环境规划目标得到落实。(3)科学使用环境投资,使治理方案有效实施得到保证当前,在环保资金不足、治理污染任务严重的情况下,落实环境保护目标,搞好环境保护,需要考虑的问题有:①根据各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做到环境保护目标要突出重点;②将点源治理与区域集中处理结合起来;③在各环境功能区实施环境目标,强调治理污染要讲究效益;
本文标题:环境规划(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