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样例4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样例4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数量关系。乘法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以下是网友给大家带来的《乘法应用题与常用量的关系》教案示范文本。请参考下载吧!02.jpg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已学过的除法关系应用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整理出常见的除法数量关系式,掌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些常见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通过学生对一些数量关系的掌握,加深他们对日常各种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境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常见的除法数量关系式,加深学生对日常各种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铺垫准备.演示课件“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根据24×6=144,列两个除法算式.144÷6=24,144÷24=6根据230÷5=46,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46×5=230,230÷46=5观察以上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乘法各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出示:被乘数×乘数=积积÷乘数=被乘数积÷被乘数=乘数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数量关系有哪些?板书: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探索新知.1.继续演示课件“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师结合课件问:动画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要想知道带的钱是否够用,可以估算一下,还可以先算出买鼓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结合课件演示叙述题意.出示:(1)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每个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问:这个问题中存在哪些数量关系?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单价×数量=总价98×8=784(元)解决动画中“钱是否够用”的问题.2.根据“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每个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谁能联想出两道除法计算的应用问题来?学生讨论编题,然后口述题意.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2)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一共需要784元,每个鼓多少元?(3)学校鼓乐队买鼓需要784元,每个98元,一共可以买几个?分别读题,列式解答,订正并板书:(2)784÷8=98(元)(3)784÷98=8(个)3.观察三个算式,联系题意,推出数量关系式.(1)观察98×8=784(元)784÷8=98(元)784÷98=8(个)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想784、98、8分别代表哪一数量?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除了有乘法关系外,还有什么关系?学生自己提炼得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应用“总价÷数量=单价或总价÷单价=数量”的实际例子.发散迁移.继续演示课件“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以小组位单位讨论74页“做一做”,得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除法数量关系式.问: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这一乘法数量关系,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推理得出这三个量间的除法数量关系.全课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师带领学生回顾全课内容,从具有乘除法数量关系的三个数量间的紧密联系中体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的思想.布置作业略.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25-26页。教学目的:1.记住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2.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培养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定目标1.小小售货员游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乘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2.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应用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类型乘法应用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口头展标l.2)。[评析:通过游戏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标及时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二、导学达标1.求总价数量关系的教学。(1)出示例1。例1.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①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多少钱?②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③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①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②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③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4)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根据例1的三道题的解题规律,请同学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总结出的数量关系。)(5)看教材,勾画重点句子。(6)做一做①指出例l各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②举出生活中像例1这种求总价的应用题。[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和产生成功的愉快感。2.自学求总产量数量关系。(1)按照老师教同学们求总价的方法,请你们带着以下思考题自学例2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个思考题)。例2.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①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多少千克?②菜园每畦地产莱150千克,4畦地产菜多少千克?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①两道题都说的什么问题,它们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共同点?②什么叫单产量?什么叫数量?总产量?③知道单产量和数量怎样求总产量?(2)检查自学情况(投影出示检测题)。①例2的两道题都是求的应用题。②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或每哇地产菜的重量叫做,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波菜叫做,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③写出求总产量的数量关系:④例2中的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各是多少?⑤举出生活中像例2这种求总产量的应用题。[评析: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也会学习知识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小结。以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和数量,用单价乘以数量就可以求总价;知道单产量和数量就可以求总产量。三、达标测评1.将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相应的数量名称连起来。(1)皮球每个35元,买4个皮球一共用多少钱?数量总价单价。(2)每只母鸡平均每月下蛋20个,有5只母鸡。每月共下多少蛋?总产量数量单产量2.先说出数量关系,再解答。(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2)畜牧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15千克,20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4.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5.把下列应用题补充完整,并解答。(1)葡萄园每畦产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2)每双童袜2元,,应付多少元?(补充不同的条件,用不同方法解答。)6.一个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平均放在6个筐里,每千克苹果2元。每筐苹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评析:测评题有密度,有梯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要求,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1、2题是检查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是否都掌握;3、4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这节课的基础,而且还要会选材和组装;5题的第(2)题补充不同的条件,要求学生思路要广,思维要灵活;6题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四、全课总结(略)。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模板三(1)乘法应用题和物价、产量数量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教学关键:常见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在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已经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二、新授。1、揭示课题:来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1。(题略)(1)分别出示例1的3道题。①分别出示每道题。用幻灯投影每道题的题意图。②要求全班学生默读并想一想各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求什么?(2)学生默读题目后,把3道题独立地解答出来。(3)指名讲述解答方法,然后板书算式。①铅笔3支用:8×3=24(分)=2角4分②篮球2个用:28×2=56(元)③鱼4千克用:3×4=12(元)答:(略)(4)提问:①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所说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②3道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③3道题中的要求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这3道题都是说购买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钱。教师进而指着3道题的第一个条件。告诉学生“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它单价。(板书:单价)接着指第二个条件,告诉学生“买了多少”,我们叫它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我们叫它总价。(板书:总价)④再问:单价是什么意思?总价是什么意思?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引导学生回答后,根据这3道题的实际找出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⑤再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每道题中的单价是多少?数量是多少?总价是多少?指名学生回答。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遇到买商品的事,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这种数量关系后,买东西时只要看商品的单价和我们买的数量,就可以用单价乘以数量求出要付的总价了。3、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①读题。理解题意:符合例1所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说已知条件是单价和数量,去求总价的实际计算的问题。②指名学生口述例举的问题,并解答。(2)讲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①每个保温瓶20元,买3个用:②每千克猪肝16元,买5千克用:③每千克大葱2元,买12千克用:④每套同样的童装50元,买4套用:(2)乘法应用题和物价、产量数量关系教学目的: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用数学术语表达常见数量关系。教学关键:常见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略。1、教学例2。(题略)(1)教学例2的第一道题。①出示例2的第一道题。幻灯投影:第一道题的图,在每筐苹果边加画苹果树一棵。教师讲解每筐苹果是从相对应的苹果树上采摘下来的,平均每棵采摘25千克。②全班学生看题、图后独立解答。(2)教学例2的第二道题。①出示例2的第二道题。幻灯投影出菜园的一排菜畦、教师讲述菜畦的意思,每畦可收菠菜150千克。②学生独立解答。(3)指名讲述解答方法,板书算式。2、棵苹果收。25×3=75(千克)3、畦产菠菜:150×4=600(千克)答:(略)(4)提问:①刚才例2的两道题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都是讲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都是讲平均产量。即单产量。②两道题中的问题都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都是求总产量。教师归纳、例2的两道题中的“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和“每哇收菠菜的重量”,我们叫它单产量。(板书: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我们叫它数量。(板书:数量)“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莱的重量”,我们叫它总产量。(板书:总产量)(5)再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样例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9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