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样例5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样例5角度的测量一直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区多,几乎没有旧知识做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关于手和脑的挑战。以下是网友带来的四年级数学“角的测量”的教案样本。请参考下载吧!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课前活动:游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二、探索量角工具。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4.交流反馈:重点:(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2)小角比的优点。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6.初步量角:(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三、认识量角器。1.优化量角工具。(1)认识1的角。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2)认识几度的角。2.认识内、外刻度线。(1)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2)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四、用量角器量角。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重点:(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五、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模板二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P83-8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教学重点: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教学难点: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4.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三、自学课本,尝试操作1、请先独自思考,再看书自学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1)自学(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2、完成书上第84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4、交流评议。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确过程,最后请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这样学生对使用权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历了自主尝试,亲历学习过程,老师又能够及时巡视,点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少走弯路。四、分层练习,及时巩固1、填空量角器是一个,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角的大小是,记作。2、独立完成书p71的第1、2、3、4、5题。(1)小组合作交流。(2)小结。说明: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明确量角的方法。五、课堂总结,收获评价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模板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2.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旋转成角”。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3.1度可以简写成“1°”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1.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2.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i.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ii.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iii.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iv.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3.理解“旋转、端点、射线”。v.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vi.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vii.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viii.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ix.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x.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1.锐角2.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3.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四、小练习1.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78°∠=180°∠=123°∠=360°∠=20°∠=90°2.填空一个周角=_____个平角=______个直角3.填“”或者“=”。锐角〇90°90°〇钝角〇180°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五、总结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模板四教学目标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2、教学难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二、学习新知1.认识线段。(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2.认识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课件显示)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直线除了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3.认识射线。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名称区别联系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都是直直的线线段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都是直直的线射线有两个端点,有限长都是直直的线5.认识角。(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一个点,两条射线。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角通常用符号“∠”表示。(注意与小于号“记作:∠1记作:∠2读作:角1读作:角2(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数一数有几个角。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3.教材“练习七”第1题。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模板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方式: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评价方式: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
本文标题: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样例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0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