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三章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控的
第三章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控的“五律协同”第-节调控原理一、“五律协同”原理左玉辉提出了“五律协同”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指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简称“五律”,FiveLaws)。“五则”(five-regulation),即自然法则、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技术规则、环境规则;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环境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知识型产业人与自然动态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污染阶段环境提升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人类不断改造自然污染相持阶段自然规律城市文明孕育城市文明提升城市文明传播技术规律简单重复型劳动技术型生产科研型生产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图3-2城市化过程的“五律协同”框架系统生态学systemsecology即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概念中的生物,看成是完整的统一体,并对其动态系统应用系统分析(systemsanalysis)的方法论,采用数量的生态学的一种观点。二、系统生态学原理系统生态学原理在自然系统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循环利用,形成稳定的平衡关系,因此无废物可言。物种与物种之间除了竞争之外,还有互利共生、偏利、寄生等多种可利用关系,从而使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利用。1、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economics),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三、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生态经济基本理论。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等。②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首先要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和规划,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③生态经济管理。制定国家的生态经济标准和评价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从事重大经济建设项目,要做出生态环境经济评价,等。④生态经济史。进行生态经济史研究,可以探明其发展的规律性,指导现实生态经济建设。2、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①如何估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间接的对人的精神损害;②如何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挽救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效益,和间接的社会、生态效益;③如何制定污染者付费的制度,确定根据排污情况的收费力度;④如何制定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生态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物质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其中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两者的本质是质量、能量与信息的转化和流动。环境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又不断地把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的过程。资源环境按其配置状态可划分为三大类:由市场配置的市场态、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态和自然界提供的共有态。3、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理论四、资源环境价值理论资源环境的价值包括实物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海岸带资源具有种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服务多样性,其总价值(TV)包括可直接利用的有形的实物性商品价值(DV)和目前还不能准确评估的生态服务价值(EV)以及其内在价值(IV)。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1,不适应价值观念;2,不适应财富观念的扩展;3,不适应发展战略的进步;4,不适应核算方法的革命。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环境的总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1)环境的使用价值: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通常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2)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指人们虽然不使用某一环境物品,但该环境物品仍具有的价值。其又可分为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二、环境的总价值包括一是实的有形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二是虚的无形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环境的总价值环境总价值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食物木材旅游间接使用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平衡碳氧选择价值保留将来使用它的机会遗赠价值栖息地不可逆转的改变存在价值特有物种独特景观某海岸带一片森林环境价值的构成环境使用价值通常包含()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非使用价值D选择价值环境的总价值包括()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存在价值D遗赠价值E选择价值ABDABCDE老友,你选对了吗?五、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就是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体系的承载力,既满足当代和本地区人们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或其他地区人们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包括: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不使任何一个方面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社会公平(不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保障受影响弱势群体的基本环境和资源权益)、地区之间的公平发展(不使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构成资源占用和环境侵略)、长期稳定和代际间的利益平衡(不损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权益)等。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社会公平受益、当代和后代持续受益,其内涵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公平利用、环保利用、协调利用、高效利用等。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海岛资源、海湾资源、等等,一种资源的利用不能造成另一种资源的破坏和丧失。阅读材料海岸带资源的社会文化利用问题(1)食物海岸带资源基础的一个重要量度是来自海产品蛋白质的消费比例。所得到的亚洲资料表明,该区域人民获得的动物蛋白有50%以上来自鱼贝类。在像泰国这类国家中,丰富而便宜的海产品与感觉到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2)文化和宗教场地在斯里兰卡,由于旅游圣地开发带来的宗教景点破坏,引起了具有强烈政治影响的恶性事件,这促使政府对该岛沿海所有文化和宗教景点进行了编目并加以保护。在其他一些国家,在海岸带也有影响程度很高的文化和宗教景点,开发利用程度加大,景点受到的威胁也随之增加。(3)燃料在有红树林的地方,树木都是煮饭烧柴的重要来源。采伐、烧柴和烧木炭是红树林生境损失和退化的主要原因。(4)娱乐西方影响和沿海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使岸边娱乐景点对热带区域的人民增加了经济和社会重要性。(5)能力涉及到个人、社团和国家的强弱,包括发展负责资源生产和分配的政治和社会机构的能力。如果某些人能力较弱,那么他们必须赋予某些政治影响,以便纠正有关开发资源配置及随后效益分配方面的大部分不合理决定。海岸带资源利用方面,必须注意这个问题的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沿海村镇的绝大多数居民极端贫困,他们贫困的原因是他们缺少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还因为现有的村镇和社区结构与机构便于使当地上层人士攫取大量利益,而这些利益都来自这些社区引进或采用的较先进技术。第二,海岸带资源的公共财产特性,特别是红树林区正在被迅速地蚕食,其大部分区域都变成了私人养鱼池。这种利用与滥用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财政资助和机构安排有利于大规模私人或集体投资者,而不利于小规模(村镇)投资者。第二节调控目标对于资源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从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应立足于以下3个基准:①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如土壤、水、森林、鱼类等)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②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如化石燃料、优质矿石等资源等)不能超过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③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化处理速度。因此,海岸带资源环境体系的调控与规划应按生态学原理建立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简述海岸、海底工程以及围海工程建设对海岸带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六位一体海经济海景观海生态海安全海健康海文化防洪、防潮、防浪基础设施和通航、养殖、捕捞安全设施完善海岸景观、海岛景观和海洋景观相互交融海岸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群健康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异地文化交相辉映资源、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建立主导/支柱产业,形成生态产业链物质流动、能量循环、信息传递高效和谐,废物零排放,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图3-3城市化进程中海岸带“六位一体”调控内涵一、均衡和谐海生态海生态是指海岸带的阳光、大气、水、土、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通畅,各生态要素包括海岸的蜿蜒曲折以及潮上带生物、潮间带生物、海洋生物的生生不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稳定的平衡关系,具有完善的食物链、食物网,人与生物和谐共生。南非开普敦半岛的豪特湾,是一个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著名海港,同时又是海豹保护区。香港寸土寸金,却保留了一大块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米埔湿地保护区,包括鱼虾塘和潮间带滩涂。台湾的香山湿地,由于漂沙及沉积的作用,形成台湾西海岸少数仅存的一块以泥滩为主的湿地,潮池湖泊、盐生草泽地、红树林沼泽、潮间带滩地等,孕育着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底栖生物,是候鸟的聚集地,也是直接影响新竹市渔业资源兴衰的关键地区。南港内侧为泥滩地,外侧为沙滩地,形成两道明显而不同的环境,常可见到大群的螃蟹在此活动、水鸟在此觅食。均衡和谐海生态例子二、防患未然海安全海安全是指沿海城市及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生存在海岸带的人类和生物不受破坏或毁灭。海岸带灾害具有有限制的可控制属性,具有可预见和不可预见性,有些灾害属于不可抗力。墨西哥湾原油的泄漏对于墨西哥湾海域及海岸带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新闻链接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坐落在深圳市的东部,离香港直线距离45公里。大亚湾海域面积达488平方公里,黄金海岸线达52公里。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部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发生严重的核泄漏,21人当场死亡。这次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使500万人遭受核辐射,受这次辐射影响的人数,从最初估计的不到50个清洁工人,达到了整个欧洲的数十万人。由于核泄漏物进入了大气层,对空气造成极大的破坏,污染最严重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大约20万人伤亡,这些地区的癌症病例为27万例,其中有9万多例非常严重。红树林、珊瑚礁、海滩沙丘或礁石、海岸防护林等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完整的海岸系统对减轻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有着明显的作用。在印度洋海啸袭击中,凡是珊瑚礁和红树林保存完整的地方其受灾的程度明显轻于其它地方。马尔代夫虽然是岛国,然而由于政府采取了严厉的保护珊瑚礁措施,在海啸袭击时珊瑚礁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国的损失。该基金会的调查还显示,在过去20年中,印度尼西亚的红树林减少了30%,泰国减少50%,斯里兰卡减少得更多。同时,在印度洋地区,大面积的珊瑚礁被人为地破坏,使海岸线直接受到海浪的冲击。生态破坏也是威胁海安全的重要因素首先,生态破坏导致环境自净能力的削弱,使环境容量降低,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其次,生态破坏阻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过程,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因资源短缺大大限制经济的发展;最后,导致经济落后而无力投资治理污染、保护资源,使环境污染与资源危机进一步加剧,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则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灾害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海岸侵蚀、港湾河口淤积、海平面上升、沿岸土地盐渍化、海咸水入侵地下淡水层、沿海地面沉降等缓发性海洋地质灾害,目前已呈恶性发展趋势。这些灾害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更为严重。如: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和大部分处于开阔水域的泥质潮滩均存在着海岸侵蚀现象,河口淤积问题已经涉
本文标题:第三章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控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