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本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适当启发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我们来看看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吧!欢迎咨询!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学用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1、出示情境图。(课件)(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生汇报,师板书:4÷2=2(张)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2)淘气、笑笑分苹果。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3、引入。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几分之一。(1)涂一涂,感受。(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2、认识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分数。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课件出示)(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5、师小结。三、知识运用1、(书上54页下方)(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55页第2题)。4、判断:(55页第3题)全班讨论订正。5、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55页第4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细心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板书设计:分一分(一)4÷2=22÷2=11÷2=(一半)分数:()3()分子——分数线4()分母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__比__长、__比__短、__和__同样长或__比__高、__比__矮、__和__同样高。)4、练习P4。(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四、巩固练习。1、课本P5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六、作业。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2、预习P6比一比。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本节课的设计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4、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在课改的今天,关于计算教学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的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计算中过分提倡并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整节课都是“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计算课如何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进行?怎样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基本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怎样优化?何时优化?目前使一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7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