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环境,就是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与分类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与人有关系的并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人所处的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物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等社会环境等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划分。如从物质与精神区别的角度,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区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从影响空间范围角度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小环境主要指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物质环境包括自然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生活等物质条件。精神环境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党风、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社会思潮,以及校风、厂风、乡风、家风等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广泛性直观性动态性渗透性特定性部分可创性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以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环境作用问题的错误倾向要反对“环境决定论”。它片面夸大了环境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品德和能力的差异都是由环境造成的,个人的主观不起任何作用。这种理论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忽视和否定了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因而是片面的,有害的。如十年动乱中搞的“唯成分论”片面夸大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作用,造成了恶劣影响。对环境作用问题的错误倾向要反对“生物决定论”。它片面夸大生活因素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品德的差异和人的行为都是生物的原因决定的,完全否认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如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和动力都在于性的欲望,社会教育和环境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这种理论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通过对人施以各种环绕力环境的环绕力具体表现为三种力量:推动力感染力约束力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社会环境社会社会文化社会风气(二)单位环境1、学校环境校风、学风、师德2、工作环境单位工作和生产的状况;单位的风气;单位领导班子的作风和能力;如以工厂为例:厂风、企业管理、人际关系(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块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家庭的文化素质等(四)社交环境这里指情况相近的经常交往的朋友组成的社交环境,即同辈群体的“朋友圈”。形成同辈群体的“朋友圈”,往往有三个条件:第一,年龄相近,社会成熟程度大体相同;第二,社会地位、阶级和阶层大体相同;第三,职业、学历和兴趣爱好大体相同。“朋友圈”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在“朋友圈”中,有自己特殊的亚文化;第二,在“朋友圈”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活动,打破某些“禁忌”。第三,在“朋友圈”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文化水准相仿易于产生“平行影响”。五、大众传播环境建设(一)概念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对广大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二)大众传播的特点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不具有保密的性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越益广泛和迅速;传播的内容基本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专业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任意发布的;大众传播信息基本是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虽然对大众传播有影响,但其数量是有限的。(三)大众传播的种类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有两大类:一是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二是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四)大众传播的结构传播者:即大众传播的发送者。守门者:指那些在决定某种消息的性质和流量方面掌握权力的人或机构。滤过器:就是消息接受者用以解读和接受消息的参照框架,是接受者的主观因素。受众:就是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它位于大众传播系统的终端。(五)大众传播的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六)大众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能促进社会发展大众传播能帮助人们形成世界观大众传播能左右人们的动机和行为(七)大众传播环境建设1、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1)要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的硬件—设备和手段,推进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2)要建设和完善大众传播的软件—队伍和人。特别要选好和用好大众传播媒介“把关者”2、有效地控制大众传播媒介(1)政府部门控制(2)社会公众控制(3)内部自我控制3、净化大众传媒的影响4、注意避免外来传媒对本国的消极影响5、加强传播学研究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一)概念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建设、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二)校园文化的特点1、广泛性。表现为校园文化参与者的广泛性和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2、目的性。一般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但校园文化具有比较明确的教育目的性。3、时代性。把握时代的特征,创造一种迎接未来的文化氛围。4、实践性。校园文化活动多数由学生自己组织的,他们自己设计活动目标和计划。(三)校园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熏陶功能3、激励功能4、娱乐功能5、辐射功能(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1、加强领导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3、搞好社团组织建设4、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5、形成民主的气氛6、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7、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8、制订必要的政策和制度9、注意兼顾和结合10、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七、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一)企业文化的含义所谓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播等等,还包括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包括“横向网络”和“纵向层次”两个方面。1、企业文化的“横向网络”。它包括以下要素:精神文化中的企业哲学要素、价值观念要素、科学精神要素、管理思想要素、时效观念要素、思维方式要素等等。制度文化中的管理制度要素、行为准则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交换关系要素、交际方式要素、消费方式要素、闲暇方式要素等等。物质文化中的商业金融要素、科学实验资料要素、厂区环境要素、生活资料要素、娱乐设施要素等等。上述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结,按照一定序列形式结构,便组成了企业文化的横向网络。2、企业文化的纵向层次第一层次是表层,它表现为实体的物质层文化。第二层次是中介层次,它表现为企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第三层次是深层的观念形态因素。企业的深层观念形态结构,是企业职工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三)企业文化的功能1、在企业精神建设中的主体功能。2、在企业物质生产中的主导功能。3、建构共同意识的凝聚功能。4、开发智力的动力功能。5、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调适功能。6、对社会文化场的辐射功能7、对本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四)企业文化环境建设1、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2、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容(1)企业哲学(2)企业目标(3)企业民主(4)企业道德(5)企业制度(6)团体意识(7)企业文化活动(8)实体文化(9)企业形象(10)企业人素质(五)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一般方法1、分析企情2、制订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1)生产工程(2)福利工程(3)文化工程(4)心理环境工程3、培育实施方法(1)捕捉价值生长点(2)组织社会“认同”(3)讲究激励的艺术(4)搞好示范效应(5)文化调适(6)文化网络建设(7)资信积聚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一般方法4、工作体制(1)第一,厂长、经理与书记要分工合作,主动配合,互补协调。(2)建立、健全具体指挥,协调和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班子。(3)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妇、科等组织的作用。(4)注意抓好非组织的小群体功能、作用的正向发挥。(5)确立科学的实施程序。八、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一)家庭文化的含义1、家庭的含义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2、家庭文化的含义所谓家庭文化,就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家风、家庭思想方式、家庭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家庭的物质外观。可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部分。有形的家庭文化指居室设计、家具的款式、庭院的建设等直观可见的物质环境。无形的家庭文化指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家风、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谈吐、社交对象、内容和方式等等。3、影响家庭文化的文化背景(1)民族文化(2)社会制度文化(3)阶级阶层文化(4)地区性文化4、家庭有文化选择权(二)家庭文化的功能1、生育功能2、情感功能3、经济功能4、教育功能5、娱乐功能(三)家庭文化环境建设1、确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一般包括家庭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2、搞好家庭管理3、搞好家庭协调4、搞好家庭教育5、搞好家庭活动6、搞好家庭文化社会研究九、社交圈环境建设(一)社交圈的含义就是人们为实现社会目标或满足心理需要,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的有感情投入的联系密切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小群体。(二)社交圈的特点1、自发性2、自由性3、内聚性4、从众性(三)社交圈群体形成的原因1、较强的交往需求和比较一致的心理需求,这是社交圈形成的内在动因。2、大体相似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3、便于交往和联系的时空条件。这是形成社交圈的基本外部条件。(四)社交圈环境的功能1、凝聚功能2、整合功能3、娱乐功能4、辐射功能(五)社交圈环境建设1、正确认识社交圈这一社会现象2、提高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素质(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掌握社交圈交友的原则第一,与品行好的人交朋友第二,志同道合第三,过失相规(3)学会社交圈交友的方法3、积极引导和影响社交圈4、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本文标题: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