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选修语文《伶官传序》教案
选修语文《伶官传序》教案《灵官传》叙述了后唐受庄宗宠信的金靖、石燕琼、郭蛮等高官(宫铃,为官时称灵官),失去政权,国家混乱的史实。今天网友整理了一些选修语文《灵官传》的教案。让我们来看看!选修语文《伶官传序》教案教学目标及重点:1、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2、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本文是1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力求学生在比较中解决问题,从启发中有所发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1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二、比较标题,换成史论题目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1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前面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的体裁一样,都是史论,那么就这3文章的标题而言,如果站在史论的角度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回答。提示:《过秦论》《六国论》两个标题上都有一个“论”字,这是史论文的标志,而且从这两个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文章标题就是文章核心,就是文眼。而本文虽是史论,但它根本就不是站在史论的角度命的题,而是站在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好,那么现在我有个提议,如果我们也站在史论的角度为本文更换一个标题,而且也要有一“论”字,还要能反映文章主旨,大家看要怎样改才好呢?(讨论)提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这几个题目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把“兴亡论”确定为本文的新标题,它即简单又能反映文章论题。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看一看由我们自己命名的名人的名作--《兴亡论》吧。三、比较内容,探讨内在联系既然这3文章都是史论,而且我们也给他们统一了标题形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与前两文比较一下,看内容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读完的同学请注意比较,找出比较点,列出发言提纲,准备回答。提示:〈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3〉再深一层,秦的兴,是由于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秦的灭,是由于帝王不施仁政;六国破灭,则在六国之君争相赂秦,它们的兴亡都正如本文所讲的“盛衰兴亡皆在于人事”,它们都可作为本文论点的典型例证,因此本文论点有着更强的普遍性。由此看来,这3文章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接下来我们再比较一下它们语言上各有什么特色。四、比较语言,体会文章特色《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酣畅流利,极富文彩。《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咱们先不看课文,先看一位名人对本文下的评语: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笔,五代史第一文字,后学者当百读不厌也。--清.沈德潜沈德潜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对本文的评价可见是相当高的,那么本文到底是怎样的“得史记神髓”呢?咱们还是认真地品味一下课文。首先请大家小声地诵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品味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何处该抑,何处该扬。请用升降符号在文中标出。请两三名同学,按着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解说一下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的,并作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并根据学生解说随手在黑板上画出起伏曲线,以示文中的起伏升降。再请一两名同学进行分段诵读品评,比较优劣,矫正错误。学生集体诵读品味,读出文章的音韵之美。五、总结引申,导出兴亡规律教师对着所画的起伏曲线解说:本文鲜明的抑扬顿挫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庄宗的盛衰、兴亡、得失,以及作者对此感情上的抑扬、笔调上的起落之上。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起起落落,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的呢?提示:“人事”,即盛衰兴亡之理。教师可随机在原起伏曲线中间划一横线,并在一端注上“人事”字样,即如:看这一图象像什么?价值规律。那么咱们也把它称为“规律”看行不行?叫什么呢?“兴亡规律”。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板书设计:(用幻灯显示)伶官传序兴亡论标题比较六国论|兴过秦论|均论国家兴亡|内容比较秦与六国兴亡---|--------------------------(人事)论证本文主旨|《过秦论》气势恢宏|语言比较《六国论》斩钉截铁|亡“兴亡论”抑扬顿挫(“兴亡规律”)“兴亡论”抑扬顿挫(“兴亡规律”)《伶官传序》原文和译文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伶官传序》教学反思教后反思:本次《伶官传序》的讲课是我对诵读课的一次初步尝试,也算一次对自己小小的突破。以往处理这篇文言文时,总是我讲得太多,学生读的太少,对课文结构分析过于复杂,人为的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本次授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学生诵读为主,以诵读带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本次授课,学生诵读的比较充分,诵读的形式也做到了多样化。学生的诵读很好带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对课文结构的处理上,不做过多的纠缠,概而言之,这样也给学生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对文章主题的处理,我联系《水浒传》中“花石纲”的故事进行拓展深化,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遗憾也有很多。在学生“写”的方面,没有涉及到,是一种缺失。其次,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课文的详略安排、文章材料的取舍,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然而都没有涉及到,也是一种缺失。
本文标题:选修语文《伶官传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9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