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故宫博物院,原名明清两代皇宫,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至1911年清末结束。491年间,共有24位皇帝在此行使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罢黜的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后半部分继续居住了十三年,并于1914年在前半部分建立了“古物陈列中心”。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故宫博物院”初二语文教案精选。希望你能有所收获!《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教学重难点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教学设想1.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故宫的资料,并利用一节课交流。2.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仿《故宫博物院》介绍一处建筑群。3.通过指导学生画示意图帮助理解。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的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举世闻名。我们可以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黄传惕所写《故宫博物院》看作1解说词,下面我们就顺着作者的解说去参观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1文章《_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_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_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_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_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li)藻井(zǎo)蟠(pán)龙金銮(luán)殿击罄(qìng)檀木(tán)坤宁宫(kūn)鎏(liú)金玉玺(xǐ)嫔妃(pí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诏(zhào)书⑴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举世闻名(全)②溥天之下(同“普”)③率土之滨(沿着)④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⑤_(使……受害;使……遭殃)⑵解释下列词语①斗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②额枋: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③殿试:科举制度一级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一、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㈠概括大意1.(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2.(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3.(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1.位置及历史沿革2.整体布局及建筑特点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3.主体建筑及其功用内廷及后三宫的功用御花园及其特点4.神武门及景山的形成㈡质疑问难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那样安排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明确:本文以空间为顺序,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从篇章上讲是按照先总分总的顺序写的。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明确: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3.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明确:抓住了故宫的特点来介绍。作者突出了故宫如下方面的特点:宏大壮丽: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_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建筑精美: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统一和谐的布局:紫禁城布局统一体现在很多地方: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总结固趣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第2课时教学目的1.研讨课文,深入理解课文。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故宫的布局,处处体现着“君权神授”的观念。作为“三垣”之一的太微垣之南,有三颗星,被古人视为三门,起名曰:端门、左掖门、右掖门。故宫也按此布局,在前面建了端门、午门、午门东西各建有左掖门、右掖门。金水河穿过午门和正阳门之间,是天宫中银河的象征。皇帝、皇后居的乾清宫、坤宁宫,两宫名称,取天地之意,因为“乾”表示“天”,“坤”表示“地”。在其东西两侧有日精门与月华门,则是“日”“月”的象征。另外的东西六宫,也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这种布局,代表着“天地合一”的观念,表示了封建统治的威严,同时也为了封建帝王豪华、奢侈生活的需要。太和殿的内部,更强烈地表现了封建帝王的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宝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公尺的精雕细刻的基座上,使“宝座”从平地升起,有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样,实际上重复了一次太和殿的节奏,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在太和殿内空间的处理也很有特色。“为了突出以宝座为中心的明间部分,还充分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把当心明间的四根金柱沥粉画成盘龙,而且全部贴金。这四根盘龙金柱,光彩奕奕,十分典丽而雄壮,同其余森然林立的暗红色柱列形成强烈对照,不仅标志出明间的特殊重要地位和空间范围,并赋予明间以相对独立的性格。”(《建筑师》,1980年第2期,第151页)殿里的装饰大量采用了龙的形象,柱子上缠的是龙,屏风、宝座上雕的是龙,屋顶上盘的是龙,皇帝锦袍上绣的是龙,……太和殿可以说是龙的世界,皇帝在这里成了“真龙天子”。……此外,在殿内有限的面积密集着72根巨大的柱子,其中有6根金龙柱子。大量的柱子完全超出了实用的需要,表现出帝王的威严和永恒统治的幻想。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明确: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重点介绍养心殿,是因为它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3.作者是怎样介绍写太和殿的?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明确:先写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_、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其次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第三是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第四是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磬、烟雾缭绕。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不同见解?2.学了本文,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总结固趣布置作业:预习《说“屏”》《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2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1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二、教学对象分析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三、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条理性(2)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2、难点:找立足点。五、教法设计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学生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3、以课文第六段为突破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现以点代面的目的,突出课文重点,解决难点。4、口头作文,巩固知识,促使能力迁移。六、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初读课文,我了解到”的句式,谈对课文的理解。2、小结: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路线,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1、请到过故宫的同学当导游,演示课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2、师生一起理清课文说明顺序:(1)、填写课后练习一中的图表(2)、小结: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3、变个顺序说故宫(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绍故宫,你将怎样解说?(2)、假如逆作者的路线而行,你将如何导游?(四)、精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1、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
本文标题:《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4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