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第一篇】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显特点。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增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增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增进学生有特点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毕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构成,增进学生的可延续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历程,其中有艰辛也有欣慰,有苦涩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进步,使我们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熟悉,也使我们有了全新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教师角色,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舞台,而是师生交换、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增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正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寻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野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天生为课堂的主人。师进则生退,师退则生进。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学习腾出的空间有多大,学生发展的余地就有多大。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课中,教师剪辑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录相,让学生在课堂里朗诵,制作一个简易版的现场MTV。学生情绪高涨,自排自编,分工合作。而教师则在旁充当助手。二、师生交往,从学说向对话发展现代心理学以为:儿童在自由安闲的时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惟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缓慢、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布满豪情与活力,有待于点燃的火把。因此,课堂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同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交往,重建***、民主、同等的师生对话,开放学生的心态,凸现学生的主体、张显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改变以往教得辛劳,学得痛苦,结果还是不满意的现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同一,这类同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例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先让学生随着小导游边看录相边听解说,到金华的双龙洞去走一趟。接着让学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金华的双龙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题目集中在双龙洞有哪些特点这一关键题目,捉住了这个题目,也就解决了文章的重点。这节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新奇独特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质疑、解答的爱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小学教育改革【第二篇】揭秘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海慧中学的教改发展之路摘要:走进荆门市海慧中学,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课堂教学改革之风的温暖。海慧中学自2009年以来通过吸收全国优秀中学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经验,并根据自身优势创设了“合育课堂”,更加呼应其标榜的校训“还拿百川,慧泽众生”。无论是海慧中学的“阳光教育、和育课堂”,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及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取得了重大的教学成就。成就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注重合育、合群、合作、合享,强调自学、互学、练习的重要性,拼弃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检测的导引作用;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合理突破;注意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臵与科学安排。下面就以这三所中学的教育改革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一、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泰兴市洋思中学本是一所地处偏僻的村联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之初,只有施教区6个村,2排平房,5个教学班,只有1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教学设备几乎全无,课桌全是借的。就是在这样“三流办学条件、三流师资队伍、三流生源质量”的情况下,洋思中学成功的创立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创出了一流的教学业绩。现今的洋思中学已经是闻名全国。自1990年以来,洋思中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一直达100%,优秀率居泰兴市之首,被江苏省授予“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学校”、“模范学校”;截止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到该校学习、取经的教育工作者近百万人。洋思中学的成功主要是来源于它所独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要求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结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以训练为主线,分为三个环节、九个步骤。三个环节分别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九个步骤分别是:激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导学:教师尽快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以引导学生自学;自学: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和教师安排的练习;互教:教师尽可能调动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班教:教师对于共性的问题面向全体同学教授;导教:以上环节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决;自练:在“先学”“后教”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问、自我质疑,自我探究,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互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的互检互测;导教:教师出题引导学生练习,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每位教师编写的学生练习。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曾是全县有名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厌学情绪浓重,辍学现象经常发生。1998年,一个原有60名学生的班级,到中考时仅剩下11名学生。一时间教师情绪不稳,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学校面临撤并。学校经过讨论分析发现,低水平的师资、近于空白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师独白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等是导致学生厌学、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于是他们痛定思痛,决定背水一战——没有能力改善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就从课堂教学改革找出路,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唱主角,对教学进行彻底改革。后来,杜郎口中学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教师敢于创新,实行多形式教学。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不断探索,提出了“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从2002年以来,杜郎口中学的中考名次以及初一年级、初二年级的统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县21所初级中学的前4名,其毕业生在高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比较突出。这种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得益于它的“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整体性的教学特点;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的“三大模块”;“六”即“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立体式:即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双基”、过程方法三大目标,采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师生共同适度开发课程,实现教学的高效益。快节奏: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内容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其中,“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其职能如下:“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三、海慧中学教学模式荆门市海慧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前身为市一中,1999年初中部独立建校,位于海慧路。在“十五”期间走过了一条超常发展之路。教学班级由原来的20多个扩大到47个,学生由1000多人增至2500多人,办学水平从原来的一所由高中剥离下来的薄弱初中部变成了全市首屈一指的强校大校,成为省示范中学、省文明单位、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教育部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我市唯一入选“中国百年经典名校200强”的学校。学校名称含义为:海纳百川,慧泽众生。海慧中学以建设“魅力课堂”为抓手,吸取全国各地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本校的教育科研实际,创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育课堂。其内涵在于和谐育人,合作成长,学本课堂,生本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育课堂”教学模式表现为一下特点:1.让“阳光”洒在每个孩子心上。“阳光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孩子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2.合育、合群、合作、合享—合作意识心意迭出。与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同,“合育课堂”的座位不是传统的“秧田型”,而是增强合作意识的团结协作的“马蹄型”。教室里激情四溢的宣传语扑面而来“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教室四周全是黑板,课桌分8组有序排放,每组五六个学生围坐,便于小组内的预习交流,教师穿梭个小组进行针对性地点拨。预习交流后,检测展示,学生走上讲台,自由分享学习成果。这种合育、合群、合作、合享的理论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谐育人。3.全新的授课模式。“合育课堂”注重小组的交流、总结和归纳,整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所讲全是引导、启发和点拨。在小组汇报成果之后进行补充、总结、归纳、概括,衔接新旧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教师点评拔高,预留问题。整个课堂充满生气,张扬个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求知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提问的主人、解决问题的主人;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交流的乐园、成长的乐园……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效率的„五个最大化‟即:一是时间上的最大化。把新知识的初步把握通过自主预习放在课前完成,实现了师生课堂交流研讨时间上的最大化;二是空间上的最大化。课堂上增设了黑板,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三是互动范围最大化。以小组为单位的座位模式和以汇报讲解、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点拨、拓展、提升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范围达到最大化;四是思维训练最大化。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规律由他们自主发现,方法由他们自主寻找,思路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由他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8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