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市教育局近五年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市教育局近五年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计划市教育局近五年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一、工作总结(一)近五年工作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市三区两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认定。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一是学前教育实现了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历史性转变。学前教育项目连续五年被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全市新建、改建幼儿园xxx所,完成xx所幼儿园专项整治,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xx所,共计扩增普惠性学位x万余个。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xx.xx%,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xx.xx%,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xx.xx%,教师、园长持证上岗率xx.xx%,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xx.xx%,均居全省前列。我市先后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国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论坛、教育部奋进之笔“x+x”访谈活动、全省游戏活动实验区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二是中小学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领跑。大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学校联盟、名校托管、强校带弱校等方式,取得了中小学各项指标在全省领先的优异成绩。全市完成投资近xx亿元,新建、改扩建xx所学校,新增x万余个学位,在全省提前消除xx人及以上大班额。加快解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午餐,xxxx年新建食堂x所、改扩建食堂xx所项目顺利推进。全市xx套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多媒体教室占全部教室比例达xxx%,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xx%。完善助学体系,全市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x.x亿元,惠及学生xx.xx万人。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现了网上报名,实现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零跑腿”“零证明”。打造“爱的智慧”家校共育品牌,我市先后被确定为x省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区、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实验区。三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迈上了新台阶。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两翼齐飞,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多元化发展通道。目前,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x所、省优质高职院校x所、省规范化中职学校x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x所。x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总投资x.x亿元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功转设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x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在x办学,石油化工学院顺利完成招生工作。x职业学院创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和x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x科技职业学院和x市化工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依托市技师学院建设了全市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四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队伍建设日益加强。围绕“四有”好老师标准,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内动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幼儿园总量控制人员核定工作,共核定总量控制人员xxxx名。及时申报用编进人计划,确保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共补充教师xxxx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搭建教师专业梯级发展平台,分层培训中小学校长,大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目前已培养三期名师xxx人、三期名校长xx人。我市有x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xx人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及建设工程人选。成功创建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x个、x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x个、x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x个、x名师工作室xxx个、x名校(园)长工作室x个。五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油地校融合发展。xxxx年,将市教育局及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xx所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移交所在区管理。这次改革,涉及xx所学校、xxxx多名在职教职工、xxxxx多名学生,解决了我市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历史难题。为了适应理顺后的管理体制,从xxxx年开始,在中心城区实行普通高中融合招生,原来油田、地方的孩子可以相互报考油田和地方的高中学校,满足了广大群众“同一座城市,共享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该项改革被评为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优秀案例。xxxx年将xx所油田幼儿园移交地方,解决了“多头管理”问题。(二)xxxx年工作情况xx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施“六大行动”,努力打造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一是实施教育资源扩容行动。科学编制了全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xxxx-xxxx年),合理确定分年度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全市xx所中小学、xx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均达到计划进度。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x所,新增普惠性学位xxxx个。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有序推进x个省级、x个市级乡镇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完善消除大班额工作长效机制,确保xx人及以上大班额问题不再反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市数字校园建设覆盖率达到xxx%。二是实施“五育并举”育人行动。深化德育综合改革,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扎实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指导完成xxx项专项课题的开题论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考评挂钩制度,xx所学校命名为“x市体育特色学校”。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xx%以上的学校成立了美术、音乐活动小组。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擦亮“爱的智慧”家校共育品牌,启动实施“身心能量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创建活动。三是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行动。加快建设义务教育网上招生入学平台,推进户籍、住房等基础数据共享,所有县区、开发区实现报名入学网上办理,真正实现报名入学“零证明”“零跑腿”。制定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清单》,逐步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实各级“双减”要求,制定了一个工作方案和四个配套文件。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组织开展民办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挥游戏实验区、实验园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小学化”倾向治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扎实开展两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指导完成了xxx项专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四是实施职业教育提质行动。对接我市“x+x+x”产业体系,加强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加快创建x-x所高水平中职学校、x-x个高水平中职专业群。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认真审核中等职业学校及招生专业,全市共审核备案xx个专业点,其中新增xx个专业点,撤销x个专业点。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x所职业学校的xxx名选手参加了xx个项目的比赛,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目标。五是实施高等教育攻坚行动。加快推进x石油化工学院建设,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建设修缮改造工程等工作顺利推进。x石油化工学院完成xxxx年招生录取工作,录取本科生xxxx人。与中国石油大学(x)签约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x职业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成效显著,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达到x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被评为x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积极推动市技师学院、x科技职业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争取纳入省“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市财金集团与蓝海集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承办x胜利职业学院,正在推进新校区建设。六是实施综合保障升级行动。大力推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午餐问题,制定了全市学校食堂新建改扩建项目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表。强化食堂建设保障,项目总投资xxxxx万元,市财政拨付xxxx万元专项资金对食堂建设给予奖补。强化学校基础运行保障,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分别提高到xxx元、xxxx元,并按照每生每年xxx元的标准核增教师绩效工资。充分照顾低保家庭学生,对低保家庭学生的午餐费用按每人每餐x-x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扎实开展教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复评活动,中小学和城市、城镇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校园封闭化管理、护学岗均达到xxx%。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科学精准做好招生入学、考试等疫情常态化防控,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二、形势分析一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要求加快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要求教育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是各学龄段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的趋势,要求教育主动适应人口变化,超前谋划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新学校,优化终身学习服务供给。四是教育开放性日益增强,要求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区域教育治理,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教育融合发展新局面。五是新技术的广泛加速应用,要求教育对教学组织形式、知识获取方式、教师角色定位等进行深刻变革,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三、工作打算(一)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深化“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完善“六育人”机制,健全中小幼纵向衔接、课内课外和网上网下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保证每天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不少于x小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艺术团队,鼓励支持学校开发美育校本课程,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构建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室建设,满足学生咨询和求助需求。扎实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二是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x发展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进一步扩充优质资源总量。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完善分类定级补助政策。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持续开展“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推动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协同、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x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考虑、优先安排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城乡学校同步发展、薄弱学校尽快转化、新建学校高起点发展。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均衡分班”。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认真开展好课后服务等工作。新建、改建一批学校食堂,大力解决学生午餐问题。深入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x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接我市“x+x+x”产业体系,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专业(群)。支持x职业学院“双高计划”建设、争创全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高职学校、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x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进一步提升x石油化工学院办学水平。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争取x所高职院校、x所中职学校和xx家左右企业列入全省支持的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x个职教集团列入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x个以上实训基地列入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依托x市技师学院大力建设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
本文标题:市教育局近五年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8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