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3 第1课时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内环境及其作用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本讲内容在学科内综合性较强,本内容能形成学科内综合题或以实验题。常常与《水盐平衡》、《血糖平衡调节》、《人的体温调节》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多以图解形式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注意:1、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为专有名词,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2、与“细胞液”区分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2、内环境:①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②组成: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③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关系图CO2、代谢废物血浆组织液淋巴双向渗透细胞O2、营养物质单向渗透3、内环境概念的内涵正常细胞外液中必定有活细胞生活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膀胱、子宫等与外界,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如汗液、尿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不同。以下为几类常见细胞的内环境:细胞内环境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如肝细胞)组织液3、内环境概念的内涵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A【解析】题干中的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外表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间隙,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于突触间隙(内环境)。B、D过程发生于细胞内,C过程发生于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4、细胞外液的成分①血浆中水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约占7%~9%,无机盐约占1%。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③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内环境中有葡萄糖、水、无机盐;代谢废物有尿素、CO2,其他物质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组织胺、血浆蛋白等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载体、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H2O2酶、核酸(DNA、RNA)。消化液中的酶(如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A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3)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1、渗透压2、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约在7.35~7.45之间。(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3、温度三、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循环、泌尿、呼吸和消化系统。①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借助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①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②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1、注意理解内环境的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不要混淆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如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组分,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血红蛋白则位于红细胞内。3、不要将外环境理解成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由管道与外界直接相通连,都不属于内环境。理解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血浆组织液淋巴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一方面组织液增加,另一方面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如炎症、过敏引起的水肿理解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③淋巴回流受阻;血浆组织液淋巴理解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④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⑤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理解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10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A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3、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高考真题演练(07全国卷)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D细胞内消化道高考真题演练(2007年宁夏理综)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C(2007年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A高考真题演练决战高考1、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答案:D2、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CO2、Na+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答案:A决战高考3、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4、(2009年扬州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A5、(2009年福州模拟)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B6、(2008年长沙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D7、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C.唾液、抗利尿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D8、右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增大,导致⑤中液体减少C.导致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D9、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C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3 第1课时 细胞生活的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