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高三学生即将面临继续学业还是职业生涯的选择。重要的人生选择你考虑清楚了吗?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入手!来看看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吧!欢迎咨询!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1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四、通读全文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五、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二、课文分析1.第1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2.第2段,第3段。2、3两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3.第4、5段。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4.第6、7自然段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三、作业1.背诵课文2-5段。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的检查。三、总结骈文特点。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四、课上练习1.填空。①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_______________。②“初唐四杰”指____________________。③王勃,字_________,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2.《滕王阁序》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3.默写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③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①“一楼何奇”中的“楼”指。②“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参考答案:1.①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③子字。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3.略4.①岳阳楼②“忧”和“乐”附:板书设计滕王阁序王勃一、作家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二、骈文骈俪文,四六文。三、分析地势雄伟,地灵人杰楼阁壮美,山川胜景宴会胜况,个人遭际自叙经过,谢主引宾。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1.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2.概括能力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新闻,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点(此时教师要有方法指导)3.作业布置:运用题——写作训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激情导入为兴奋点,走进甘地,了解甘地生平以及材料背景。(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探究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从遣词造句上体会精炼的新闻语言。(三)以解读点击连接为切入点本文是篇事件消息,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以及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板书该板书学生不仅一览无遗地揭示了这则消息的内容、结构,同时也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图解了“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便于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文章的重难点。第二课时(一)导入:联系上节课内容。(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通讯的特点: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三)运用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新闻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新闻写作特点。)(四)作业设计:根据校运会的赛情,运用消息的写作特点,写一则消息。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3教学目的: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四、解释下列词语:①出,语人曰语:告诉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①卒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②一A谁能一之统一B用心一也专一C一鼓作气第一次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③就A由水之就下也往B金就砺则利靠近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六、分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0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