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花的勇气》是四年级下册的多篇课文选登,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三图》。文字细致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在维也纳找花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来看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勇于花》的教案吧!欢迎咨询!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三、点上探究,体验情感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2.比一比谁先走过作者的情感线路。(椭圆代表情感变化,问号代表其变化原因。)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五、回归全组,升华思想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3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编辑短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由点到面,在扎实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深妙。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3、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质疑。2、交流反馈3、指名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__;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小草时,感到___,因为________;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因为___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因为___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因为______。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自主研读a.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傍边。b.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自见。五、感情朗读,交流感悟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六、积累语言,拓展阅读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语段或词语。2、这篇课文选自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反复品味写得好的词语,在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揭示勇气: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叫《花的勇气》(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种花的神韵。二、检查预习出示词语泛滥厘米齐刷刷气魄遗憾傲然挺立抨然一震齐读1、指名读。2、同学之间互读互评。三、自学尝试与反馈探究1、自由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时间地点谁发现?感受?)2、班上汇报交流。3、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感受到花的勇气的句子(1)出示: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师: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没有)(2)仔细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出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感到();离开维也纳前,感到();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生反馈师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①认真读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写作者失望的原因,当时他怎么说?(同坐交流,回答)(师板书:无花)②找到怎样的小花让作者吃惊呢?(找——读——说)师板书:寻花③作者看到草丛下的花为什么和会感到遗憾?(板书:盼花)④又从哪里感到作者的惊奇?(交流反馈,师板书:见花)(3)这时作者“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齐读这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读、找、说)这就让作者感受到了花的勇气。(板书:感受)这也是生命的勇气(板书:生命)(4)感悟生命的意味。①默读第8自然段,谈谈对最后一句的理解。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到的启发。③教师小结:小小的野花不在风和日暖、气体宜人的时候盛开,却偏要在冷风冷雨中盛开,而且开得很有精神,这是需要——勇气的!(板书:在冷风冷雨中盛开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在艰难困苦中,能够坦然面对恶劣环境的威胁的生命也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板书:由花及人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四、循情朗读(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读出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憾的情感。)1、指名循情朗读。2、分组循情朗读。五、延伸拓展假如没有了勇气,花儿_____;假如没有了勇气,花儿_____;假如没有了勇气,我们的生命_____;假如没有了勇气,我们的生命_____;假如没有勇气,________________;假如没有勇气,________________;假如没有勇气,________________;假如没有勇气,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无花寻花盼花见花(感受)20_花的勇气←生命
本文标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0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