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激励指的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紧标张满消足除新的需要(一)激励过程激励模式需要要求行动紧张感满足受挫进取防范反馈反馈二、激励的作用激励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各部门的协调统一第二节激励理论几种代表性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波特-劳勒模型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后来,补充了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马斯洛认为:(1)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2)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需要的层次诱因(追求的目标)管理制度与措施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开发计划、劳资会议尊重的需要地位、名分、权力、责任、与他人薪水之相对高低人事考核、晋升、表彰、奖励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社交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安全的需要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止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生理的需要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利设备优点: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指出了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并指出了每一种需要的具体内容;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我国的管理者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缺陷:对需要5个层次的划分过于机械;分析过于简单,缺乏实证基础。评价(二)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1、保健因素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激励因素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对管理实践的启示①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②管理者应运用各种手段,如调整工作的分工,实行工作内容丰富化等来增加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千方百计地使员工满意自己的工作。③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乃至每个人,最敏感的激励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应灵活地加以确定。(三)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这一理论常用于主管人员的激励。二、过程型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理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一)期望理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激发力量(motivation):激励作用的大小;效价(valence):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值(expectancy):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对管理实践的启示①一定要选择员工感兴趣、评价高,即认为效价大的项目或手段。②凡是想起广泛激励作用的工作项目,都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实现的。一位公司销售经理对他的一位销售员说:如果你今年完成1000万元的销售额,公司将奖你一套住房。这时组织的目标是1000万的销售额,个人的目标是住房,效价和期望值可能会这样影响对此人的激励力:效价--销售员的可能的反应是:A1:天哪,住房!这正是我梦中的东西,我一定要努力去争取。B2:住房?我现在住的已经够好的了,况且如果我一人拿了住房,同事们会不满的,这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例:期望值--他可能的反应是:A1:1000万元的销售额,照今年的行情,如果我比去年再卖力一点,是能做到的。B2:1000万元?简直是天方夜谭,经理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根本不想把住房给我,我才不会白花力气呢!激励力A1:只要销售到1000万元就能得到住房,我一定好好努力!B2:经理向来说话不算数,我打赌经理到时一定能找出10条理由说:我也不想说话不算数,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来的。基本内容: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包括两种:(1)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二)公平理论个人所得的报酬另一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投入另一个人的投入=横向比:纵向比:现在个人所得的报酬以前个人所得的报酬现在个人的投入以前个人的投入=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必须将相对报酬作为有效激励的方式;(2)尽可能实现相对报酬的公平性。案例1:亨利的困惑亨利已经在数据系统公司工作了五年。在这期间,他从普通编程员升到了资深的程序编制分析员,他对自己所服务的这家公司相当满意,很为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一个周末的下午,亨利和他的朋友兼同事迪安一起打高尔夫球时,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雇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程序编制分析员,尽管亨利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当他听说这新来者的起薪仅比他现在的工资少30美元时,不禁发火了,亨利实在迷惑不解,他感到这里一定有问题。周一早上,亨利在人事部主任埃德华那里证实了所听说的事,但埃德华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亨利,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亨利问能否相应调高他的工资。埃德华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照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你干得很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亨利在向埃德华道了声:“打扰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地摇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虑。本案例描述的事件对亨利的工作动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亨利的困惑?为什么?你觉得埃德华的解释会让亨利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你认为公司应当对亨利采取些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利弊是什么?(三)波特-劳勒的期望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劳勒于1968年在期望值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比较完善的激励模式,并把他主要用于管理人员的研究。效价期望值努力完成业绩从事指定工作的能力对所要求工作的认识内在报酬外在报酬满意所想取得的公平报酬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一)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基本内容: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四种方式:正强化(积极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惩罚;自然消退。强化的间隔安排:固定间隔。如按周、按月付薪金。可变间隔:固定比率:不考虑行为的时间间隔,在行为达到一个固定数字后即给强化。如计件工资变动比率:不考虑时间因素,通常需多种行为发生后才给一次强化。案例2:怎样对待李民的迟到假如你是一位在企业担任基层领导多年的管理人员,有位叫李民的工人,上班老是迟到半小时以上,经常受到你的批评,最近他有所改进,但还总是迟到一刻钟时间,今天也是这样,而你所在的单位对准时上班有严格的规定。假如你是李民的顶头上司,试回答:1、对员工行为的强化,理论上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结合本案例的情况,请将各种不同强化方式下相应要求进行的沟通用简要话语形象地表述出来。2、对李民此次的迟到行为,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行为强化方式更好?为什么?案例3:李英的困惑李英现已进入了40岁的年龄,回首这二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很为自己早年艰苦而又自强不息的日子感叹不已。想当初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就结了婚,妻子是位孤儿,有父母留下的一栋虽然面积不小但很破旧的平房,妻子在待业之中,俩人常为生计发愁。后来,李英在某企业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并很快地被提拔为工段长,接着又成为车间主任,进而升为生产部长。他记得那段日子对他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极重要的转折,他没命地为公司工作,很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感到自豪,他的付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工资收入已相当可观了,更重要的是,他在不断的提拔,升级中得到了他妻子很为他感到自豪的权力和地位,有段时间,他自己也沾沾自喜过。可现在细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就什么,心里老是空落落的。他现在是企业生产的总指挥,可他看着企业一年比一年不景气,很想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为企业做些更大的贡献,而他在研究开发和销售方面并没有什么权力。他多次给企业领导提议能否变革组织设计方式,使中层单位能统筹考虑产品的生产、销售及研究开发问题,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可领导一直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李英想换个单位,换个职务不要太高,但能真正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可自己都步入了中年,“跳槽”又谈何容易。思考题:1、请运用有关激励理论,对李英走过历程中所体现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情况以及他目前的困惑心境作出分析。2、如果李英有意跳槽到你所领导的单位来工作,你应该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以吸引他并给他提供所看重的激励?请说明理由。(二)归因理论1、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归因理论研究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归因对人们行为的归因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归因理论的特点:强调一个人的知觉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2、心理学家威纳的归因理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种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可以按三个方面来划分:(1)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机遇(2)稳定性和不稳定性(3)可控性和不可控性能力任务难度努力程度机遇努力程度任务难度机遇能力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对人们的行为和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把成功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归于外部原因会使人感到幸运和感激。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等等。总之,利用归因理论可以很好地了解下属的归因倾向,以便正确地指导和训练职工的归因倾向,调动和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归因理论与管理归因偏差主要归因错误:低估情境作用,高估人的内在品质着眼点不同而导致偏差涉及个人利益时导致归因偏差第三节激励的手段与激励方法(自学)
本文标题:第十章激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1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