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产业经济学IndustryEconomics李炎亭第十章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及其分析模式(一)市场绩效的概念•市场绩效: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其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研究的两个方面:–1、对市场绩效进行描述和评价–2、研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二)SCP分析模式•短期:–决定市场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市场行为,而制约市场行为的基本因素是市场结构。•长期:–市场结构是变化的,且往往是市场行为变化的结果,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二、市场绩效的测量与分析(一)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1、勒纳指数(Lernerindex)–度量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IL=(P-MC)/P–特点:•2、贝恩指数(Bainindex)——考察利润–会计利润πa=R-C-D–其中:R=总收益C=当期成本D=折旧–超额利润或经济纯利润:–πe=R-C-D-iV–其中:V=总投资额i=从投资中可以获得的收益率–利润率IB=πe/V–特点:(二)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社会总剩余(Totalsurplus):指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社会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三)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1、企业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3、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种状态–低效率状态、过度集中状态、理想状态(四)产业技术进步•广义:包括除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外的所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狭义:发明、创新、扩散•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五)X非效率(X-Inefficiency)•1966年,莱宾斯坦,垄断组织内部低效率理论•与X效率(X要素)相对应•X非效率的存在原因:–1、两权分离的制度安排–2、公司绩效与职工利益不易直接挂钩–3、规模扩大导致组织管理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本文标题:第十章 市场绩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6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