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范例
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范例【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范例”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一、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为确保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就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检查、研究、评估、指导等,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制度[3]。其中,“督”是对教学督导内容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监督、检查、督促、评估及反馈;“导”是对教学督导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咨询、服务及反馈。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者等的发展都意义重大。(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可靠保障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等职能的充分发挥,新时代高职院校必须以党和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引领,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体系,不仅能够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保障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教学管理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在学校、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者之间搭建起彼此传递教学督导信息及反馈信息的桥梁,为学校领导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出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供教学督导动态实践数据。(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外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日常巡查、听课观摩等常规性督导方式和阶段性检查、专项调研等专题性督导方式,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地对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督导,严把教学质量关,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把脉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服务于教师职业发展,帮助教师克服职业畏惧和倦怠,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认真落实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教学问题诊断,主动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专业业务能力,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养成风清气正的职业风范,保证教学过程各项质量指标达标。(三)高职院校学生全面提高职业技能的外部保障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以及专题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日常课堂内外学习以及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跟踪督导,具体内容包括检查登记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观察记录学生的守纪情况,记录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抽查学生课外实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爱好及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学管理者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检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课程管理、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竞赛活动的组织、教学改革创新的推进、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等情况,并结合“督教”和“督学”过程中收集的有关教学管理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跟进直至问题加以解决。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学管理者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学领导者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参谋与咨询,保障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有序有效协调运转。二、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不明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组织及其成员应该有精准明确的职责范围界定,概括起来就是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实习、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评价、指导、反馈,否则易导致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有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界定过于宽泛,容易使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与其他教学管理部门因职责重叠交叉而出现推诿拖沓、人浮于事等现象,最终使教学督导工作流于形式化;有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界定过于狭窄,致使个别教学督导人员以找问题、挑毛病为工作重心,背离了其教学督导工作的初衷。(二)教学督导工作功能和目标的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履行常规性督导、专题性调研等基本职能,达到实现充分发挥检查监督、管理控制、评估考核、指导参谋等功能的目的。然而,部分教学督导人员因自身教学督导工作观念过于陈旧且根深蒂固,以致其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过分强调检查监督、管理控制功能,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落实,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失之偏颇,重“督”轻“导”,甚至只“督”不“导”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教学督导工作的目标定位发生偏离,部分教学督导人员忽视被督导对象的内在需求,造成教学督导人员对待工作轻描淡写、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督导工作功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三)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较低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督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没有统一规范的选拔标准,用人随意性较大,教学督导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督导能力令人担忧;队伍成员结构失衡,教学督导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均、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年龄普遍偏大等问题突出;部分教学督导人员教学观念落后、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经验主义盛行,教学督导工作效率较低;缺乏对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制度、报酬标准、激励制度等,教学督导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保证。另外,随着“互联网+教学”新形态在教学中的推广以及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融合,尤其是MOOC、在线课堂等新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教学督导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而现有的部分教学督导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且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其教学督导评价结果不够专业、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令人难以信服等。(四)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具体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应该涵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管理者的“管”各个基本环节,即“督教”“督学”“督管”三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督导工作内容的具体实施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范围窄、浅表化等问题。其中,广度不足的具体表现:在“督教”工作中,偏重于课堂教学督导,忽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教学进度、第二课堂以及学术交流等的督导且对教学改革等重难点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调研并提出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偏重于理论教学督导,忽视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督导;偏重于校内教学督导,忽视对校外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的督导;在“督学”工作中,偏重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督导,忽视对学生实验实践活动的督导,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外学习情况等了解不够,致使对学生学习评估和指导工作不充分。至于“督管”方面的督导,缺位现象非常严重。另外,深度不足的具体表现: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层面上,没有深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深层次领域,大多数教学督导人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管理决策。(五)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缺失或不健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以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触角、纵横交错、通达灵敏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为载体。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缺失或不健全,大部分教学督导信息依然采用人工统计或者文件传输形式,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等功能不能及时实现,多向实时在线互动也无法实现或较少呈现。比如在“督教”过程中,教学督导人员通常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被听课教师短暂地交流教学督导,或者直接上报教学评价结果,缺乏深层次的信息反馈,造成教学督导工作目标难以实现甚至适得其反。没有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撑,教学督导人员不能及时完整传递教学督导评价结果,造成信息反馈滞后,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教学督导工作收效甚微。(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课程差异化不明显目前,尽管高职院校都有针对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并没有针对不同课程分门别类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多是包含教师素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效果等内容在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课程类型有: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课、体育课、选修课等多种,理论上说各类课程的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和侧重[4]。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并未考虑不同类型课程的实际情况,忽视课程的差异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致使不同课程使用相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窘状。另外,仅凭随堂听课就形成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结果,容易导致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公正性令人质疑。三、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一)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组织保障,决定着教学督导工作的运行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督导决策的具体实施等。为确保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科学高效运行,首先要建立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科学合理配备教学督导人员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组织开展教学监督检查、信息反馈、问题整改、咨询指导等教学督导工作。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一级制或二级制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其中,一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是教学督导制度实施初期被广泛采用的组织体系模式,它是只设立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由主管教学院长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二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是随着高职院校外延建设过程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被采用的组织体系模式,它由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和院、系(部)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组成。其中,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负责全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各院、系(部)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是在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的宏观指挥、微观指导下负责本院、系(部)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二级制下的各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既各司其职又彼此沟通,共同负责完成全校教学督导工作。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以校级、院系(部)级、教研室为单位的三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二)建立科学严格的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行动准则体系,是教学督导工作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具体组成:一是科学性原则。教学督导工作必须恪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有关方针政策指引下,依循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因地制宜地做好教学督导工作。二是服务性原则。服务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并帮助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发展性原则。教学督导人员要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被督导对象,立足现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科学评价教学督导对象,为被督导对象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其发展。(三)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制度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督导工作基本环节规范化运行的重要条件,需要根据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特定性质、任务、内容和职责等来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的具体组成:一是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一般包括教学督导的目标任务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的选聘解聘、工作职责、薪资待遇、经费保障等制度。二是工作制度。工作制度一般包括例会制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评价制度、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等。三是责任制度。责任制度一般包括各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的职责、各级教学督导人员的职责、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职责等制度。只有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才能使检查、评估、反馈、帮助和咨询等教学督导工作环节有章可循。(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体系是由需要完成的教学督导工作具体项目组成的,可概括为“督教”“督学”和“督管”三大基本内容。一是“督教”。教师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3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