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迅速提高沟通效果——隐喻性沟通一,引言,潜意识有没有逻辑?放佛有无序混乱非理性没有逻辑的说法?潜意识逻辑有哪些?跟意识的有什么不同?现在该是检验理性效用的时候了。从16世纪开始,西方哲学家与科学家教导人们:唯有理性才能使人类从愚昧野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的精神、美德和才智都是教育的产物。世界条理清晰,受各种规则的支配,人只要破译大自然的密码,便可作它的主人,当然,大自然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秘密,我们要用科学的手术刀去解剖它。把自然万物分成不同的门、目、纲、属、种,再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支配其运动的规则。在科学家的眼中,自然不过是一具供解剖或利用的僵尸,人则是一台受过教育的机器。科学家在重新塑造自然,并按照他们的意愿培养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即逻辑的或理性的感知。“逻辑感知”最明显的特点是分别性,它认为事物的本质就在于它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与逻辑的感知相反,“存在的”感知。存在的的感知强调事物的相容性,它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禅是一种高度和谐优美的精神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掌握“不二”。所谓“不二”即不人为地加以区别。禅者反对事物本质与表象的区分,即“现象即存在”他强调整体性,离开整体的本质乃是虚无。每一个完整的存在都值得尊敬,它有完满性与自为性,所以,禅者欣赏一朵花就象欣赏一个宇宙,领悟一朵花的秘密也就领悟了生命的全部秘密。二,催眠逻辑与非治疗性双重束缚的提出“催眠逻辑”一词由奥恩(1959)最先提出,其基本意思是,已被催眠的人可以同时相信在不相容的观点或知觉,而并不知道它们是互不相容的。催眠逻辑现象有“双重”幻觉和“透明幻觉”等表现,与意识心理所喜好的理性(抽象形式的),线性(有顺序的),具体(有内容的)及因果逻辑相比,更具联想性,更具比喻性,更加具体化(意象取向的)。特别是催眠逻辑允许获得“既是|又是”关系,这种催眠逻辑比理性(有比例的,划分清楚地)逻辑具有更少的限制,因此它更适合探索更宽泛的可能性(比如心理治疗)。这种“既是|又是”(不同于“不是|就是”的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构成潜意识逻辑,可以使看似矛盾的关系同时具有价值。更有价值的是“既是|又是”逻辑是治疗性的双重束缚和非治疗性的双重束缚都追求的内容。非治疗性的双重束缚是由著名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了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双重束缚理论(DoubleBindTheory)。他举例说,如果一位母亲嘴上对自己的宝宝说“我爱你”,同时却扭过头去不理孩子,这时孩子就受到了“双重束缚”(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无所适从”有些类似)。小孩子在身心上都严重依赖于母亲,面临这种情景,他(她)无法对母亲表达出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感受。一个人长期受到双重束缚,就容易得精神分裂症。这就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临床问题都可以被看做是非治疗性的双重束缚。来访者呈现一个循环,包括着看似矛盾关系的两方面:“我要改变\我不要改变”“我要离开这里\我要留下来咨询”“我要一个人呆着\我要他人在一起”“我要自己和咨询师谈\我要老公陪我和咨询师谈”“我想说\算了我不说”等等,以意识心理的观点来看,必须要选择其中一方,即,意识心理会认同一方而反对另一方,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双方同样重要,尽管一再努力去看低另一方。而作为治疗性的双重束缚摒弃掉“不是|就是”两分法的结构偏差,允许来访者感受所有潜在的立场,在治疗进程中来访者会出现一种摆动:存在于“自体客体移情”维度上和“反复移情”维度上的摆动。在自体客体维度上,病人渴望着治疗师为他提供其过去没有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然而,在反复维度上,病人又害怕重复经历童年创伤。这两个维度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都可为解释病人无意识的建构原则提供良机,进而促其所有潜在立场的统一,由此真正打开创造性,治疗性的立场。三.禅宗“中间地带”与治疗性双重束缚的同一性“存在禅”的感知强调事物的相容性,它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禅是一种高度和谐优美的精神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掌握“不二”法门。所谓“不二”即不人为地加以区别。禅的感知所面对的是存在的最原始事实,它不受逻辑的玷污,把对象的丰富性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首山禅师手中拿着一只竹篦子,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把它唤作竹篦子,那是触——太呆板了,谁不知道这是竹篦子呢?不唤作竹篦子,那是背——它明明是竹篦子嘛,唤作其它东西就与它的性能相违背了。若不触不背,应该把它唤作什么才妥当呢?”这是对思维的剥剔,离开了思维运动的规则。面对一只大家熟悉的竹篦子,不能用大家通用的名词来称呼它、判断它,也不能用其它的名词来称呼它、判断它,那该用什么作为判断呢?这里,首山禅师是把思维逻辑的道路堵死了的,他的本意就是设立一个思维的陷井,设立一个悖论,让思维在其中寸步难行。“竹篦子话”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早在唐代百丈禅师时,有个从湖南来的头陀对百丈禅师说:“我在湖南发现一座大沩山,是传法的上等道场,可以容纳千五百人,希望老和尚能派一个得力的人去开发。”于时当众挑选。当时百丈和那位头陀选定了灵祐,但首座和尚不服,百丈说:“你若当众能下一句出格之语,那沩山就归你住持。”百丈禅师指着净瓶说:“不得唤作净瓶,你唤作什么呢?”首座说:“当然不能把它唤作木子嘛。”百丈于是又问灵祐,灵祐却把净瓶一脚踢翻。百丈说:“首座输了一座山。”于是灵祐便到了大沩山,成了著名的沩山禅师。这个“净瓶话”与“竹篦子”话一样,都是思维的陷井。人们的思维和念头,都是附在具体的内容之上的,净瓶和竹篦子都是对某个事物的判断,也就是一个念头。这样的念头是有色的、有规定的。无念的念被染上了这样的外在色彩,就成了有念,被规定、被限制的念头了。而禅宗的方法,就是要让人们在这样的有念中还原到无念,也就是要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沩山灵祐踢翻净瓶,表现出对有念的超越——把净瓶这个思维的牢笼砸碎,就陷不住人了,若如首座和尚那样在概念中纠缠不清,哪里有精神和思维的自在呢!这个思维既不空,又不有,什么内容都没有,又不是没有内容,这样的思维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这种状态,就是禅宗开悟的入门通道——超越一切精神的现象,契入精神的本体。而机锋棒喝和参话头,就是以逼的方式,把精神和思维强行推入这样的状态之中。参话头,是指一句话在未形成意识层面的语言之前的那个状态,这个状态里我们是以自己一种未能名状的感受和体验来认识、感知问题的,是一种潜意识状态。当这种状态慢慢的澄清到清晰的意识化状态时,我们便能够用语言来清晰表达了。语言的优点在于清晰的表述和界定所要言指的内容,但任何语言的表述都有局限性。这个方式是为了能够使人直接体验到自己的感受状态而达到领悟,而减免了语言逻辑在形成过程中造成的阻抗。参话头与面质和澄清的共同之处是,都能让患者将它们潜意识中的阻抗因素意识化。参话头让患者直达自己的内心的潜意识动机,同时也理解了自己这种强迫性重复的行为。而作为话头的公案,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力量,如:狗子有无佛性的话头。有个和尚问赵州禅师:“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无!”云:“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师曰:“为伊有业识在。”又一个和尚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曰:“既有,为什么变成了狗?”师曰:“知而故犯。”对一条狗有无佛性的问题,赵州的回答是矛盾的,一时说无,一时说有。在禅宗内,赵州是不容怀疑的,这里也不必用逻辑来鉴别,因为一使用逻辑,这则公案和话头的意义就失去了。话头的意义就是要超越逻辑,让精神和思维在超逻辑中亮相,这样的精神状态是“不可说”的,也说不出来,说出来也不是那种意义了。马祖和西山亮座主的那则公案,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座主是对专精某门经论法师的尊称,如同现代哲学博士、物理学博士一样。亮座主参马祖时,马祖问他:“听说你很会讲经?”亮座主谦逊地说:“不敢当。”马祖问:“你用什么来讲经呢?”亮座主说:“当然是用心来讲了。”马祖不以为然,说:“心如同一个工匠,意如同凑热闹的,与根本的佛法不沾边。”亮座主不服,掉头就走,马祖在他后面高声唤他:“法师”,亮座主一回头,马祖问他:“这又是什么呢?”亮座主豁然大悟。忽然被人呼唤时所引起的对自我刹那间的那种绝对存在的感受,是非思维、非逻辑、没有对象、没有内容的。所以禅宗的方法可以说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具体来说,不论是机锋,棒喝,还是参话头,都是对念头的剥剔。念头被剥剔得干干净净,一无所有,刹那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体验到无意识的真空妙有,顿见自家本来面目,所以,德山棒,临济喝,看似与知性对立,实际是对知性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中,人的认识在“催眠逻辑”中得到丰富,在“双重束缚”中得到升华,实现了从知性思辩到感性体验的转化。四.隐喻取向心理治疗与治疗性双重束缚的视角隐喻是一种古老的沟通工具。古时候的臣子用隐喻故事对皇帝鉴言,圣经上,佛经上,也处处是隐喻的说法。所以,隐喻可以说是人类古老的智慧之一。而在心理治疗上,把隐喻故事使用的最出神入化,自成一家的人,就属MiltonH.Erikson了。M.Erikson(1902-1980),是一代催眠治疗大师。他发明的催眠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催眠形式。用他特有的缓慢的语调,轻描淡写的说一段故事,很神奇的就把人带入催眠状况,而在催眠似的故事里,又把要对案主说的话,用隐喻的形式藏在故事里。很多案主,就在这样历程里,行为有了新的转变,人生有了转机。M.Erikson视人类的潜意识为一有力的资源,能帮助我们活得更健康,充实而完整。所以,在说故事的时候,常常是同时说给案主的意识和潜意识接收。意识聆听到故事的表面内容,而潜意识聆听到故事的深层结构。而故事的结构却正是隐含解答,且符合案主心里结构的另一个故事。案主的潜意识接收到这个故事,就等于有了强而有力的改变力量。但是M.Erikson的治疗方法的确很难被学习!加上M.Erikson晚年才受重视,而将晚年的精力全部投注在教学上,所以,现在所谓的Eriksonian取向,其实都是二手货。Eriksonian学派催眠的核心是“隐喻性沟通”,即来访者听到一个与自己的问题无关(比如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但结构上却相似的问题时,他们开始接近并探索自己的问题。具有以自我参考的方式去理解和表征交流的强烈倾向。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催眠促进了象征性加工(即隐喻加工)的工程。在大多数临床中周期性发生的症状问题可被看做是双重束缚补充物的象征性浓缩,即症状是由否定操作者所限制的补充物的浓缩。表面上对立的动机或指令是共生的。换句话说,它们是整合冲突的无意识努力,即是为了整合互补性所作的隐喻性(可理解为无意识的)的努力,这与问题儿童的症状往往反映了其父母的冲突的表现非常象。隐喻性沟通(可理解为象征性加工)最能体现治疗性双重束缚的精准内涵,非常适合来访者。案例:我们看一则隐喻故事:“在森林的深处,很深的地方。那是要走在一条幽静的小径,穿越了层层绿色的森林,从阳光灿烂到阳光温柔,从热热的外头到幽静的里面。如果你走在这样的小径,你会听到风吹的声音,鸟叫的声音,甚至是淙淙的流水声。就在这森林的深处,住着一个老鞋匠,老鞋匠住在这里有一阵子了。年轻的时候,鞋匠是住在森林外头的,做长途旅行的人会来像他订做鞋子,而这么多年来。老鞋匠越来越知道他要的是什么?随着时间的过去,老鞋匠也越往森林的深处居住了。「要做出一双适合一个人的好鞋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老鞋匠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鞋匠总喜欢对着小徒弟说:「要知道怎么样的鞋最适合一个人是要等待的,等待灵光乍现的那一剎那,才会知道选用哪一种皮。等到皮革选好了,还没有,要挑个黄道吉日,要等待适当的阳光把皮革晒得刚刚好。还要量很多次脚样,中午很热的时候,走路走到脚微微胀大的时候,还有晚上冰凉的露水让脚收缩的时候。把这么多的脚的样子通通一起考虑了,才知道怎么样式最适合这个人的好鞋了。你要知道,一双好鞋是要陪着这个人爬越千山万水,走过他人生的每一步路的。」小徒弟听的呆呆的,也不太懂。小徒弟心急的是:「可是,师父。有人没鞋穿啊!他急着要有双鞋好走下一段路。但师父你说灵感还没到,他只好光着脚走了。前面的路有碎石头,他的脚痛又没鞋穿可怎么办?」小徒弟的着急感化不了老师父的安定。老师父依然坚持他的原则,这
本文标题:迅速提高沟通效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