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
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时间:2016-06-2217:41:28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111doc888@玉凤我要投稿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行为,不干扰教师上课,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教育叙事范文,仅供参考。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篇1一、用好课吸引学生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的一批弟子就要毕业,哲学家将学生带到一块荒芜的田地中,告诉大家,将在这块荒地完成最后一课。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是:“怎样除去这块地上的杂草?”弟子们各抒己见:“可以用手拔取这些草。”“可以使用除草剂。”“我用火烧的方法。”“可以通过向土里加石灰的办法,使草失去生长的土壤条件。”……哲学家说:“大家回去按自己的办法除去地里的杂草,一年以后,都到这儿来,说说效果,这就是我的作业,再见。”一年后,弟子们陆续从各地来到这块土地上,一年前荒芜的土地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可是,老师始终没有来,弟子们开始猜测“从不迟到的老师为什么没有来?”大家结合一年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再看看这绿油油的庄稼,弟子们明白了: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用绿油油的庄稼占领;怎样除去心中的邪念,用美德占领……将这个故事用来思考课堂纪律管理,怎样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有一位在小学低段任教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学生认真地埋头练习。完成作业有快有慢,先完成的同学做完以后就举起了手向老师报告。老师很高兴,开始清点:“5个、6个同学做好了……”这时我注意到身边的两位同学明明没有做好,也连忙举起了手,成了老师口中的第9个、第10个。另外一位老师也教低段,提出一个问题后,一些小手举了起来。老师说:“我多么希望看见一片森林。”其余没有举手的“小草”立刻高高地举起了手,加入“树木”的行列,课堂上出现了小手的“森林”。课后我连同上面的课例与这位老师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举手的学生是否真正懂了?关于“森林”的暗示和要求可能带来什么?第二个是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权利不举手?我个人以为,从尊重人的权利出发,学生是有权利选择不举手的。将“是否有权利不举手”的问题拓展到上课,我们可以想一想:学生是否有权利拒绝听老师的课?想一想这个答案,我们可能出一身冷汗。当学生行使自己不听课、或者不听你的课的权利时,都不举手时,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当然,从发展趋势看,老师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时代应该过去,而且正在慢慢地而且必将过去,我们挽不住也不能挽这必然逝去的夕阳。二、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规范和制度管理过程作为规范和制度教育的过程。三、纪律管理中的其他注意事项1.避免人为添乱。有些课堂上的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考虑不周到而带来的,教师自己添了乱。比如在一节数学可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一位同学代表小组上台竞赛。本来老师希望学生振奋精神,关注竞赛内容,但提出的要求却是:“为本组学生加油,”小学生立即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再控制纪律就比较难了,教学陷入了长时间停顿。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很多老师不仅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指引着学生的行动。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4.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羁绊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你期望的,你就给予肯定,而且必须明确那一类行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你期望的,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6.注意纪律要求的变化。比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你这样做很乖”可能巩固某些行为,但三年级,就需要从“我希望你怎么”到“你应该怎么”转变,从“你乖”到“你懂得规则”的转变,有利于将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谋求老师的赞赏转化到认可和接受纪律的要求。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篇2:浅谈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性,特别是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逗别人笑、搞小动作、乱位、尖叫和打架等不良现象。为了改正这种“乱”现象,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维持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教师提醒有技巧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仍有幼儿园那些整天玩闹“惯性”,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们都在玩闹,不能控制自己自主地和教师一起学习。当老师提示:本课时要学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在课本的哪一页?怎样学会这些知识?此时,小学生们不是在和同桌逗笑、搞小动作、耍玩具,就是东张西望,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为了纠正这些不良行为,我就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办法:①让全班学生齐读课题或课文,提醒学生把思想和行为集中到学习上来。②如有个别学生正在谈话或者搞小动作时,我就悄悄地走到他面前,用手轻轻地在他(她)的桌面上敲几下,提醒他(她)把思想和行为转移到课堂上来。③如某个学生还在乱位或者说话时,我就有意点了他(她)的名字,提醒他(她)马上回到座位上,不要再说话,认真听老师讲课。④假如某个学生在整个课堂上都不听老师讲课时,我就把与该课有关的知识编成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做,从中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个别不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处以”背诵课文、唱歌和跳舞等小小的“惩罚”。发挥班干的作用班干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小助手。要想发挥好小助手的作用,就要发挥班干的作用,协助老师搞好教学工作。小学生大多数是听老师的话的,是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的。因此,用班干来控制班里出现不良行为是重要和可行的。本学期,我把班干安排在各个学习小组中,让他们对一些上课时讲话多、玩耍多的“捣蛋”学生进行“控制”。某同学上课时讲话、逗笑、搞小动作和乱位了,在那个组的班干能马上提醒、劝说他(她),不要再做这些不良行为了,从而维护了课堂秩序。同桌同学互相监督同桌是同学,也是朋友。因此,同桌同学相互监督、合作、劝告、提醒等是很必要的。所以,我让同桌的同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同时,在纪律上也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纪律。如上课时谁搞小动作了,同桌的同学就提醒他(她)一下,他(她)马上就停下来了。善于总结和纠正班风和学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教师就要善于总结和纠正班风和学风,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们改正。具体的做法有:我利用每课时下课前2至3分钟进行课堂纪律总结;放学后,我留下那些屡犯的“捣蛋”生进行批评教育;利用周会课和《品德与生活》课时间,点名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适当批评(尽量不点名)“捣蛋”的生。学总之,教师只要有信心和决心教育学生,加上方法对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小学生就会听活,班级的“乱象”总会“静”下来的,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篇3:浅谈教师如何控制课堂纪律很多新教师就会向一些很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和学习。而大部分老教师就会说你是新教师“幼稚”、“单纯”、“没经验”,并且会教你很多东西。总结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点:1、要有威严,放厉害点。学生的本质就是“得寸进尺”,你不能给他们好脸,特别是在第一节课上要来个“下马威”,震住学生,不然往后想要再来整治就很难。2、利用集体的力量,告诉学生要为集体争光添彩。靠集体压力,吓得学生不敢违反纪律,他违反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3、靠师生关系好,和学生做朋友。既然他们喜欢我,就愿意听我的话,纪律自然就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上面这些方法,的确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却各自都有一些缺点,效果也因人而异。就第一点来说,可能当时有一定的效果,却为其它的老师或后期的学习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例如某班上有几位相当“严厉”的教师和几位通常所说的“脾气好”的教师,那么显而易见的,在“严厉”的教师课堂上,学生肯定非常守纪律(此处不谈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程度);而在“脾气好”的教师课堂上,学生极容易放任自己,若此科目又正好是学生所说的“副科”的话,情况就会更糟。而且最大的缺点是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了“看脸色”行事,一旦“严厉”的教师松懈了一点,可能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并且这种课堂纪律总是很容易出现反复,过一段时间就要整治一下。再看前面的第二点,它主要是用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或者说个人相对集体的“耻辱感”。这种方法比第1种要有优势,前提是要培养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然而舆论的谴责其实也是对个人的一种威胁。通常情况下,学生也很容易想到与其它班集体作对比,由于分班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消极想法。一旦人心涣散或不良风气盛行之后,整个集体就会面临崩溃,课堂教学将无法组织和管理。这两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属于利用人对人的“威胁”和“压力”。与此相似的做法,就是科任教师动不动把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一般来说班主任是比较有威信的)。这种做法,是最应该丢弃的。这是一个老师最无奈的表现。自己的课堂,应该由自己解决,交由班主任处理一次,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失去一次,终究会自食其果。比较得到认可是利用师生关系好这一点来进行。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也是利用人来进行治理的。与前面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换了一张面孔而已。没有控制好度的话,更会物极必反。学生受压制惯了,现在突然如遇春风,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释放压力和放松性情的最佳时期。于是整个课堂就“活跃”了。其实可以想到这不是和老师作对,这是学生被压抑本性的某些方面显露出来了。只要你一提醒,就会收敛的,但是很快就又闹起来了。把这种情况看成“得寸进尺”是不太准确的,他们对老师没有恶意(除非激发出了叛逆),甚至他们自己都可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压迫者”埋下的炸弹,被“改革者”引爆了。那有没有新
本文标题: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31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