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led行业调查报告(精编4篇)
led行业调查报告(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led行业调查报告(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展望LED行业1展望2014年LED行业摘要:未来十年,尽管只是历史长河的几滴水,但是对于LED企业来说,却是生死攸关。我坚信,即将到来的2014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未来十年,尽管只是历史长河的几滴水,但是对于LED企业来说,却是生死攸关。我坚信,即将到来的2014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当今LED行业中可分为三大组成部份。第一部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公司。以红黄光、蓝光等发明者为代表公司,他们靠专利技术领先,并且还在不断地提高和突破,尽管速度已有些缓慢。第二部份:中国(包括台湾)、韩国等大企业。这些大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额不一定比第一世界小,但是品牌认知度、技术先进性方面还是稍逊一筹。第三部份:芸芸众生的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2014年的LED行业首先迎来的毕将是日渐剧烈的竞争。LED作为照明行业的生力军与传统照明并成一支大军,在此前提下,对于传统照明企业来说,可能是左手打右手;对于新兴LED照明企业来讲,完全是新的渠道建设,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中,前三年还是以替换为主,这将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段时期。接下来就将是行业整合,,有资金的企业去收购,缺乏资金的企业被收购,相当一部分企业会倒闭,投资上亿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幸免。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补贴高潮期过去,靠政府补贴做回成本的可能性不再存在。另外,很多企业靠延缓设备折旧来增加利润,使得财务报表好看一些。然后就是创新,掌握新的技术,就能掌控市场。核心技术一直是国内LED的弱项,2014年国内企业还要加大核心技术的研究。2014年注定是LED行业不平凡的一年。(本文系网络转载,文中陈述文字、观点未经本站证实,亦不代表我司基本立场,读者需自行核实相关内容。)LED市场调查报告2LED市场调查报告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功率小,使用寿命长,能量损耗小的发光器件,在国内兴起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由于其特殊的性能优越性,正逐步取代原有的发光器件,使用在工业和民用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随着人类能源的短缺,市场前景非常可观。近年来,LED在城市亮化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等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据中央新闻联播,最近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的照明工程全部换成了LED显示,既节省了能源又增强了美观度)据悉,民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已经在国外研制成功,预见不久的将来,您的家居装饰也会用发光二极管来照明。目前国内LED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主要以中档位的产品占近50%的市场,40%左右的高档位市场仍为外商企业所占据,其中又以港商和台商为主。由此可见,LED的市场前景仍非常可观。这同时给国内配套材料的生产厂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如芯片、环氧树脂封装料、模条(模粒)、支架等等。环氧树脂封装料目前大概有50%的市场依耐于进口,主要是高档位的市场。象海索、川裕、力上、EPFINE等等基本上占据了高档位的市场。国内以邵惠集团较早生产LED环氧树脂封装料,近年来涌现了象顺德朋偌、长沙蓝星、江阴天星等生产企业,但是国内企业基本上维持在较低档次封装料的生产,产量也较小,高档要求的产品仍任重道远。市场欢迎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生产高档位的环氧树脂材料。发光二极管灌封料市场以珠江三角洲为主,沿海一带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市场都很大。这些年内地市场发展很快,如湖南、湖北、江西、天津都聚集了很多LED的生产厂家。估计整个发光管的市场国内月用量在3000吨上下。综上所述,国内环氧树脂加工企业要完成取代进口的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它一方面取决于国内相关原材料的配套供应问题,另方面如何从技术上提高产品档次,适用在高档产品场合的应用。LED行业前景3LED照明产业在迎来一个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发现了行业存在的一些严重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LED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产业面临着巨大商机。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LED产业仍面临诸多困局,甚至已经形成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桎梏。产品价格过高商业化应用推广举步维艰国家在去年已经启动“十城万盏”LED节能计划,目前已经有42个城市列入该计划。不过,除了装饰用的LED照明已经逐步普及化外,至今绝大部分的LED通用照明应用还局限于政府示范工程。市场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LED照明产品价格过高。由于芯片在LED产品成本中占30%甚至更高,而我国照明级高端LED芯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较为昂贵,造成同等光照亮度的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对普通的消费者没有较大吸引力。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龙头企业及主导品牌中国LED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整体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随着大部分LED厂家将产品前期研发和主要模块生产交与方案商,LED准入门槛降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有1950家LED封装企业,而企业推出的各类LED应用新产品数量不足530件;LED路灯企业超过300家,产品基本处于互相抄袭模仿的阶段。同质化竞争造成价格战硝烟四起,缺少标杆性的品牌,企业规模难以壮大,行业缺乏公信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已迫在眉睫。产业投资过热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世博、亚运、“十城万盏”政策推进,LED市场需求大增。多个地市将LED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国内LED市场前景乐观,海内外投资兼并整合上下游企业进程加速,传统照明企业、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等也纷纷进入,出现产业投资热潮。以上游的外延片生产关键设备MOCVD为例,2010年到厂安装进口设备达300台,未来3年全国计划进口超过1000台,是2008年的10倍以上。未经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LED产业布局,大规模集中引进MOCVD关键设备,可能导致低端芯片产能大爆发,使LED产业重蹈我国2008、2009年多晶硅投资热失败的覆辙。政府扶持政策与产业发展现状不配套LED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及省市地区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的扶持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出台了大量产业扶持政策,并通过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了我国LED产业的技术进步。但是未来5年将是LED从研发和示范阶段向完全市场化化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作为产业扶持政策,需要更加系统和切合产业发展现状,并从消费层面的减税、购置补贴、政府采购以及研发层面的政府拨款与优惠贷款等方面进行细化。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专利技术是全球主要LED厂商获得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国内LED专利技术构成不完善,上游专利大部分被国外厂商所掌握,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80%以上来自国外或台湾地区,企业无法延伸到中高端利润板块;由于缺乏原理性专利,产品受到专利封锁,出口受制约。即使在集中了我国80%以上企业的封装和应用下游领域也处于较低端水平。随着LED技术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应用领域大大拓展,市场空间成倍增加。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外国LED企业“攻城略地”,占领市场。国内LED企业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并构建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的巨大挑战。标准及检测手段滞后于产业技术LED产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但新兴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与标准制定等共性难题,目前产品缺乏完整的行业规范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挫伤了市场信心与积极性。另一方面,LED产业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产品示范应用,形成了标准化和质量评测手段滞后于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的局面。如何缓解矛盾,突破瓶颈,不仅是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技术质量监督范畴内的新任务。综上所述,我国LED产业面临的困局需要从产业发展战略上破解。这是因为LED产业除了具备新兴产业的特征,还涉及半导体和传统电光源两个领域,其发展历程有内在规律,如果仅仅追求国外个别先进技术指标,即使投入巨大,也可能产业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产业链脱节,因产业发展畸形,扶持政策事半功倍甚至南辕北辙。led行业调研报告4led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片制造、封装、模块制造与灯具组装。因此,厂商或者研究机构在预测LED产业成长趋势变化时,可以先透过LED化学材料营收的成长模式中看到一些先期趋势。从历史上看,LED于电子应用(例如显示器背光源)的需求推动了对LED化学品的需求的成长。但是现在这个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一般照明领域的需求将成为下一波化学与材料成长的中心。在四个涉足LED制造的阶段当中,对于化学与材料产品最大需求的价值链是在最终的阶段,也就是灯具的组装之上。场中的所有业者必须利用LED提供与传统照明不一样空间设计来创造机会。毕竟,LED照明灯具不同于传统灯具,LED光源不需要设计围绕一个可更换的灯泡。创新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可能性将导致与以前的照明技术不一样的商机。《2017年中国LED材料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在多年LED材料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LED材料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LED材料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LED材料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LED材料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LED材料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LED材料行业前景预判,挖掘LED材料行业投1资价值,同时提出LED材料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2
本文标题:led行业调查报告(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2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