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子集团与子公司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战略绩效管理系统目录1.绩效与战略绩效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绩效管理2.集团整体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治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组织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绩效评价3.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创造评价标准增长性评价标准协同性评价标准运营效果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4.岗位绩效评价岗位绩效一般评价方法岗位绩效数量化评价5.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型价值创造增长性运营效果核心竞争力协同性•产品/服务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增长•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协同行为•协同价值评估•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业务发展潜力•财务发展潜力•……•产品/服务质量•产品/服务交付周期•运营成本与费用•组织与人力资源•……•净现金流•总资本利润率•损益临界点比率•……•行业对标•财务绩效•管理绩效•……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模型协同性增长性运营效果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产品/服务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增长•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净现金流•总资本利润率•损益临界点比率•……•产品/服务质量•产品/服务交付周期•运营成本与费用•组织与人力资源•……•协同行为•协同价值评估•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业务发展潜力•财务发展潜力•……•行业对标•财务绩效•管理绩效•……目录1.绩效与战略绩效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绩效管理2.集团整体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治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组织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绩效评价3.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创造评价标准增长性评价标准协同性评价标准运营效果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4.岗位绩效评价岗位绩效一般评价方法岗位绩效数量化评价5.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子集团可以通过五种手段实现“创造价值”控制发展衔接杠杆选择15432•侧重于最为重要的成本/价值驱动因素•强化对现有业务的改进•例子:TYCO,Hanson,GeneralElectric•扩大业务的规模或市场份额•全球化,兼并,结盟•例子:ABB,DaimlerChrysler,GeneralElectric•创建可以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实现的不同业务的联系模式•组织内部的协同效应(如:产品,区域,市场•例子:3M,ABB,海尔•发挥总部的特别的能力/技能•在不同的业务中应用有特殊价值的专有能力•例子:VirginGroup(PRskills),3M(patents)•业务/资产的买卖•“专业从事企业买卖•例子:Hoechst(demerger),KKR集团总部评价子集团“创造价值”能力的标准•财务效益状况–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营运状况–总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目录1.绩效与战略绩效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绩效管理2.集团整体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治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组织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绩效评价3.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创造评价标准增长性评价标准协同性评价标准运营效果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4.岗位绩效评价岗位绩效一般评价方法岗位绩效数量化评价5.战略绩效管理工具集团总部可以从以下标准评价子集团“增长”的能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长期发展预测目录1.绩效与战略绩效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绩效管理2.集团整体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治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组织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绩效评价3.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创造评价标准增长性评价标准协同性评价标准运营效果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4.岗位绩效评价岗位绩效一般评价方法岗位绩效数量化评价5.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子集团可以通过四种手段实现协同,创造价值协同创造价值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对资源或业务行为的共享。这里的业务行为主要指通过共享可以实现规模效益的业务行为(研究开发或工程技术,采购、生产或运营、统一管理的销售队伍、市场营销计划、分销渠道等)。•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即使不存在对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共享,企业群中的企业也经常可以从兄弟企业在市场营销或研究开发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中获得间接的利益。例如,GE在涡轮发动机方面的研究就对其飞机发动机制造企业有很大帮助。•企业的相似性。知识和技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可以被处于相似知识领域的企业所共享(如,高科技企业或者注重市场营销技巧的企业等)。•对企业形象的共享。被看作是一个声誉卓著的企业群中的一员,可以提高个别企业的形象并使之获利。集团总部评价子集团“协同”能力的标准所有协同效应都可以用三种变量来描述:•增加了的销售收入•降低了的运营成本•压缩了的投资需求目录1.绩效与战略绩效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绩效管理2.集团整体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治理绩效评价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组织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绩效评价3.子集团/子公司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创造评价标准增长性评价标准协同性评价标准运营效果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4.岗位绩效评价岗位绩效一般评价方法岗位绩效数量化评价5.战略绩效管理工具集团总部可以从以下标准评价子集团“运营效果”•营销管理评价标准•生产管理评价标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供应管理评价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标准•财务管理评价标准营销管理评价标准•产品组合广度•产品组合长度•产品线决策•产品组合决策•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产品设计的创新•产品商标设计•产品商标的法律问题•产品包装原则•产品包装设计•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价格策略的决定因素•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定价目标•成本估计•定价方法•定价策略•价格变动因素•价格变动形式•营销渠道的功能流•渠道成员的分工•客户对渠道服务的需求•渠道目标•渠道策略•渠道结构•渠道成员•渠道控制•营销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的关系•营销管理与其它单位管理的关系•客户行为模式•客户动机•客户购买决策•客户类型•市场细分标准•市场细分程序•细分市场评价•选择目标市场•市场覆盖策略•市场定位•竞争差异化策略•营销环境的分类•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的互动关系•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市场预测•营销情报系统•营销研究系统•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的分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渠道绩效评价•渠道管理的法律考虑•仓储决策•存货决策•发货处理•运输决策•促销程序•广告的种类•广告预算•广告媒体•广告设计•营业推广目标•营业推广形式•公共关系目标•公共关系对象•公共关系形式•公共关系效果评价•推售人员安排•推售人员管理•人员推销技巧•营销计划制定程序•营销计划制定方法•订单系统•销售系统•存货系统•应收账款系统•应付账款系统•营销控制程序•营销控制方法营销管理评价指标①市场占有率=评价期本企业产品销售量÷评价期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总量×100%②市场覆盖率=评价期本企业产品已进入的细分市场数÷评价期本企业产品应进入的细分市场数×100%③产销率=本期销售量÷本期生产量④销售量倍率=评价期本企业某种产品销售量÷评价期本企业主要竞争者同种产品销售量⑤A类销售额率=评价期占本企业现有产品种类20%左右的产品的销售额÷评价期本企业现有产品的销售总额×100%⑥B类销售额率=评价期占本企业现有产品种类30%左右的产品的销售额÷评价期本企业现有产品的销售总额×100%⑦C类销售额率=评价期占本企业现有产品种类50%左右的产品的销售额÷评价期本企业现有产品的销售总额×100%⑧销售价格倍率=评价期本企业某种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评价期本企业主要竞争者同种产品市场销售价格⑨客户满意程度=∑(指标的重要程度×客户对本公司各项指标的评价值)⑩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销售收入•在上述10个指标中,前4个指标表示营销效率,第5至第9个指标表示营销质量,第10个指标表示营销耗费。可以为上述三个方面设定权重,再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分解到每个指标。生产管理评价标准•生产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的关系•生产管理与其它单位管理的关系•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工厂总平面布置的程序•工厂总平面布置的方法•车间布置的原则•车间布置的形式•车间布置的方法•工作地装备•人机单位•定置管理•工艺流程准备•检验流程准备•运输流程准备•信息流程准备。•产品品种决策原则•产品品种决策方法•产品产量决策原则•产品产量决策方法•产品生产方式决策原则•产品生产方式决策方法•生产计划策略•生产计划综合平衡•生产任务安排•作业计划程序•作业计划方法•生产调度机构•生产调度制度•生产协调原则•生产协调机制•生产协调方式•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工序进度控制•生产原始数据管理•生产信息报告•在制品占用量控制•在制品日常管理生产管理评价指标①生产率=总产量÷平均人数②生产周期=从投产到完工所需要的时间③阶段生产均衡率=评价期内各阶段的实际之和(超计划部分不计)÷评价期内各阶段的计划产量之和×100%④综合生产均衡率=评价期内各阶段产量计划完成率之各(超计划部分不计)÷评价期内阶段数×100%⑤主要原材料单耗=主要原材料消耗总量÷总产量⑥主要能源单耗=主要能源消耗总量÷总产量⑦单位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总额÷制造成本•在上述7个指标中,前2个指标表示生产效率,第3和第4个指标表示生产质量,第5至第7个指标表示生产耗费。可以为上述三个方面设定权重,再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分解到每个指标。质量管理评价指标①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产量÷(合格品产量+不合格品数量)②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品数量③平均等级=∑(某级别×该级品产量)÷合格品总产量④质量保障率=1-质量问题退货率-销售返修率⑤产值质量利润率=质量利润÷质量产值×100%⑥销售成本质量利润率=质量利润÷销售成本×100%⑦资金质量利润率=质量利润÷(固定资金平均总值+流动资金平均余额)×100%⑧质量成本结构率:所谓质量成本结构率,就是指质量成本中各项目分别占全部质量成本的比率。内部故障成本结构率=内部故障成本÷全部质量成本×100%外部故障成本结构率=外部故障成本÷全部质量成本×100%鉴定成本结构率=鉴定成本÷全部质量成本×100%预防成本结构率=预防成本÷全部质量成本×100%⑨质量成本有效率=质量利润÷质量成本×100%•在上述9个指标分别表示质量管理的效率、质量和质量管理耗费。可以为上述各方面设定权重,再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分解到每个指标。供应管理评价指标①人均供应量=供应总量÷平均人数②供应保障率=(本期工作天数-本期待料天数)÷本期工作天数③存货周转次数=本期存货周转额÷本期存货平均余额④存货周转天数=本期日历天数÷存货周转次数⑤采购退货率=(本期采购批次-本期到货后由于质量和供货期的原
本文标题:子集团与子公司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