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西方经济学本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
西方经济学(本)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中央电大考试处潘焦萍(本方案仅适用参加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课程学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下同)课程考核改革试点。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多年来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感谢大家与我一道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考核模式探索的试点;其次感谢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试点。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启动于2005年的春季,至今已一年有余,此项试点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两次共有300余教师和10000多名学生参加,试点工作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得到了试点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为了搞好试点工作,我们课题组根据已参加试点电大的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试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并提出如下建议:1.参加试点的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试点方案,并按照方案执行,如对方案有意见或建议请辛苦各位老师形成电子文档发给我或文字材料寄给我,先谢谢各位老师。2.试点的老师可以选择试点的一个班,同时选择非试点的一个班进行比较。方法之一两个班的教学方法相同,比较学习效果;方法之二两个班教学方法不同,比较学习效果,不论哪种方法,学期结束后对试点情况作一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告知财经部。3.大规模试点的电大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责任老师,负责试点学生人数不宜太多,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辅导教师组织教学和作业的阅改等方面。同时注意任务发布的时间,按照要求组织学生按时完成。4.试点的各位老师一定要组织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对导学后的四种练习(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和基本范畴)进行训练。5.班主任、技术老师、课程辅导教师进一步加强协作。6.辅导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学习进步。7.请各位老师填写辅导教师调查表和组织学生填写学生调查表,收回后邮寄中央电大财经部。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一、考核改革的目的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课程考核的基本模式;2.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探索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及财经类相关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3.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4.探索远程成人考核的信度、效度,保证学习质量。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的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西方经济理论解释、分析、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三、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目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本课程教学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自主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再一方面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分析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得以提高。第一部分:说明比重:六次,共计50分,占总成绩的50%。形式:一次综合性思考题(微观部分,10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题,(宏观部分,每次10分),一次案例分析题(宏观部分,10分)。一次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经济问题讨论题(10分),两次基于网络的开放式阶段测验(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各一次,每次5分,计10分)但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操作:所有形成性考核题型均由中央电大编制,统一提供,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我们要求大家在每学完一章学习内容后,要完成《西方经济学导学》该章教学辅导后的综合练习题。与此同时在网上教学辅导栏目中同时提供该章的模拟训练题。第二部分:形成性考核内容第一次作业:(10分)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3)比较时包括二者的相同与区别时间:学习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后完成本任务解题思路:(1)含义和形成条件(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4)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第二次作业:(5分)第一次基于网络的开放式阶段测验,测验范围微观部分(第1章――第8章)100分为满分,时间为1小时一次。测验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计4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4分,计20分);判断题(10题,每题2分,计20分);概念连线题(10题,每题2分,计20分)。测验目的: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程度,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微观部分(第1章――第8章)的学习内容,理清微观部分各章的学习要求和相关内容;(2)认真完成每章后提供的计算机考试的模拟训练题;(3)本次测验从颁布到关闭时间为1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时间:学习微观部分(第1章―第8章)后完成本测验第三次作业:(10分)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考核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西方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学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运用;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西方消费理论的理解。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搞清西方四大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西方消费理论的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理论联系,也可以理论阐述完毕后联系;(4)字数不少于800字。时间:学完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后完成本任务解题思路:(1)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2)简述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3)简述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4)简述佛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5)我国采取的消费政策、效果、原因和建议第四次作业:(10分)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目的:案例分析是检测对西方经济理论理解、运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经济案例的分析,既可以训练学生加深对西方主要经济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政策。本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理清通货膨胀理论、财政理论、货币理论等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能够对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并能运用经济理论解释、宣传国家的经济政策,指导自己的工作。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及对策1997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感到需求不足的压力,其明显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消费价格指数)在低位运行,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出口下降。出现需求不足的原因是:(1)1993年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惯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按照“增长—膨胀—治理---紧缩---停滞---放松---扩张”的轨迹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93年夏季开始实施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内容的紧缩政策,96年年底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这些紧缩政策在97年、98年继续出现滞后效应。(2)一系列改革政策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出台,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人们的储蓄倾向增加,即期消费减少,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同时银行存款在利率不断下调的同时保持快速增长。(3)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导致部分行业、部分企业下岗工人增加;同时乡镇企业在变革中竞争力减弱,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数量增加等,这些因素增加了全社会的就业压力。(4)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周边国家购买力降低,造成中国产品出口下降;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境外直接投资也大量减少。中国政府针对这种情况,1998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其主要政策包括:(1)增加国债发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仅1998年-2001年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水利和发电等工程的建设,刹住了投资下滑的势头。(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是适度扩张。中央银行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与财政拨款总额也大致相等。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2000年初,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2000年、2001年、2002和2003年GDP分别增长8%、7.5%、8.3%和9.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版)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3)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4)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等相关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上述基本理论的内容(3)按照要求逐一进行解答(4)字数不低于800字第五次作业:(10分)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题目、具体要求及时间随机进行。第六次作业:(5分)第二次基于网络的开放式阶段测验,测验范围宏观部分(第9章――第17章)100分为满分,时间为1小时一次。测验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计4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4分,计20分);判断题(10题,每题2分,计20分);概念连线题(10题,每题2分,计20分)。测验目的:通过测验检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程度,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宏观部分(第9章――第17章)的学习内容,理清宏观部分各章的学习要求和相关内容;(2)认真完成每章后提供的计算机考试的模拟训练题;(3)本次测验从颁布到关闭时间为1周,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进行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测验成绩最好的为最终成绩。时间:学习宏观部分(第9章―第17章)后完成本任务第二种方式:终结性考试主要目的:终结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西方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第一部分说明比重:1次,占总成绩的50%,满分100分题型:本课程采用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连线题。题型比重与答题要求(4:2:2:2)1.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比重40%,20题,每题2分,计40分)2.多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经济学重点理论的掌握程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比重20%,5题,每题4分,计20分)3.判断分析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比重20%,10题,每题2分,计20分)4.连线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比重10%,10题,每题2分,计20分)操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编制试题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本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8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