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
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一、找准干部队伍及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新变化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看:一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一些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发展冲劲,满足于每天按时上下班,但我要告诉你们上下班准是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有的人不去想想,不少事情大家干得了,我们有的人就是不想干、不肯干、不愿干。二是政令不够畅通。科所、科科之间不沟通、不配合,画地为牢,以邻为壑,推诿扯皮。一些股所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至上,对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群众敷衍塞责,导致一些很好的政策和工作部署落空,甚至南辕北辙,把本来可以办成的好事办坏。三是创新能力不强。有个别科所和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习惯于轻车熟就办事情,不注重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不与时俱进,不了解新情况,不解决新问题,办事僵化,扼杀生机。四是个别所的干部作风不实,说一套、做一套,有的纯粹就是“走读干部”,周一来,周五走,一周工作三天。基层有的还在所内聚众赌博。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些股所和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损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形象,影响了投资环境,制约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希望每一个干部都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当恶人,机关作风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加强能力建设就是要痛下决心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努力形成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树立工商局机关的良好形象,从而在整体上推进今年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从职工的思想状况看:一是极个别干部思想观念有明显误区:存在信“上”不信“下”现象,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机关、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存在信“闹”不信“理”现象,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二是少数干部片面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什么就得解决什么,否则就不和谐。三是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对干部的奖惩缺少一定的经济手段,部分干部认为“干多干少都一个样”,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同事之间互相猜忌、互相嫉妒,表面亲热有余,实际支持不力,特别是涉及干部提拔和评先选优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莫须有”的现象。五是讲“怪话”、“小话”、“风凉话”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从存在问题的原因看: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抓政治思想教育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方法上不够灵活,有时存在大道理讲得过多,片面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成了空洞的说教。三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部分干部之所以产生责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偏移,就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四是考核机制不科学,造成苦乐不均、奖惩不明,导致“大锅饭”现象。二、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我们必须雷厉风行贯彻,尽快按照省、市局的要求,结合机关实际,树立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念,建立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总体上能快则快,办法要过硬,措施要得力,力求抓出特色,切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对于具体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在思想上做文章、观念上下功夫。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顺利推进绩效评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顺利推进能力建设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当前,要认真抓好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权力观、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加强能力建设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重点查找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一查思维上是否残留计划经济的习惯定势,是否还存在以不适宜的传统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工作的工作模式;二是查一查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强不强,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面向全社会的服务观是否真正确立;三是查一查工作主动性、创新性够不够,是否存在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头,对今年“四个推进”等中心工作有没有深刻思考和系统谋划;四是查一查工作效率高不高,抓工作是否雷厉风行,速办速决,是否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相互扯皮现象,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五是查一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存在不注重调查研究,做表面文章,抓工作有布置不落实的问题;六是查一查执行党风廉政制度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规、造假和腐败问题。第二,在筹划上动脑筋、设计上下功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工作的开始,也是绩效评估工作的前提。确保绩效评估工作取得实效,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又要有具体明确的着力点;既要有科学的宏观筹划,又要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有”:一是要有统一考核内容。考核内容既要涵盖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把年度工作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公开化、透明化、并纳入到考核新机制中,使其一目了然;同时又要本着重点工作重点考的原则,在考核内容上区分主次、考核标准上区分难易、考核分值上区分多少,坚持抓大弃小,区分层次,体现考核内容的主流性和对实际工作的导向性;要改变只重数据不重质量的传统观念,坚持数量和质量相结合,将考核要素的数据信息和质量信息有机结合,整体纳入考核体系中。将考核要素的基础面扩大,加深考核深度,实现考核指标的多元化,重点突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要紧跟形势不断调整考核内容。例当前考核重点内容是围绕工商职能“三化”的红盾工程效能建设和数字化工商所建设。二是要有统一考核指标。定性指标尽量“数字化”或“模糊数字化”,把定性指标映射到一个类似“数”的集合上来。如把扶持当地经济发展措施有力,定性内容改为为当地经济发展具体出了几条措施,每条措施在“量”和“质”上产生的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多少好评。三是要有统一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是一套效能评估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考核时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就是通过不固定的阶段式的检查、评估方式来增强对工商具体工作情况的了解熟知程度,以此达到长效和可持续的激励,确保工商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要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单位、个人工作实绩档案,依据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单位、个人的工作实绩和加、扣分事项随时登记在案,结合有关数据统计报表及时进行考评。对阶段性的专项工作和中心工作可实行阶段考,对贯穿全年的经常性、年度性工作可实行定期考,尽量减少考核给基层业务工作带来过度的负担;要按照层级管理要求,实行“下考一级”,县(市)局负责所属科室、工商所及其负责人考核,科室、工商所负责本部门个人的考核,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将考核权和指挥权相统一,使考核真正成为管理的必要手段;要制定严密的考核程序,明确考核纪律,并实行考核结果公示、复议申诉制度,保证考核过程规范有序,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防止打“人情分”和“轮流加、扣分”。第三,在手段上用真功、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载体,把考核手段自动化、网络化纳入队伍管理的范畴,减少考核的手工操作,逐步实行网上考评、网上计分、网上通报结果,以及考核计分、扣分、排名、划分等的自动生成。通过网上考核,既能简化考核工序、提高考核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发展思路再好、措施办法再多、如果不抓落实,一切都将落空。为此,要防止“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等形式主义,树立“落实就是责任、落实就是水平、落实就是政绩”的思想,一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情况通报监督制度。二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跟踪督查制度。三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边评边改制度。力求每一阶段的绩效评估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做到检查到现场、督导到现场、落实到现场,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绩效评估工作进度和取得的效果,使每个人、每项工作都始终置于掌控之中,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同时,在执行绩效评估工作制度上,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真正表彰先进、奖勤罚懒作用。总之,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单位仍然应该及时地对考核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地审视,以推进考核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为促进工商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标题: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2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