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线路调研报告范例(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线路调研报告范例(3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线路调研报告范例(3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关于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问题的调研报告1一、引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输电线路电力设施是电力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电力设施的保护,先后制定颁布了多项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局领导的积极努力、关心和支持下,xx年成立了余姚市供电局线路运行工区,线路运行工区通过五年来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余姚市35kv、110kv高压输电线路电力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诸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几年来,随着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余姚电网安全,也给余姚市的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我局供电可靠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创建和谐稳定的供电环境,在局系统全体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本人利用35kv线路巡视的同时,深入到线路现场进行对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调查分析了当前工区对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遇到的困难,剖析了原因,并对实现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群防群治提出了具体建议。二、现状调查余姚市地处宁绍平原,东海之滨,历史悠久,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4个街道、17个镇、2个乡;是浙江省经济十强和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线路运行工区现有职工20人(含驾驶员5人),运行车辆5辆,担负着余姚市境内35kv输电线路计45条公里的日常巡视和缺陷处理以及110kv输电线路计40条318公里的日常巡视和3米以下缺陷处理工作。为保护好输电线路电力设施,及时做好输电线路消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在局领导和安监科的支持、配合下,线路运行工区职工积极学习、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法》,采取“防治”结合等手段,在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及时阻止了一些破坏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行为,但破坏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事件还时有参考资料,少熬夜!发生,主要表现在:(一)盗窃破坏输电线路电力设施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虽然国务院1998年出台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xx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力设施工作的通知》,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积极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采取很多有力措施,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盗窃破坏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仍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余姚市供电局就发生偷盗电力设施案件10起,被盗电力设施主要包括电缆、导线、变压器、铁塔、拉线、接地线、线夹和其他金属配件等。由于电力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盗窃电力设施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供电局,还给社会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计算。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呈现职业化、团伙化的犯罪特点,一些犯罪分子掌握一定的电力知识,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盗窃、销赃网络或犯罪团伙,在盗窃电力设施时都是不择手段,对输电线路电力设施的损坏严重,抢修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旅游线路设计市场调研报告2调研原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旅游产品明显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状,在旅行社行业中,旅游线路产品无疑是旅行社的核心旅游产品,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又地域性因素和减小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成本,众多旅行社在旅游线路的营销开发方面几乎没有体现出差异性,从而无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群的个性需求调研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市旅行社行业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营销状况,发现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使旅行社核心旅游产品更加满足目标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同时将我们学习的关于旅游市场调研的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调研范围:**市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调研对象:**市各旅行社调研人:20**级旅游管理1班、2班全体学生调研时间安排:(1)20**.—20**.各小组分头行动至江阳区、龙参考资料,少熬夜!马潭区、纳溪区各旅行社收集有关旅游线路宣传册(2)20**.—20**.设计调查问卷(3)20**.—20**.各小组分头调研(4)20**.—20**.各小组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ppt(5)20**.—20**.利用课堂时间交流调研报告并打分调研步骤:1、班级同学分组,7—8人/组,每组选举组长1名分配任务1班由梁燕梅同学负责;2班由杨倩同学负责2、收集各家旅行社旅游线路产品信息3、设计调查问卷4、利用课余时间各调研小组赴**市江阳区、龙马潭区及纳溪区各家旅行社调研5、各小组撰写调研报告6、按照课堂讲授的市场调研的规范各小组制作ppt7、本次市场调研成果交流(各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讲解)注意事项:1、注意调研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态度要端正积极,着装要得体,语言文明,善于沟通3、请各小组自备相机拍照,记录调研过程留作实训资料旅游线路统筹探索调研报告3一、“旅游线路统筹”问题的提出旅游产业因其综合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地方把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旅游产业的新要求,还是实践中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创新要求,都需要有一套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操作系统理论和工作方法:(一)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创新的需要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的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以行政区域为单位,习惯于就旅游发展旅游,注重景区景点“点状”(或“板块”状)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旅游产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旅游时必须具有统筹发展的新理念:区域旅游发展必须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旅游业因其具有扩大需求、调整结构、解决就业、缩小地区差距、参考资料,少熬夜!扩大开放、传播文化等综合的经济功能和广泛的社会功能,在现阶段以内需促增长、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保护与开发、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城乡协调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等问题。区域旅游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一方面,旅游产业依托于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所涉及的基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融合、衍绎和提升,不断创造出新的领域,形成新的业态。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生相融,相互促进,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发展区域旅游不能单独地就旅游发展旅游,必须从满足需求的创意角度,整合区域内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区域旅游发展要符合旅游产品形成规律。旅游产品是以景区景点为核心吸引物,以线路为纽带,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综合性(或组合性)服务产品,决非仅仅是孤立的旅游景区(点)。应摒弃以资源决定供给、只把景区作为旅游产品的老观念,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需求为目标,按照旅游产品依线路形成的规律,推出服务组合体,实现旅游产业各种资源、各个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效能和综合竞争力。建立符合旅游产业特征的权威综合协调机制。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旅游产业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只靠旅游部门一家是不行的,需要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将旅游产业建设所需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调动起来,就需要一种能统筹各种资源的方式和机制。在尊重现有行政职能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协调机制,将旅游产业建设所需的、分散在交通、城建、林业、环保、文化等不同部门的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的聚合起来,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建设和市场开发实现优化配置,共同发力,发挥最大效用,从而加速旅游产业建设和成长的步伐。(二)区域旅游发展实践创新的需要旅游线路统筹是四川旅游发展模式的深化和创新。自1998年把旅游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以来,四川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和精品战略,以区域为重点,板块式推进旅游区建设。“板块”式旅游发展模式仍是一种供给主导型的发展思路。经过近的发展,全省旅游区建设布局基本完成,完成了全省旅游发展初期的战略发动任务。随着四川旅游进入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轨的新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更加符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机制,全面、协调、持续参考资料,少熬夜!地推进全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我们认为,旅游的规律应当是以线路带动,工作思路和方法要从板块推动到线路引导转变。旅游线路统筹正是在总结以前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其基本思路是以线路为龙头,景区(旅游区)建设与旅游线路统筹开发并重,形成综合协调抓旅游的工作机制,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指出:“旅游线路统筹既是对政府主导战略的深化,也是对精品战略的深化,也是与时俱进对我省旅游发展历史经验的升华和发展。”旅游线路统筹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和新时期旅游发展需要,需要有一套操作系统理论和工作方法来指导区域旅游发展,既能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产业层次上统领旅游发展模式,又可从实际操作层面指导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在发展区域旅游业实践中,区域间合作、跨区域的发展往往缺乏合作平台和实质性内容,对区域内旅游业发展、要素资源整合方面探索和实践较少。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着手探索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必须有载体和可操作的工作机制,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是国家旅游局指导地方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旅游线路统筹的基本内容可以服务于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的试验。二、旅游线路统筹概念、特征和内容(一)旅游线路统筹的概念旅游线路统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操作系统理论与工作机制,即根据旅游产业的功能综合性和产业互融性特征,按照旅游产品依线路而形成的规律,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格局。其主要实践内容包括:整合线路沿线一切可整合的力量及相关的资源、要素,推动旅游产业打破行政管辖限制,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发展。旅游线路统筹从主题、范围、内容及主体等方面入手,以期形成发展为一个旅游发展操作系统理论。从宏观角度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从中观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旅游学操作系统理论,是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二)旅游线路统筹的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线路统筹的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有关部门协同合作,整合行政管理职能,实现要素资源配置向旅游产业聚合;企业、居民主动配合和积极参与。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是围绕交通通道展开旅游线路统筹。交通便捷是旅游发展前提和基础,旅游是通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通道是指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等综合交通线路。三是整合线路区域旅游相关要素和产业,丰富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供给。不仅仅局限于核心景区(景点)开发,美食、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都可成为旅游吸引物;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产业都可以向旅游延伸和融合。旅游内容和旅游形态更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四是统筹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线路统筹充分发挥旅游的经济社会综合功能,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旅游线路统筹的主要内容旅游线路统筹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主题,即以某个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三个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三个板块,即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构成区域旅游发展范围;三个层面,即旅游形象、旅游内容和旅游功能,构成区域旅游发展内容。最终实现是推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旅游线路统筹的具体内容可以用“一三三三”来概括。(见图1)1.一个核心“一”是一个主题,以打造某个主题的
本文标题:线路调研报告范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3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