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高等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等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崔雪松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参考文献(34条)1.方振邦绩效管理20032.彼得·F·德鲁克公司绩效测评19993.国文.徐若宏一位财务经理眼中的企业兴衰20004.帕蒂·米勒关键任务20025.CharleneMarmerSolomonStrategicPerformanceMeasurementandManagementin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20006.ManessTerryS.JohnTZietlowHumanResourceManagement19987.彭兆棋人力资源管理20028.段会勤平衡计分卡简史20039.尹子民.余佳群.罗丽兮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10.米勒·斯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200411.王红卫知识处理与建模支持199312.JTZerquera.MPAlonsoAssessmentofthedosesreceivedbytheCubanpopulationfrom40Kcontainedinthebody:Modellingbasedonaneuralnetwork2003(08)13.SalehfarH.BensonSAElectricutilitycoalqualityanalysisusingartificialneuralnetworktechniques2003(11)14.AAE1-Solh.UJMagalangTheutilityofneuralnetworkinthediagnosisofCheyne-Stokesrespiration2004(09)15.DavidARoberts.JillLSondeen.WilliamJBradyMortalityPredictionduringHemorrhagicShock:ExaminingtheUtilityoftheElectrocardiographicAmplitudeUsingaNeuralNetworkModel2003(07)16.孙会君.王新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期刊论文]-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7.周学军.刘颖琦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的教育评估专家评价研究[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18.EOrunesuUseofanartificialneuralnetworktopredictGraves'diseaseoutcomewithin2yearsofdrugwithdrawal2004(02)19.胡中锋.袁志忠论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轨2002(05)20.秦晓红关于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2001(03)21.刘清迅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200222.李岚清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情况的报告200023.陈兴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0324.刘东志天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200425.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管理学原理200126.StephenPRobbinsOrganizationbehavior199627.周远清加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98(02)28.杨欢天津大学战略发展设想2003(11)29.刘峰高等院校发展模式分析200330.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200031.KlasHPetersonManagementeconomic199632.方晓光由此,踏上成功之路200433.何新何谓研究型大学200434.顾常欣研究型大学初析2003(0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吕龙.L(U)Long应用平衡计分卡构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以因果链为分析手段而展开的综合管理系统,已在众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成效.分析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导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结合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能把全员努力指向实现学校总体战略和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期刊论文吕宗麟.LvZonglin论高等院校竞争力的提升--对评鉴层面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高等院校竞争力的提升,首先有赖于建立相应的评鉴模式,以此为基础规划发展方向,寻求策略定位,发展品牌与特色.目前,可资借鉴的评鉴模式包括美国的认可制度模式与英国的全面品质教育模式,针对高等院校特点,可借鉴美国企业的平衡计分卡制度,构建平行计分卡评鉴模式,用以提升院校整体竞争力,达到永续经营的目标.3.期刊论文王沛浅谈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的应用-商情2009,(13)平衡计分卡是由罗伯特·卡普兰(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开发课程教授)和大卫·诺顿(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对在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后,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模式,后来在实践中扩展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本文介绍了在高等院校中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情况,结合了高等院校绩效考核,尤其是结合高等院校特有的特点,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在高等院校实施的可行性和意义,并介绍了如何在高等院校构建绩效考评体系.4.期刊论文张保生.吴宏元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战略实施-现代教育管理2010,(1)通过关键价值因素的识别,从顾客、内部流程、财务及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建立高校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讨论法和层次分析法赋予了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实践证明,将企业应用的平衡计分卡引入到高校的战略实施当中,使高校的战略实施更具操作性,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高校的战略执行难或战略实施盲目性的现象发生.5.学位论文杨诚高校平衡计分卡研究2006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绩效管理,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各级组织和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实现。高校作为一利,非营利性组织,所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但其生产性、组织性、竞争性与企业无异。在我国,高等教育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并且高校绩效管理似乎被人所遗忘,绩效管理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在谋划和实施高校的发展战略进程中,如何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增强高校战略执行力,已经成为摆在各间高校领导者面前的头等要务。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dCard)是哈佛大学两位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发明的,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系统,同时还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最初是为企业的管理而设计的。后来,一些非营利组织吸收了这一理论的精华,将平衡计分卡加以改造,使其应用在非营利领域并获得成功。平衡计分卡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估视角和卜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评估体系,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高校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的需要,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将会对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创新产生积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绩效管理的探讨,进一步把平衡计分卡这种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引入高校绩效管理中来,从而为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明确绩效方向,提高高校的战略执行力,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6.期刊论文邱妘.QIUYun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6)随着经济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何评价高等院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及其社会适用度却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借助平衡计分卡工作原理,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研究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解决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高等院校所培养学生的评价问题,也为社会选择、选拔人才提供可供借鉴的评价手段与方法.7.学位论文冯苑平衡计分卡方法在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借鉴性研究2007平衡计分卡在营利组织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中国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趁此机会与国际接轨,使他们有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展示舞台,也加剧了彼此间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确立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改善组织绩效,实现学校战略目标,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组织尤其是一般普通高校绩效管理中的借鉴性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动机,研究目的与范围,相关假设和限制,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等。第二部分是对绩效管理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文献探讨,主要介绍了绩效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起源和概念,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和运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校绩效管理现状和在我国普通高校引进平衡计分卡的意义,以及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普通高校绩效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商业组织和高等教育组织加以区别,然后在平衡计分卡经典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普通高校绩效管理模型。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个案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实际观察等方法,对学校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探讨了个案学校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然后以平衡计分卡观点审视个案学校现有绩效管理体系,从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等四个层面构建了个案学校的平衡计分卡,并详细记录了规划与设计平衡计分卡的流程,以供个案学校及其它类似组织日后建构、完善绩效管理系统参考。最后绘制出了个案学校的战略地图。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建议。主要结论包括:平衡计分卡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可以整合学校和个人目标,可以化战略为行动。最后为个案学校提出了未来可改善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同时对后续研究者提出了继续研究的方向的建议。8.期刊论文刘凌艳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管理科学文摘2006,(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价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面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时,高校究竟应当采用什么绩效评价工具,以便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并在日趋复杂的办学活动中保持竞争力,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高校的长远发展.笔者认为,要使高校绩效评价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借鉴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工具,尽快构建适应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体系.平衡计分卡是基于组织战略而精心选择的计量指标体系,包括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和财务维度四个方面,通过对组织战略达成共识并将其转换为四个维度的目标、指标、目的和行动而设置的.9.学位论文易柱勤基于动态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2009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价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面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时,高校究竟应当采用什么绩效评价工具,以便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并在日趋复杂的办学活动中保持竞争力,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高校的长远发展。近年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轮番的评估,评估的结论一方面成为对高校投入多少的参照,另一方面也成为社会选择高校的重要参考。但考察评估本身所依据的指标体系,多是单方面的,只考察高校的人才培养这一个方面的水平,对于高校文化科技产品的生产转化、社会服务能力以及高校内部运营状况、发展潜力等没有涉及,是一个“滞后”评价。笔者认为,要使高校绩效评价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借鉴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工具。本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方面成果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基于动态平衡计分卡的高校
本文标题:高等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4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