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82—2009代替GB/T15262-94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Ambientair—Determinationofsulfurdioxide—Formaldehydeabsorbing-pararosanilinespectrophotometr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9-09-27发布2009-1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学兔兔(资料性附录)副玫瑰苯胺提纯及检验方法.....................................7学兔兔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的修订。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原标准起草单位是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明确了标准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修改了标定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时所用碘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加了现场空白实验;——完善了结果的计算公式;——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增加了对多孔玻板吸收管质量的要求;强调了温度对采样效率的影响;放宽了对校准曲线斜率的要求等。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年10月26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废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学兔兔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当使用1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30L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0.007mg/m3,测定下限为0.028mg/m3,测定上限为0.667mg/m3。当使用5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288L,试份为10ml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0.004mg/m3,测定下限为0.014mg/m3,测定上限为0.347mg/m3。2方法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77nm处测量吸光度。3干扰及消除本标准的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采样后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行分解;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吸收液中加入磷酸及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10mL样品溶液中含有50μg钙、镁、铁、镍、镉、铜等金属离子及5μg二价锰离子时,对本方法测定不产生干扰。当10mL样品溶液中含有10μg二价锰离子时,可使样品的吸光度降低27%。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1碘酸钾(KIO3),优级纯,经110oC干燥2h。4.2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mol/L:称取6.0gNaOH,溶于100ml水中。4.3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CDTA-2Na)=0.05mol/L:称取1.82g反式1,2-环已二胺四乙酸[(trans-1,2-cyclohexylenedinitrilo)tetraaceticacid,简称CDTA-2N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2)6.5ml,用水稀释至100ml。4.4甲醛缓冲吸收贮备液:吸取36%~38%的甲醛溶液5.5ml,CDTA-2Na溶液(4.3)20.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再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1年。4.5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贮备液(4.4)稀释100倍。临用时现配。4.6氨磺酸钠溶液,ρ(NaH2NSO3)=6.0g/L:称取0.60g氨磺酸[H2NSO3H]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4.0ml氢氧化钠(4.2),用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ml,摇匀。此溶液密封可保存10d。学兔兔碘贮备液,c(1/2I2)=0.10mol/L:称取12.7g碘(I2)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和25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细口瓶中。4.8碘溶液,c(1/2I2)=0.010mol/L:量取碘贮备液(4.7)50ml,用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4.9淀粉溶液,ρ=5.0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4.10碘酸钾基准溶液,c(1/6KIO3)=0.1000mol/L:准确称取3.5667g碘酸钾(4.1)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标线,摇匀。4.11盐酸溶液,c(HCl)=1.2mol/L:量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1000ml。4.12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液,c(Na2S2O3)=0.10mol/L:称取25.0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1000ml,新煮沸但已冷却的水中,加入0.2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备用。如溶液呈现混浊,必须过滤。标定方法:吸取三份20.00ml碘酸钾基准溶液(4.10)分别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70ml新煮沸但已冷却的水,加1g碘化钾,振摇至完全溶解后,加10ml盐酸溶液(4.11),立即盖好瓶塞,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4.12)滴定溶液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溶液(4.9),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按式(1)计算:c1=V00.201000.0×(1)式中:c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滴定所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4.1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mol/L±0.00001mol/L:取50.0mL硫代硫酸钠贮备液(4.12)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但已冷却的水稀释至标线,摇匀。4.1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溶液,ρ=0.50g/L:称取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CH2N(COONa)CH2COOH]·H2O溶于500mL新煮沸但已冷却的水中。临用时现配。4.15亚硫酸钠溶液,ρ(Na2SO3)=1g/L:称取0.2g亚硫酸钠(Na2SO3),溶于200mlEDTA-2Na(4.14)溶液中,缓缓摇匀以防充氧,使其溶解。放置2h~3h后标定。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320μg~400μg二氧化硫。标定方法:a取6个250ml碘量瓶(A1、A2、A3、B1、B2、B3),分别加入50.0ml碘溶液(4.8)。在A1、A2、A3内各加入25ml水,在B1、B2内加入25.00ml亚硫酸钠溶液(4.15)盖好瓶盖。b立即吸取2.00ml亚硫酸钠溶液(4.15)加到一个已装有40ml~50ml甲醛吸收液(4.4)的100ml容量瓶中,并用甲醛吸收液(4.4)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即为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溶液,在4℃~5℃下冷藏,可稳定6个月。c紧接着再吸取25.00ml亚硫酸钠溶液(4.15)加入B3内,盖好瓶塞。学兔兔、A2、A3、B1、B2、B3六个瓶子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4.13)滴定至浅黄色,加5ml淀粉指示剂(4.9),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平行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之差应不大于0.05ml。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溶液(4.15b)的质量浓度由公式(2)计算:ρ=10000.200.251002.32)(320××××−cVV……………………(2)式中:ρ——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溶液的质量浓度,μg/ml;0V——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4.13)的体积,ml;V——样品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4.13)的体积,ml;c2——硫代硫酸钠溶液(4.13)的浓度,mol/L。4.16二氧化硫标准溶液,ρ(Na2SO3)=1.00μg/ml:用甲醛吸收液(4.5)将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溶液(4.15b)稀释成每毫升含1.0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溶液。此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在4℃~5℃下冷藏,可稳定1个月。4.17盐酸副玫瑰苯胺(pararosaniline,简称PRA,即副品红或对品红)贮备液:ρ=0.2g/100ml。其纯度应达到副玫瑰苯胺提纯及检验方法的质量要求(见附录A)。4.18副玫瑰苯胺溶液,ρ=0.050g/100ml:吸取25.00ml副玫瑰苯胺贮备液(4.17)于100ml容量瓶中,加30ml85%的浓磷酸,12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过夜后使用。避光密封保存。4.19盐酸-乙醇清洗液:由三份(1+4)盐酸和一份95%乙醇混合配制而成,用于清洗比色管和比色皿。5仪器和设备5.1分光光度计5.2多孔玻板吸收管:10mL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50mL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24h连续采样。5.3恒温水浴:0℃~40℃,控制精度为±1℃。5.4具塞比色管:10ml用过的比色管和比色皿应及时用盐酸-乙醇清洗液(4.19)浸洗,否则红色难于洗净。5.5空气采样器用于短时间采样的普通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
本文标题: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含2018年第1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63579 .html